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寧夏:“智慧礦山”別樣年
新華社銀川2月15日電(記者陳曉虎、于瑤)“參加工作14年,13個‘年’是在井下過的,今年還是第一次回家過年。”春節假期結束后,35歲的礦工虎文廣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重返工作崗位。雖然只有3天假,但對他來說,今年春節最知足。
“礦工崗位特殊,本已習慣井下的年味和責任,忽然回家過年,真是別樣的幸福!”虎文廣憨笑著告訴記者,今年把父母從幾百公里外的農村老家接到銀川,一家三代終于過了個“團圓年”。
不僅是虎文廣,棗泉煤礦的大部分礦工都嘗到了春節團圓的味道。作為國家能源寧夏煤業集團第一座現代化大型礦井,在毛烏素沙地腹地建礦以來,棗泉煤礦不斷攻克各種復雜地質條件難題,安全生產12年。
以往礦工下井,乘坐“猴車”,穿過“水簾洞”,跨越“火焰山”,在高溫、高濕和煤塵中負重工作,產量全靠人海戰術和高強度勞動。為了營造“舒適、安全、高效”的井下工作空間,近年來,棗泉煤礦深入研究、引入智慧開采裝備和物聯技術,淘汰落后產能,在穩定產量的同時,有序減少井下作業人員。
早晨10時許,記者換上裝有定位器的井下工作服,通過嚴格安檢,乘坐防爆膠輪車,駛入下井巷道行駛30多分鐘后,抵達井下200多米處的220605綜采工作面。正趕上設備檢修時間,穿過多排液壓式單體立柱搭建的廊道,在坡度較陡的采煤工作面通道,10多名礦工正在對不同部位的設備進行檢修。
“我們的‘智慧礦山’正不斷把礦工從艱苦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現在采煤作業時,每班組只需要十五六名礦工在井下進行按鍵式操作。井下任何一個位置,地面人員都能通過監測系統實時監控,一旦發生險情,只要按下工作服小盒子上的這個凸點,就可以發出求救信號。”棗泉煤礦礦長翟文一邊演示定位器一邊說,你再看那些安裝在采煤工作面機頭、機尾煤壁上方的監測器,只要監測到有毒有害氣體,井上立馬就能收到報警。
去年建設“智慧礦山”以來,棗泉煤礦建設了具有智能聯動、智能報警、診斷決策等功能的綜合智能一體化生產監控系統,監測數據點達2.6萬個,對整座煤礦進行遠程監視和集中控制。這樣一來,棗泉煤礦編制了1000多個標準作業流程,減少工作人員230人。也正是“智慧”帶來了產量,帶來了底氣,按照集團公司要求,棗泉煤礦破天荒在春節期間停產檢修,給礦工放假3天。
去年3月正式上線的新技術——“E通新棗泉”,更是讓一部手機“智聯”了一座礦山。井口、辦公室、維修現場、機器設備、庫房材料等,隨處可見二維碼,工作人員有事就拿手機掃碼,工程進度管理、數據分析、設備領用、故障申報等都可以解決。
從井下回到地面,翟文拿出手機點開“E通新棗泉”APP對記者說,“剛才井下的所有情況都可以看到,并通過手機進行遠程操控。春節放假不帶班時,在家里我隨時可以用手機全面了解棗泉煤礦的安全狀況。”
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決策智能化的“智慧礦山”高質量發展管理系統,不僅讓整個礦區更安全,還實現了復雜環境下的高效回采。2018年,棗泉煤礦累計生產原煤668萬噸,同比增長8%,綜采工作面回采率達98%,整個采區回采率達80%以上。
編輯:張力洋
關鍵詞:井下 煤礦 棗泉 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