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佳節選禮物,藥品保健品營養補充品,到底買哪個?

2019年01月30日 11:06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馬上就要回家過年了,很多人都在忙著采購年禮。畢竟過年回家有父母公婆岳父母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同學朋友……串門走動總不能空著手吧。

可是,到底買什么東西合適呢?很多人問我:“你是營養專家,會買營養品和保健品作為禮物嗎?”其實,我很少買這類產品。倒不是因為我真的認為營養品和保健品都沒有用,全是騙人的,而是因為送它們作為禮物難度比較大。保健食品各國都有,它有社會需求所以有存在意義。不過,麻煩就在于它們并不是適合每個人的,不敢隨便送。

雖說有“藥食同源”這一說,但食品、保健品、藥品三者的管理不同,批準的難度也不同。到底它們有什么區別呢?營養補充品到底是藥還是保健品呢?恐怕絕大多數人還弄不清,這里簡單說說這些常識吧。

食品能提供營養素,但短期內無法治療疾病

超市和農貿市場里的普通食物是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吃的,都是非常安全的東西(當然,少數人也可能對某些食物產生過敏和不耐受等反應)。

食品要有容易接受的色香味和口感,而且必須能提供營養素。其中也含有一些保健成分甚至藥效成分,但是含量比較低。

的確,吃對了食物能夠幫助疾病的康復,但也只是輔助作用。正因為食物中的藥效成分比較少,所以不能期待用它在短期內治療疾病。比如說,合理調整飲食,再加上運動,能夠改善血壓、血糖、血脂狀況,但可能需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才能看到明顯效果。再比如說,人們相信多吃芹菜菠菜有利降低血壓,但絕不可能是吃一餐之后就馬上能夠降低20個毫米汞柱——要真是那樣,沒有高血壓的人哪兒還敢吃芹菜、菠菜呢?

所以,沒有哪個國家允許普通食品宣稱療效,或是宣傳特定保健功能。對于預包裝食品來說,就連“含某種營養保健成分”的說法,也有法規(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來專門管理。測定數據證明含量達到一定標準之后,才能說是“含有”還是“富含”。

藥品只能用于特定病理狀況的患者

對于藥品來說,是否含有營養成分或是口味的好壞都不是它的主要考慮因素,治療效果才是第一位的。藥物的生產和銷售必須有審批許可,藥效必須得到可靠的臨床研究來證明。如果吃了很久都沒有效果,這種藥就該扔了。

藥是給治療目標使用的,不能起到補充營養素的作用,無法替代健康飲食。除了少數營養補充用的藥物之外(即便如此也不能過量),藥效成分一般都會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所以它們只能用于特定病理狀況的患者,如無醫囑,不能隨便亂吃藥,更不能日常不好好吃飯,卻把藥當成飯吃!

保健食品具有生理調節作用,但不是人人都能吃的

某種意義上,保健食品的性質居于食品和藥品之間。它們一般不講求是否美味,但在考慮營養素含量的同時,還會考慮到是否具有特定的生理調節作用。

在經過可靠的功效實驗來驗證保健效果之后,保健食品還需要通過審批,獲得保健食品的許可。而且,只能宣傳被批準的那個保健功能,不能夸大作用,擴大功效范圍。比如說,得到批準的只有一個血脂調節功效,就不能宣傳它具有美容、降糖、減肥……等等其他功效。

正因為保健食品比普通食品的生理調節作用大,所以它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只針對需要這種調節作用的人。打個比喻說,A先生身體的某個代謝路徑需要往左邊調一下,如果吃了某個保健品,正好方向調對了,當然效果很好;但B先生的身體需要往右邊調一下,他跟風吃了這個保健品,結果調節方向錯了,反而會適得其反,危害健康。

