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白衣天使與太陽村孩子共度春節 為承諾堅持13年
今年春節,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門診黨支部的醫生們又如約來到板橋村,看望太陽村的孩子。白衣天使與孩子們非親非故,他們之所以專程來陪孩子們過年,是緣于13年前的一個約定。
一個承諾堅持了13年
2006年,時任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門診黨支部書記的張燕群了解到,在板橋村有一家收養服刑人員子女的慈善組織太陽村,那里有很多需要關愛的孩子。于是,她組織了一次特殊的支部活動,帶領黨員們來到太陽村,為孩子們送來了幾十箱衣物、文具和體育用品。
太陽村的負責人張淑琴看到這些從醫院來的朋友,欣喜不已。她為大家講述了十幾年來幫助照顧服刑人員子女的事跡,情到深處,大家幾度哽咽落淚。一位北大腫瘤醫院的醫生抱起一個兩歲多的女孩,孩子的小手摟住阿姨的脖子不肯松開,她說:“我想跟你回家,帶我找媽媽。”一句話頓時讓大家潸然淚下。醫生們陪著孩子們做游戲、唱歌、表演節目。在告別時,張燕群摟著孩子們激動地說:“太陽村的孩子就是我們的孩子,明年我們還會再來!”
“我們還會再來”這句話就成了一個約定,一直延續了13年。每年冬天,醫生們都會去太陽村看望孩子們。
為孩子們帶去愛心禮物
又到了要去太陽村的日子。一個月前,門診黨支部的黨員們已經開始著手準備給孩子們的禮物。有的人四處收集孩子們喜愛的書籍,有的人自費給孩子們買了新棉衣,有的人準備了香皂、洗衣液等生活物品,還有的人買好了孩子們愛吃的零食。
一行十余人,乘坐著一輛大車,后備箱和過道里堆滿了帶著愛心的禮物,前往太陽村。車停在太陽村的門前,太陽村的老師邵朋超熱情地迎上來,“一路上辛苦了,謝謝你們每年都來看望孩子們!”
太陽村里的一間間平房,有孩子們的宿舍、活動室、學習教室,還有手工園地。平房前是一片片小菜園,空地上擺放著滑梯、秋千等兒童娛樂設施。張燕群記得,她第一次來太陽村時,這里的規模很小,幾間低矮的簡易房住滿了孩子。這些年來,太陽村添置了兒童娛樂設施,孩子們有了寬敞的閱覽室,宿舍外墻被粉刷一新,愛心小屋門口擺放著嶄新的旅游鞋……每一點變化都讓她感到欣慰。在低幼兒童的宿舍前,放著一些剛洗完的衣服。醫生們看到后,幫忙把衣服一件件晾在衣架上。正在午休的孩子聽到了外面的聲響,一名小男孩撩開簾子好奇地探出個小腦袋。看見是志愿者阿姨,他露出了一個大大的微笑,又靦腆地跑回了屋里。
大禮堂里,一群年齡稍大的孩子正跟著志愿者們學習和玩耍。一名志愿者姐姐坐在鋼琴前,彈奏起動人的樂曲,有的孩子坐在旁邊聽得入神,有的孩子跟著樂曲跳起了舞,孩子們清澈的眼神中滿是喜悅。
人員變了但承諾不會變
門診部副主任田振跟著黨支部來太陽村已經是第9年。2012年,張燕群不再擔任支部書記,但這個約定卻一直延續下來。如今,門診黨支部劃分成了兩個支部,黨支部的成員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但走進太陽村的活動依舊如期進行。9年來,田振也從一名活動參與者變成了組織者。“太陽村的孩子們給了我感動和力量,孩子們的成長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長。”田振說。
白衣天使們與孩子們聊天、做游戲,大家還到“小吃城”幫廚,和孩子們一起剁餡、和面、搟皮,包餃子。邵朋超說,他9歲就來到了太陽村,如今已經24歲,從太陽村的孩子變成了太陽村的老師。“對像我一樣住在太陽村的孩子們來說,這些志愿者給了我們很大的心理慰藉。正是因為生活在太陽村這樣一個愛心聚集的地方,才讓孩子們像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一樣活潑、開朗。”
張燕群說:“我們帶給孩子們溫暖和快樂,也從孩子們身上懂得了知足、感恩和堅毅。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來太陽村義務志愿勞動,陪伴太陽村的孩子們一起成長,讓約定一直延續下去。”
編輯:張同天
關鍵詞:太陽 孩子們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