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福州市閩侯縣博物館:高科技演繹“活歷史”

2019年02月27日 09:32 | 作者:劉成志,高建進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fzXSGWAvl4NtTe8EusB7B9XyMnsxZmt19riHgJVH.jpg

觀眾參觀閩侯縣博物館新館。陳建鋆攝/光明圖片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博物館新館日前正式開館,據統計,在新館開館后的不到20天時間里,觀眾就已近5萬人次,單日的最大客流量更是超過6000人次。對于一個縣級博物館來說,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相當可觀。記者日前走進閩侯縣博物館一探究竟。

高顏值與地域特色融為一體

閩侯是千年古縣,素有“八閩首邑”之稱,這里的文物古跡和文化遺產非常豐富。作為閩侯的地標性建筑,閩侯縣博物館成立于1958年,在60余年的發展歷史中,它一直是人們認識和了解閩侯的窗口。如今,隨著新館的建成開館,這座積淀深厚的博物館完成了華麗轉身。高顏值的外表、現代化的設計和富有地域特色的館藏文物,為人們了解閩侯的歷史提供了全新體驗,而高科技的應用則將閩侯的歷史更加鮮活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新館按二級館標準建設,主體建筑共四層,其中二、三層為主展廳。”閩侯縣博物館負責人周丕鏵介紹。新館的外形是一大特色,整體形似球狀,外墻顏色為青灰色,整體輔之以玻璃幕墻,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外墻的西北側懸掛有12面大型浮雕,這些浮雕以閩侯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杰出歷史人物事跡為主線進行刻畫,大量運用圖案、圖騰等元素。整個建筑別具一格,既有歷史感又有時代感,同時還充滿地域特色,很好地詮釋了閩侯建筑的神韻。

走進博物館,現代化的設計風格與悠久的陳列文物形成巨大反差,但其折射出的時尚與古樸卻相得益彰。在一層大廳內,一幅高15.2米、寬9.8米的壽山石壁雕十分搶眼。周丕鏵介紹,這幅壽山石壁雕名為“泱泱閩水”,以閩江為主要內容,以旗山和五虎山為背景,充分體現了閩侯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這是迄今規模最大的壽山石壁雕,它以福州地區的特產壽山石為原材料,采用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山石雕技法雕飾而成,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周丕鏵說。

據介紹,新館的展覽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館藏4000多件珍貴文物,有新石器時代的石箭鏃、骨箭鏃,戰國時期的陶壺,南朝的青釉五盅盤等,這些文物分3個單元陳列布展。此外,像木根雕制作技藝、茉莉花茶窨制技藝、線面制作技藝、十番音樂、孩俤舞等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展示也應有盡有。

智能化讓歷史“活”起來

互動地彩屏、裸眼3D、全息投影、VR體驗區、5K沉浸室、虛擬講解員……閩侯縣博物館新館里的一處又一處高科技應用,讓前來參觀的游客紛紛駐足體驗。用先進的科技展示歷史文化,是閩侯縣博物館新館的最大特色。

在新館的一樓展廳,一塊20多平方米的互動地彩屏周圍圍攏了很多人。周丕鏵告訴記者,這塊可供多人互動的地彩屏是4K高清屏幕,展示了閩侯的歷史沿革,只要走上屏幕,踩擊代表歷史時期的圖標,屏幕上就會出現當時歷史文化的介紹。

“這是新館開館以來,我第3次帶孩子過來,每次來孩子都最先跑到這塊地彩屏上學習歷史。這樣的學習方式,互動感很強,而且寓教于樂,不但提高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還增強了學習的效果。”前來參觀的王女士對記者說。

來到二層展廳,記者看到許多大型投影設備。展廳入口處的“曇石山春秋”展項,吸引了記者的目光。該展項展示的是閩侯最著名的文化招牌——曇石山文化遺址,該遺址對于史前海峽兩岸文化交流、閩臺古文化淵源等的研究意義重大。“這一展項以實物布景,帶來了直觀的視覺感受,并用投影動態呈現了遠古先民的日常生活。”周丕鏵說,投影設備通過動態的形式,讓歷史更加鮮活。

“八姓入閩”的展項同樣應用了投影設備。周丕鏵告訴記者,為生動還原“八姓入閩”的歷史,這一展項采用了5K沉浸室設計,在一處約30平方米、三面墻體和地面均為顯示屏的空間里,應用環繞音響設備、12臺投影設備、裸眼3D技術和激光技術,讓觀眾在觀看動畫時仿佛置身其中。

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周丕鏵表示,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展示博物館中的歷史文物,可以擺脫博物館給人們的呆板印象,讓歷史文物“活”起來,增強文物與參觀者之間的互動性,進而提高參觀者探求歷史的熱情。


編輯:楊嵐

關鍵詞:博物館 閩侯縣 新館 閩侯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色色 | 在线观看国产激情免费 | 亚洲色婷成人综合电影在线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 | 亚洲一区精品动态图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