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多地“新年第一會”聚焦營商環境 顯“風向標”
中新社臺州2月14日電 (范宇斌)己亥豬年伊始,中國多地紛紛召開“新年第一會”,謀劃一年之計。從沿海到內陸,記者梳理多地“新年第一會”,發現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省市不約而同地查擺問題、剖析風險,尤其是對謀求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表現出迫切愿望。
當下,中國改革正步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低垂的果實”已經摘完,剩下的都是“硬骨頭”。重塑營商環境,成為中國多地政府職能轉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過關卡”。
在節后第一個工作日,浙江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宣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決心和信心。當日,該省正式上線“最多跑一次”官方微信公眾號,并在浙江日報頭版頭條發表題為《“最多跑一次”改革沒有局外人》文章,提到“‘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從‘點上突破、面上推廣’轉向‘點面融合、系統推進’,進入了向經濟社會全面延伸覆蓋、引領撬動的攻堅階段?!?/p>
而在營商環境更為優異的上海,“新年第一會”的名稱直接就是——“上海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
記者梳理各地“新年第一會”發現,浙江省會杭州發出開年“行動令”:打造“干好一一六、當好排頭兵”的施工隊,更好發揮“頭雁”作用。在民營經濟發祥地臺州,市委書記、市長雙雙出席“新年第一會”,并直接邀請2018年度民營企業納稅前15強主要負責人在主席臺就座。浙北的嘉興則對營商環境建設年“兩年”活動進行了部署動員。
同屬長三角的江蘇也動作頻頻,省會南京以GDP超萬億城市和國內外先進城市為參照系,對標找差再出發。南通召開2019營商環境提升年工作動員會,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作出部署動員。
中國多地“新年第一會”聚焦營商環境,折射出當地在這項工作上的重視。然而,催逼這場競賽的,實際上是各地經濟轉型升級的緊迫現實。
有分析指出,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表面上看是經濟數據的差距、企業數量和質量的差距,實則是營商環境的差距。
縱觀全球,連續獲評“全球最佳城市”的倫敦,在市場化資源配置和快速流通的資本市場方面,有明顯比較優勢;東京,是高度便利化的城市代表,其簡便的行政手續、高效的電子政務、人性化的容缺辦理機制,吸引著大型企業向東京聚集。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正如江蘇省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在“新年第一會”上所言,“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編輯:秦云
關鍵詞:新年第一會 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