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世界最孤獨”青蛙有望脫單 而有些物種,滅絕了

2019年01月19日 09:15 | 來源:中新網
分享到: 

中新網1月19日電 (卞磊 孟湘君) 在玻利維亞,一只被人們認為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青蛙”羅密歐,正在“健身”。單身10年的它,終于有望在2019年情人節脫單——它將和雌性青蛙朱麗葉相親。這不僅給體型微胖的羅密歐以減肥的動力,還讓該物種減緩滅絕,出現一線生機。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羅密歐”作為當時最后一只被人發現的西溫克斯水蛙,獨自待了十年后,終于“脫單”有望。

然而,羅密歐只是極少數幸運者。

滴答、滴答……無法倒撥的歷史時鐘一格格向前走動,夏威夷金頂樹蝸、雄性北方白犀牛……年復一年,人類親眼目睹著曾與自己共同存在于這個地球上,那些多姿多彩、形態百樣的生物,漸次消失。

仿佛無數個悲傷故事的定格。

【物競人擇】

點擊進入下一頁

2016年6月,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主辦“拯救瀕危動物---請不要和我說再見”公益主題活動,圖為江豚創意雕塑

“我們正在進入(地球生命)第六次大滅絕時期。”

2015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伯克利大學研究者,聯合做出了上述研究結論。

氣候變化、外來物種入侵、病毒蔓延、人類活動……造成物種凋零的原因,是多樣的。

點擊進入下一頁

2016年10月,秘魯普諾Coata河上出現數百只的的喀喀湖蛙的尸體。該物種在自然保護聯盟瀕臨滅絕物種危急清單中,屬于極危物種。

但,這并不能抹殺人類充當物種滅絕“幫兇”的作用——

不可持續的農業擴張和伐木、開墾,造成鳥類棲息地縮減;

不斷占領新的陸地和水域并進行改造,使得兩棲動物和魚類在“滅絕候選名單”中首當其沖;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2017年底,英國希斯羅機場海查扣一批瀕危動物標本,種類繁多觸目驚心。

由于偷獵、過度捕撈或獵殺活動,大型動物的數量也不斷減少。

比如北極熊的活動區域縮小、食物減少、族群數量下降——與這一切息息相關的人類活動所導致的氣候暖化——難辭其咎。

加速物種滅絕速度,人類,似乎讓物競天擇變成了“物競人擇”。

【輪到誰了?】

6年前,在南美洲厄瓜多爾的公園里,有一只名為“孤獨的喬治”的加拉帕戈斯象龜。它不僅孤獨地生活了40年,還是該物種的最后一只。

也許是意識到了沒有其他同類相伴,它在經歷多次配對失敗后去世,該物種也隨之消亡。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夏威夷金頂樹蝸。(圖片來源:美國夏威夷州土地和自然資源部)

2019年初,在夏威夷,一只14歲的夏威夷金頂樹蝸去世,也象征著它所代表的物種滅絕。這只樹蝸,也叫“喬治”,名字就沿襲于當年那只孤獨的象龜。

這兩種物種唯一的“幸存者”,都因為宿命般的孤獨終老,讓整個物種消逝。

2018年,至少有3種鳥類滅絕。它們是來自巴西東北部的淡眉樹獵雀、諾氏拾葉雀,以及夏威夷的毛島蜜雀。觀察并報告了這一現象的國際鳥類聯盟首席科學家斯圖爾特?巴特哈特說,“日益高漲的滅絕浪潮正席卷整個大陸。”

因動畫電影《里約大冒險》而成為“網紅”的斯派克斯金剛鸚鵡,與已滅絕的毛島蜜雀一樣,已經多年沒有在野外現身——目前,只有幾十只被人類養著的斯派克斯金剛鸚鵡存活。

點擊進入下一頁

2018年3月20日,肯尼亞研究人員稱,由于健康狀況“明顯惡化”,世界上最后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被實施安樂死。

同年,地球上最后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因健康惡化,被執行“安樂死”。目前,全世界僅存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

世界自然基金會2016年的報告顯示,受人類活動影響,全球野生動物數量自1970年以來,已銳減58%。

【滅絕與新生】

點擊進入下一頁

當地時間2018年3月,法國里昂,一副9米長、2.5米高的肉食性恐龍骨骼準備拍賣。

在近5.5億年的漫長歲月中,地球已經歷五次大型的物種大滅絕事件。那么,距離第六次大滅絕,還有多遠?

2017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羅斯曼通過計算公式,給人類上了倒計時的發條——2100年,地球或迎物種大滅絕。

俄勒岡州立大學的教授里普爾甚至稱:“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開始。”

根據美國生物多樣性中心的說法,如不采取行動,三分之二的野生動物可能會在10年內消失。

有生之年,這些已經消亡的物種還能否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和人類再相見?

比如,那頭北方白犀牛。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肯尼亞萊基皮亞國家公園內,最后的兩只雌性白犀牛在戶外覓食。公園守衛人員在其左右看護。

2018年,專業雜志《自然通訊》上發表了意大利Avantea生殖技術實驗室、德國萊布尼茨動物園和野生動物研究機構(IZW)研究團隊的成果:通過將北方白犀牛的精液與南方白犀牛的卵細胞結合,培育出該種雜交犀牛胚胎。

研究人員育種時遇到的問題是,經過冷凍的精液,可能質量不高。盡管如此,他們還是通過“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ICSI)技術,成功合成了胚胎。

下一步,他們計劃從兩頭僅存的雌性北方白犀牛身上獲取卵細胞,創造純種的北方白犀牛胚胎。

以此培育出的犀牛寶寶,有沒有基因缺陷,是否能適應大自然并代代繁衍,實現該物種的長期延續?

一切,還是未知數。

不過,盡管物種的滅絕帶有悲劇性,但物種的更替對新生生物的發展,也起到重要作用。有專家指出,生物的基因,本質就是在生和滅的演變過程中,不斷更新。

在袋狼、婆羅犀等被認為滅絕后,“野外再次發現”它們的傳聞,也不斷傳來。或許,它們仍存在于某個人類未踏足的角落。同時,近年來,科學家們又在世界各地,發現一些昆蟲、鳥類、魚類新物種,為它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2013年,聯合國在紐約發行《瀕危物種》郵票12枚,展現亞洲貘、貓鼬、扁頭豹貓等稀有動物。中新社 李洋 攝

2019年5月,一項為期3年、耗資240萬美元的針對地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評估將公布結果。來自50個國家的專家通過評估物種滅絕、海洋保護區范圍等指標在未來50多年內的趨勢,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國際目標指明方向。

無論如何,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否則,今天,當人類眼睜睜看著“孤獨的喬治”離開這個世界而無動于衷,明天,也許人類將體會到同樣的“百年孤獨”。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世界最孤獨 青蛙 物種滅絕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 日本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免费A√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 中美日韩在线观看网 |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