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產品同質化嚴重 彩電重開價格戰,行不通!
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陷入低價競爭局面——彩電重開價格戰,行不通!
本報記者 周 雷
□ 彩電產品靠低端機和造概念忽悠消費者毫無出路,打價格戰更是死路一條
□ 堅守技術創新和價值經營,方能引領產業升級
□ 高品質畫質和大尺寸電視,是彩電業未來發展的核心
剛剛過去的2018年,眾多彩電企業卷入了低價競爭旋渦,行業競爭環境趨于惡化。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4774萬臺,同比微增0.5%;零售額規模為1490億元,同比下降8.6%;零售均價3121元,同比下降9%。
對于彩電業愈演愈烈的價格戰,業內反對之聲不絕于耳。但是,面對同質化的產品和功能,彩電業始終沒有找到刺激消費者換機的好辦法,無論是曲面、量子點,還是OLED都沒能有效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價格戰似乎難以避免。
對此,剛剛履新的海信電器總經理于芝濤明確表示:“中國電視市場發展歷史和實踐一再證明,靠低端機和造概念忽悠消費者毫無出路,打價格戰更是死路一條。”于芝濤以海信為例,未來將堅守技術創新和價值經營,著力引領產業升級。
中怡康、奧維云網兩大機構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海信電視全渠道銷售額、銷售量占有率均居中國市場第一,在65英寸以上大板市場,海信已超越索尼和三星成為中國電視市場第一品牌。在互聯網電視方面,最新數據顯示,海信電視累計激活用戶目前已達到4037萬,其中國內用戶3225萬,海外用戶812萬,日活躍用戶突破1450萬,增幅達31.8%。
海信的案例可以為彩電企業轉型提供參考。談到取得佳績的心得,于芝濤表示,海信電視始終堅持畫質呈現和大屏趨勢這兩個從電視誕生之日起就從未變過的核心,不斷推動ULED背光分區、畫質芯片、激光顯示和AI技術創新,以贏得消費升級的新機遇。
具體而言,在畫質技術方面,作為老牌企業,海信在全場景圖搜和AI場景自動識別等全面AI技術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點,畫質技術積累深厚。2019年還將通過ULED多分區動態背光控制技術、新一代自主畫質芯片、Hi-view超畫質引擎應用,以及與東芝TVS畫質顯示技術的融合,繼續提升電視畫質。
在大屏幕電視方面,2018年前三季度的統計數據顯示,海信電視全球平均出貨尺寸達到46.8英寸(約60.84英寸),位居全球第一位,4K電視出貨量僅次于三星、LG,位居全球第三位。據中怡康預測,65英寸及以上大屏電視將成為未來最具增長空間的市場,大尺寸是電視消費者的核心需求。為應對市場趨勢,海信在大尺寸電視方面也提早展開了布局,目前其激光電視在80英寸及以上彩電市場上的占比超過五成,并將在2019年推出4K三色激光電視新產品,產品線拓展到70英寸規格段。
按照海信電視確定的新目標,2019年海信在“65英寸+”大屏電視市場的銷售額占有率將達25%,并全面上線海外VIDAA AI系統。到2020年,海信互聯網電視全球用戶數將突破6500萬人。
此外,有效營銷手段也是彩電業打響品牌的重要途徑。受益于在世界杯上的品牌推廣,海信電視的國內市場品牌認知度提升了12個百分點,海外市場品牌認知度提升了6個百分點。在海外市場,2018年海信電視的銷售量同比增長55.3%,銷售額同比增長32.3%。
編輯:秦云
關鍵詞:彩電 價格戰 產品同質化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