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謝茂松: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
作者: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研究員 謝茂松
進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在正確歷史觀的指引下,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歷史觀正確與否,關系人心聚散、國家興亡、民族盛衰。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端正歷史觀,才能更好開創未來。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5000多年的歷史文明綿延至今,體現在活生生的當下,閃耀在每個中國人的身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要理解中國的現實,就要深刻理解中國的歷史,唯有如此才能洞見中國的未來。只有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文明脈絡中,才能真正理解我們今天的道路,也才能真正理解中國歷史對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意味。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離不開正確的歷史意識與歷史觀。
中華文明作為世界史上唯一連續未中斷的歷史文明,之所以能夠成其廣大久遠,絕非偶然,背后自有其深刻道理,這就是中華文明所講的“可久可大之道”,關聯著中華民族重視歷史、捍衛史觀的悠久傳統。從《尚書》的“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的歷史憂患意識,到孔子《春秋》的“大義”、司馬遷《史記》的“通古今之變”,再到北宋歐陽修《新五代史》的“褒貶分明”、司馬光《資治通鑒》的“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都體現著我們現在所說的正確的歷史觀,從古至今都對每一個中國人產生深遠的影響。
從歷史的長時段來看,今天的中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基于中華文明一以貫之的歷史。翻閱歷史可以知道,中國古代的修史原則,是總結治亂、興衰、得失的歷史經驗,而“二十四史”作為連續通貫的中國通史,對于中國歷史文明連續性的造就起了重大作用。中國歷史之“通”,既體現在《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等典籍中,也體現在對于因革損益的通貫,即繼承與創新辯證統一的歷史意識。中國的歷史意識,是貫通古今、統籌全局的意識。有了這一貫通的歷史意識,我們才能理解歷史的起伏、文明的興衰,也才能理解偉大復興背后深沉的歷史底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歷史觀正確與否,關乎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礎。尤其在今天,對中國歷史的詮釋、對正確歷史觀的弘揚,關系重大。周代之鼎,上面的文字是銘記祖先之德業,而今天一些歷史虛無主義者,對于革命烈士、英雄的否定,泛娛樂化對歷史的消解,無疑是在蠶食歷史之“鼎”。“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對此,我們要防微杜漸,以正確的歷史觀廓清思想迷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絕不做褻瀆祖先、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事情”。
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個優良傳統。進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在正確歷史觀的指引下,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歷史 歷史觀 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