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當學歷成執念:“考研熱”還會降溫嗎?
【社會37度】
編者按:這里的文字沒有浮華,沒有空談,沒有“標題黨”。信息轟炸的網絡時代,我們只希望安靜記錄身邊的故事,關注冷暖人生,帶你觸摸社會的體溫。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21日電 題:當學歷成執念:“考研熱”還會降溫嗎?
作者:楊雨奇
自2月15日起,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陸續放榜,一時間,考研成績的話題持續占據著網絡熱搜榜。
在逐年攀升的報考數據中,“考研熱”是近年來輿論場上的老話題。或為躲避就業競爭,或為尋求學歷鍍金,亦或因為名校情結,大學生選擇考研的理由各種各樣,有的人走上考研路,甚至僅僅因為畢業焦慮中的“隨大流”。
當學歷成了執念,還有多少人為學術深造而決定考研?
非985不讀!求學路上的名校情結
2月15日,熊曉珊拿到了自己的考研成績。對比去年的分數線,她有望拿到山東大學傳播學專業的復試資格。
2019年研究生考試,已是熊曉珊第二次走進研究生考場。和她一同參考的,還有來自全國的290萬考生。這一規模較上年激增52萬,增幅達21.8%,成為近十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
290萬考生,考研的理由也不盡相同。在熊曉珊看來,借考研沖進名校,才能在畢業生中脫穎而出。
熊曉珊的競爭壓力有著現實支撐,據中國教育在線數據統計,全國高校畢業生數量近20年來一直增長。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34萬人,較上一年增加14萬人。
一面是高校畢業生規模的擴大,一面是僧多粥少的就業機會,熊曉珊認為,獲取985高校碩士文憑才能從就業大軍里脫穎而出。
連續兩年,她都把目標定在山東大學。在她眼里,這所專業排名靠前的985高校,能讓她在學歷上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然而,考研升入985大學并非易事。整個大四畢業季,熊曉珊放棄了所有單位的實習和招聘機會,一心放在備考上。可第一年考試她還是名落孫山。
“再考一次。”熊曉珊很快做出決定。即便今年已是“二戰”考研,熊曉珊卻不打算做出任何妥協,她表示,無論是專業還是大學,自己絕不接受調劑:“不是985大學,我明年再考第三次。”
“門檻焦慮”下,高學歷成考研執念
在持續升溫的“考研熱”里,往屆生屢戰考研早已不是新鮮事。
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2019年研究生招考試中,2018年往屆生占比已達到45%,接近半數。
23歲的李佳恒,就是“往屆生”考研群體中的一員。2019年的研究生考試,是他第二次參加。在他看來,一份中國傳媒大學的碩士文憑能換來更好的就業機會。
隨著社會整體就業門檻提高,追求高學歷的就業敲門磚,成了多數大學生的考研動力。中國教育在線的數據顯示,考生在報考研究生時,首要動機為就業壓力大,提高就業競爭力,占比36%。
李佳恒萌發考研想法,同樣來自就業的“門檻焦慮”。本科學習新聞專業的李佳恒,大四進入一家互聯網企業實習,同事告訴他,入職必須是碩士學歷。
“沒有學歷,意味著被很多單位拒絕”。在投出其他幾份簡歷后,李佳恒意識到學歷已成了進入好單位的硬門檻。
去年年初考研失利后,6月份,本科畢業的李佳恒留在北京租房準備專心“二戰”。新一輪備考也讓他壓力倍增:同齡人或已走上工作崗位,或已升入心儀大學,唯獨自己還沒有著落。
就業迷茫,升學成畢業“唯一選項”?
沖刺在考研路上,有人為了踏入名校,有人為了一個更好的就業平臺。但對于現年25歲何立峰來說,考研卻變成了一種無奈:“沒想好以后干什么,只好接著讀書。”
算起來,2019年研究生考試已是何立峰第三次走進考場。用他的話說,前兩次考試失敗,是因為自己沒找到考研動力。
2017年,何立峰從重慶某大學農學專業畢業。大四找工作時他陷入迷茫:“和專業匹配的工作寥寥無幾,也不知自己的興趣所在。”一時間,何立峰不知未來路在何方。
考研是何立峰多數同學的選擇,不知所措的他也決定加入考研大軍。自2016年起,何立峰走上了3年考研路。
但這條路是千軍萬馬走獨木橋。放在何立峰眼前的,是逐年遞增的報考人數:2016年報考研究生人數177萬,到2017年升至201萬。一年時間,人數激增24萬。
但何立峰卻并沒有花時間準備。在他的人生設想里,升學并非出于學歷追求或名校夢想,只不過是自己就業迷茫之際,放在面前的救命稻草:“考上了研究生,可以推遲幾年畢業。”
在就業壓力面前,考研成了何立峰逃避現實的“唯一選項”。錯過了應屆生就業機會,對何立峰而言,無論就業還是考研,都是兩難的選擇。
前不久,何立峰拿到了第三次考研成績,結果依然不理想。是堅持再戰一年,還是就此走上工作崗位,這個兩難的問題,又再度擺在他的面前。
考研熱,怎么降溫?
如今,“考研熱”已持續多年。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中國考研報名人數除在2014、2015年稍有下降,其余年份都呈增加態勢,2017、2018年增幅更在10%以上。
考研是否應該成為多數學生的選擇?海天考研院校大學生職業規劃師吳睿對記者表示:“考生切勿將考研當成執念或理想,選擇考研與否,應從自身條件和社會的外部環境出發來考慮。”
針對越來越多往屆生堅持考研,在吳睿看來也有著現實的理由支撐:“工作單位學歷要求提高,就業壓力之下,學生不得不考取高學歷。”
“即便如此,考研也不可盲目跟風。”吳睿指出,對往屆考研生來說,評判自己是否繼續考研,應從自身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出發:“如果學習吃力,就應該適當調整目標院校,甚至進行新的職業規劃。”
除自身科研能力,外部社會環境也應成為考研與否的參考標準。
“相比學歷而言,用人單位更看重職業技能,考生應從所學專業出發,結合當下就業環境和專業實用性,充分考慮讀研的必要性。”吳睿說。
編輯:曾珂
關鍵詞:“考研熱”還會降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