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公平正義看得見 中國首次應用人工智能輔助技術開庭審案
圖為公訴人正在審閱“206系統”自動推送的證據材料。本報通訊員 唐辰佶 攝
我國首次應用人工智能輔助技術開庭審案
上海研發“206系統”爭當世界領跑者
1月23日下午,一場非常特殊的庭審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舉行,之所以說它特殊,并不是因為案情本身有多離奇,而是因為該庭審首次應用了人工智能輔助技術,《法制日報》記者全程記錄了這場庭審的神奇之處。
據悉,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中央政法委于2017年2月6日將“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的研發任務交給了上海,因而該系統被稱為“206系統”。這次庭審標志著該系統經過兩年持續研發,已實現刑案辦理從公安到檢察、再到法院的全程貫通、全網覆蓋,使得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有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
公平正義看得見
“請系統播放2單元入口監控視頻。”
“請系統出示被告人精神病鑒定報告。”
“請系統調取相關筆錄。”
……
庭審現場,法官、人民陪審員、公訴人、辯護人以及被告人、旁聽席的前面都有一塊顯示屏,只要法官、公訴人和辯護人按需發出語言指令,“206系統”就會自動抓取相關證據出示在顯示屏上。
當天審理的是一起搶劫殺人案,盡管案情略顯復雜,但“206系統”出示的各類證據全面清晰。
在法庭調查即將結束時,法官指令“206系統”對全案證據進行校驗,系統提示有兩處瑕疵,皆為涉案扣押物缺少扣押筆錄。隨后公訴人應法庭要求對補正瑕疵證據的情況作了說明。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206系統”實現全程音字轉換功能,不光精確到每一個標點符號,還能自動識別發問者和回答者的身份。
“庭審進行到哪里,文字就記錄到哪里,證據展示也跟進到哪里,在今天的庭審中‘206系統’實現了全程輔助智能化、證據審查無死角,為法庭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發揮了積極作用。”上海高院信息處副處長吳海崟欣喜地告訴記者。
“人工智能技術以及電子卷宗的普遍應用,對庭審示證起到輔助作用,提高了庭審示證的效率。”來自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的公訴人表示。
該案審判長由上海二中院院長郭偉清親自擔任,在“206系統”啟動研發時,他還是上海高院副院長。此后一年多時間里,他全程參與并見證了該系統從無到有。
“‘206系統’的研發是圍繞以審判為中心來進行的,也就是說一件刑案從公安到檢察、再到法院,必須步步扎實、環環規范,才能確保辦成鐵案。‘206系統’充當了辦案人員辦鐵案的‘神助理’和‘神監督’,今天的庭審既是辦案質量的一次檢驗,更是對這位‘神助理’‘神監督’的一次檢驗。”郭偉清告訴記者。
應用實踐3個100%
俞昕是徐匯區公安分局漕河涇派出所民警,他是最早接觸“206系統”的一線辦案人員,他告訴記者,“剛開始接觸時感覺有些陌生,因為要和原辦案系統并軌運行,有些環節比較麻煩,后來慢慢熟悉了,感覺這是一項全新的‘黑科技’,現在兩套辦案系統已高度融合,全面應用,我們感覺越來越少不了它了。”
據了解,以前民警辦案有的靠經驗、靠能力,案件質量好壞不一,尤其在勘查、訊問、取證等環節,個人判斷和取舍占一定的比重,難免有瑕疵或遺漏,有的問題甚至到了法院審理階段才被發現。
而如今,在俞昕看來,“206系統”之所以“少不了”,主要在于系統內置了全國常用的102個罪名的證據標準指引,民警辦案只要根據指引進行操作,就可以減少甚至消除取證過程中的瑕疵和遺漏;還有就是今年新增的“要素式訊問功能”,系統通過建立不同類案的要素式訊問模型,給民警提供訊問自動導引功能。甚至在訊問結束后,系統還會自動生成規范、全面和清晰的訊問筆錄。
記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年底,“206系統”在上海的應用基本實現了3個100%,即證據標準指引覆蓋常涉罪名100%、本市常涉罪名案件錄入100%、一線辦案應用100%。
由于“206系統”需要橫貫公檢法司,上海還為此打造了專網,實現了案件在各辦案機關之間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尤其是各個階段的案件批注得到了全面共享。
“千萬別小看這些批注,它們都是辦案人員的智慧結晶,更是案件推進的關鍵要點,它一方面可以提高‘206系統’人工智能輔助能力,還可以大大減少各辦案機關的重復勞動。”吳海崟說。
縱觀近年來得以糾正的重大冤假錯案,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非法證據的存在;二是對證據的審查不全面、不嚴謹;三是辦案人員個人判斷存在差異性、局限性和主觀性。
“‘206系統’是一個完整的刑事智能輔助辦案系統,從上海的實踐來看,它在各個階段的綜合運用是流暢的,也是頗見成效的。它的應用不僅輔助一線民警扎實辦案,也輔助檢察機關提升了審查把關和公訴的準確性、高效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最終在庭審中能夠輔助法官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和公正裁判,確保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懲罰、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效防范冤假錯案產生。”郭偉清說。
爭當世界領跑者
近兩年來,上海為完成中央政法委交辦的“206系統”研發任務,先后從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抽調人員400余人,合作方“科大訊飛”更是幾乎傾其所有,抽調了300余名科技人員集中攻堅。
據統計,科研團隊先后攻克了5大類難關,突破4類技術瓶頸問題,解決了800多個具體問題,取得了6項知識產權。截至2018年年底,上海常涉罪名的刑案辦理已實現從立案、偵查、報捕到起訴、審判的全線運行,公安機關累計錄入案件2.48萬余件,檢察院批準逮捕8811件,檢察院審查起訴7442件,法院收案4812件,法院審結3438件。
此外,根據中央政法委統一部署,2018年5月起,“206系統”還在全國多個省市開展試點工作,目前進展順利。
上海市法學會黨組書記、會長崔亞東是“206系統”最主要的創始人之一,兩年前,他還在上海高院院長任上就親自擔任了“206系統”工程領導小組組長,在研發過程中,他事無巨細事必親躬。
“事非經過不知難,人工智能為司法改革、司法進步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206系統’的成功研發和應用實踐,充分證明這項重大決策具有歷史性、戰略性、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它在司法領域的深度應用實現了由0到1的歷史性突破,標志著我國司法公正、司法文明、司法公信力的進步與提升,為現代科技助力司法改革、破解司法改革難題趟出了一條新路子。”崔亞東說。
2018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賀信中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把握好這一發展機遇,處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業、道德倫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課題,需要各國深化合作、共同探討。
過去在一些重要科技領域,中國是“跟跑者”,但在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技術的新一輪科技革命中,中國正在向“并跑者”“領跑者”轉變。特別是人工智能在司法領域的應用,上海“206系統”的問世和應用,標志著我國正在該領域搶占先機,爭當世界“領跑者”。(余東明)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公平正義 人工智能 開庭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