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成都首次出土道教鎮墓券 宋代人墓里放它辟邪
戴竺芯 攝影
“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盜墓題材電影中,摸金校尉口念《尋龍訣》,手持羅盤的經典影像令古墓顯得更加神秘。近日,在廣袤的成都平原上,一塊上刻五行八卦、二十八星宿的鎮墓券得以重見天日,這種與羅盤類似的墓葬冥器,將為人們解讀宋代成都人的信仰。
宋代墓葬中現道教鎮墓券 兩券間夾有銅錢
2月2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該院去年8月開始的成彭高速公路(成綿復線段)擴容改造工程等4條公路項目征地紅線范圍內的考古調查與勘探工作中,一處名為青石村的遺址的三座宋代墓葬中,有兩座出土了鎮墓券。
鎮墓券,流行于兩宋時期,一般放置于墓葬中,位于墓室頂部、前部或中部。古人希望,通過放置鎮墓券,起到鎮墓辟邪的作用,以保護墓主人及其后代生活安寧。在此處的M1墓葬中發現的兩方鎮墓券中,上方鎮墓券保存完好,券上印記完整,又被考古學家稱為“華蓋宮文券”或“堪輿羅經圖”。下方鎮墓券印記十分模糊,可見八卦符號,兩券之間壓有五銖、開元通寶(713-741)、乾元重寶(758-760)、咸平元寶(998-1003)、金代正隆元寶(1156-1161,相當于南宋紹興年間)等銅錢。
據考古現場負責人楊洋介紹,這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正式考古發掘出土的華蓋宮文鎮墓券。而兩券之間夾有銅錢的情況,在西南地區考古發現中算是首次。“雖然鎮墓券在成都地區的出土墓葬并不少見,但這是首次發現道教元素的鎮墓券,也印證了成都自古就是道教盛行的地區。”楊洋說。
墓主人身份不明 其宗教信仰為道教
26日上午,記者在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內見到了這方保存完好,印記完整的華蓋宮文鎮墓券。拓片技術人員戴福堯正在為其做拓片。
通過拓片,可以清晰的看到,鎮墓券大致呈方形,內分四個圈層,除最外側為方形外,三層內圈都為圓形。“這可能寓意著天圓地方。”楊洋介紹,最外層刻有字“天、地、人、鬼”四路,往內第二層為二十八星宿、第三層為五星——金木水火土,最內層為四卦、天干地支組成的二十四山,正中刻印“鎮星”二字。之所以這樣分布,楊洋推測,一個是為了整體的美觀,另外在道教上土星也是位于正中,其他四星環繞一周。
“天不足西北,地不足東南。西北為天門,東南為地戶;天門無上,地戶無下。” 漢代讖緯書《河圖》中一篇《河圖括地象》曾這樣表述。楊洋介紹,這次發現的華蓋宮文鎮墓券,在出土時其朝向與實際所在地的朝向相吻合。“比如,它的‘天門’確實就朝著我們的西北方向。”他說,這塊鎮墓券反映了典型的道教思想。
楊洋說,由于該墓曾經被盜,且墓中人骨不存,發掘中尚未發現與墓主人身份有關的資料,因此,墓主人的身份仍然成謎,但可以肯定的是,其生前信仰為道教。
二十八星宿鎮墓券 對研究本地宋代道教遺存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此次出土的鎮墓券和器物對于了解當時的葬風葬俗、隨葬品組合等提供了重要信息。墓葬不遠處,考古人員還發現了房址,房址東側緊鄰路基,有一門道,也是本次考古發掘的亮點之一。“就近下葬是四川地區特色的墓葬習俗。”楊洋說,在未來的考古工作中,還要特別注意這種聯系。
“尤其是二十八宿鎮墓券的出土,對于研究彭州地區宋代道教遺存的分布、理氣派的風水堪輿理論和形勢派的盛行地域范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八卦、天干、地支、五行、二十四山、二十八宿、天地人鬼四路等有著重要意義。”
楊洋解釋,理氣派是道教的重要一支,始于閩中,流傳于福建、浙江一帶。主要內容是五星八卦,羅盤是這一派的規矩,羅盤層次最多可達二十四層。電影電視中,人們常常看到“摸金校尉”使用的羅盤,大約也屬于“理氣派”。
(部分圖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編輯:楊嵐
關鍵詞:鎮墓券 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