當然,和藥品相比,保健食品的調節力度達不到藥物的那種程度,也不能替代正規治療,所以相關法規禁止它們宣傳藥效。

總之,一種東西的“保健作用”“生理調節作用”越強,那么它就越“挑人”,越不能隨便用。世界上很難找到對所有人、所有身體狀況都有好處的“萬靈”式保健食品。

營養素補充品只能治療營養素缺乏癥

還有一類是營養素補充產品,在一些藥店里會被當成藥品來賣,有些還會作為保健品來推銷給消費者。比如維生素C片、葉酸片、鈣片等。

營養補充品都是食物中的正常成分,所以只要劑量不過大,總體而言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到底有沒有好處,要看人們是不是缺乏這種營養素。如果正好原來有缺乏,那么補充營養素會十分有效。但是,吃得過量或不得法,也會帶來副作用。

比如說,原來因為維生素C缺乏而牙齦腫脹,因為維生素B1缺乏運動后的肌肉酸脹難以恢復,因為維生素B2缺乏嘴角疼痛,因為維生素A缺乏眼睛發干……那么在補充相應的營養素之后,效果會立竿見影,幾天內就能看到改善效果。所以,營養素的確可以作為藥品服用——用于治療營養素缺乏癥。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缺乏的人吃了也會有同樣的好處,更不意味著越多越好。

比如說,如果沒有缺鐵性貧血問題,膳食中有足夠的肉類,那么補充含鐵元素的保健品意義不大,而體內過多的鐵并不利于心血管病和某些癌癥的預防。又比如說,嬰幼兒每天喝的母乳和嬰兒奶粉中已經有了足夠的鈣,如果表現出缺鈣癥狀,主要是因為維生素D不足,或者消化吸收能力太差所致。不解決原因,一味補充鈣片,反而給嬰幼兒尚未發育成熟的腎臟帶來沉重負擔,同時還會影響到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有害孩子的健康。

很多朋友會問,為什么作為藥物銷售的維生素產品非常便宜,有些便宜到100片(粒)只有幾塊錢;而作為保健品的維生素賣得則非常貴,最少一瓶幾十塊,動輒幾百甚至上千?

其實這只是因為維生素類藥物有價格管理,本身成本不高,而且通常很少做廣告,所以價格非常親民;而保健品則沒有價格管理,廣告和營銷費用高昂,而且銷售時利潤空間大得多。

賣一瓶賺十塊二十塊,和賣一瓶賺幾毛錢相比,換了你當售貨員,你會推廣哪個呢?至于直銷之類方式就更不用說了。

一瓶本來價值幾十元的復合維生素,加點糖、酸、香精、填充劑和少量植物凍干粉(就算有比例通常也不多)等配料,只要推銷水平高,賣幾百塊錢的也不罕見。賣的人盆滿缽滿,買的人得到面子和心理安慰,雙方皆大歡喜。

所以,這也是我為什么很少買它們當禮物的原因。

準確了解親友的身體情況后才能買對這類禮物

如果想給親友家人買些保健食品或者營養素增補產品,那么就一定要深入了解親友的身體狀況。無論是中藥補品,還是營養補充劑,或者保健食品,都得買對品種。要考慮到他們的疾病狀況,生理特點,要考慮到他們的日常飲食,甚至還要考慮到他們正在服用什么藥物,是否會有不良反應。

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飲食質量很差,有營養素缺乏情況,強烈的應激反應,或者孕期哺乳期等情況,是可以酌情補充營養素補充品的。各種保健類補品在某些身體狀況下也可以按身體情況選擇服用。但是,一段時間之后,身體狀況改變了,那么服用的這些營養補充品或保健食品也應隨之調整,而不是一成不變長期服用。

總之,這事兒太有技術含量了,工作量也太大了。若只聽推銷員一面之詞,又往往會夸大宣傳。所以,在購買使用這類產品之前,需要仔細看包裝上的產品說明,有無保健食品標志和審批號碼,是否經過驗證合法生產的。一定要詳細和親友溝通,然后找個靠譜的營養保健專業人員來咨詢。

文/范志紅(中國營養學會理事)

編輯:張同天

關鍵詞:保健品 營養 藥品 保健食品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性999性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狠狠久久 | 亚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 亚洲а∨天堂在线网站 | 一本中文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