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章瑩穎案辯方律師以歧視為由要求取消起訴 被駁回
原標題:章瑩穎案辯方律師以歧視為由要求取消起訴
新京報訊 中國訪問學者章瑩穎在美遇害案臨近開庭,再起波瀾。今日(2月14日),新京報記者從章瑩穎家屬法律援助律師王志東處獲悉,辯方律師向法庭提交動議稱,檢方因為章瑩穎是中國人而 “選擇性地在聯邦法庭起訴”,歧視犯罪嫌疑人,要求取消起訴。2月13日,法庭作出裁決,予以駁回。
克里斯騰森資料圖 圖源:視覺中國克里斯騰森資料圖 圖源:視覺中國
新京報此前報道,2017年6月9日,章瑩穎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IUC)留學期間,外出途中乘坐一輛黑色轎車后失聯。檢方以綁架致死罪起訴與章同校的物理系助教克里斯滕森,克里斯滕森一直拒絕認罪。王志東律師透露,此案將于2019年4月開庭審理。
今日,王志東律師告訴新京報記者,辯方律師于2019年1月11日向法庭提交動議稱,檢方因為章瑩穎是中國人而 “選擇性地在聯邦法庭起訴”,歧視犯罪嫌疑人。1月25日,檢方向法庭提交了駁斥辯方動議的答復。2月13日,法庭駁回了辯方律師這一動議。
王志東介紹,辯方提交此項動議的依據是檢方 2018 年 12 月 14 日在聽證會上關于尋求死刑判決的陳述。當時檢方律師提到,被害人是中國公民而不是伊利諾伊州居民,州政府可能會更傾向于保護本州的居民而非外國公民,因此向聯邦法庭起訴。
法庭審閱了辯方動議和檢方答復后裁定,辯方如果要證明選擇性起訴,必須先證明存在歧視意圖和實際的歧視效應,而辯方未能證明。此外,辯方混淆了種族血統(national origin)和國籍(nationality)的概念。聯邦法庭在決定管轄權時經常會考慮國籍問題,而且聯邦綁架罪法律把聯邦法庭的管轄權擴大到綁架被害人為外國官員、國際受保護的個人和外籍訪客,外籍訪客包括在美國的外國公民。因此,聯邦法庭對此案有管轄權。
編輯:曾珂
關鍵詞:章瑩穎案辯方律師以歧視為由要求取消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