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家長的改變是培育新家風的關鍵

2019年01月08日 14:15 | 作者:孫云曉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編者按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優良的家訓、家規,其形成的家風最本質的特點就是做人。家風的建設應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然而現實中很多家庭卻多是圍繞孩子的學業學習來實施所謂的“家庭教育”,還有一些家長不能以身作則、忽視親子溝通,使家庭教育這一人生成長中最重要的一環出現缺失。本文從父母的榜樣作用與時代需求的角度給父母們提出建議,強調家長的改變才是家風建設的關鍵,是家庭教育的關鍵,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1. 父母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使命是以身作則

2018年9月8日,上百名德國孩子與支持自己的爸爸媽媽走上漢堡街頭,打出他們的口號:“和我玩!而不是和你的手機玩!”“我們在這里!我們表示抗議!因為你們永遠只想著自己的手機!”無獨有偶,我們組織的中國、美國、日本和韓國網絡時代親子關系的比較研究發現,四個國家都有三四成父母有時一邊玩手機,一邊和孩子交流,父母沉迷于手機而忽視孩子在中國尤其嚴重,而且中國在四國當中親子溝通最困難,只有不到六成的孩子會經常和父母聊天。

在2018年舉行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家庭教育提出了“四個一”的新要求,他強調,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總書記把家庭列為教育的第一責任主體,并且指明了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就是立德樹人。“四個一”的新要求實質上提出了新家風的方向,也提出了好家長的重要標準,即像老師那樣,為孩子做言傳身教的表率,教孩子學會做人。大量的家庭教育調查數據顯示,立德樹人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家長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夠好。新家風的關鍵問題不是孩子而是家長,是如何從改變家長的不良行為做起,來培育新家風。

那么,什么是家風?家風不是一陣風,它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道德風貌,一種穩定的并且是本質性的體現。我們曾連續10年做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專門研究少年兒童的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系,認為習慣是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不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家風也是比較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習慣。

無論是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可以充分證明,沒有父母的以身作則難以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沒有和諧的親子關系難以培育良好的家風,甚至父母的偶像與榜樣作用也可能走向崩潰。對于孩子,父母怎么做比怎么說更具有影響力,父母總玩手機實際上等于告訴孩子,手機的魅力不可阻擋。如果不從父母改變做起,孩子往往難以養成自制的良好習慣。在《全國家庭教育狀況監測報告》中,那些報告父母“答應過孩子的事情做不到”“說臟話、粗話”“與他人吵架”“大聲喧嘩”“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在需要排隊的時候插隊”等不良行為的孩子更多選擇影視、文學作品、游戲中的虛構人物為榜樣,而報告父母不良行為很少的學生更多選擇自己的父母作為人生榜樣。由此可見,父母教育孩子最為重要的使命就是以身作則,成則成矣,敗則敗矣。

2. 從陪伴孩子開始,培育行勝于言的新家風

今天的社會之所以容易膚淺和浮躁,原因之一是夸夸其談、言行不一成為風氣,人們說得太多,做得太少,家庭生活尤其如此。父母都希望教育好孩子,所以他們總是喋喋不休地說教,而實際上,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父母說了什么,而是做了什么。兒童不僅僅擅長觀察性學習,他們甚至是研究大人的專家。這個判斷與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有關。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于1971年提出的這一理論著眼于觀察學習和自我調節在引發人的行為中的作用,重視人的行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認為行為習得有兩種不同的過程;一種是通過直接經驗獲得行為反應模式的過程;另一種則是通過觀察示范者的行為而習得行為的過程。孩子的第一種行為習得的成敗得失體驗很需要父母幫助分析;孩子的第二種行為習得是觀察學習,在所有的示范者中,父母和老師作為“重要他人”無疑是最為重要的。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做到行勝于言?就是要讓孩子深切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兒童最需要看得見摸得著的父母之愛。首先就是陪伴孩子,是放下手機陪伴,是父母親共同陪伴,是投入身心的真情陪伴。即使那些遠離父母的孩子,心理上也需要“親代在位”。有些父母以工作忙為理由放棄陪伴孩子,既是最嚴重的失職行為,也是放棄自己成長機會的巨大遺憾,其理由是站不住腳的。青島一位女經理告訴我,她的父親在青海工作幾十年,卻是對她最親愛、最理解、最有幫助的父親,因為從進入小學到大學畢業,父親與她通信2000多封。北京史家小學的宋佳琪和朱子薇同學3年前就發出“放下手機,讓我們真正在一起”的倡議,出現了許多令人欣慰的變化。參加活動的胡夢真媽媽說,自從參加這個公益活動后,在孩子的監督下,我們家長開始了戒wifi的活動,每天晚上9點前,關掉wifi,陪孩子戶外活動、聊天或讀書,孩子與父母的關系變得密切了。這個經驗值得千家萬戶借鑒。

雙職工又育有兩胎的父母是非常繁忙的,但是,盡力克服困難,用心陪伴孩子,孩子會觀察到父母的愛心與責任感,這是最好的偶像和榜樣。如“曾子殺彘”那樣,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孩子最容易養成言必信、行必果的習慣。孩子受到長期的耳濡目染,也會像父母那樣盡自己的責任,自覺完成自己的職責,主動孝敬長輩關心他人。所以,父母將愛付諸行動,并且是持之以恒的行動,這是培育新家風最重要的內容和最堅實的基礎。

3. 尊重兒童的權利,培育民主施教的新家風

談家風自然與家訓文化密切相關,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值得我們以認真的態度去借鑒和學習。問題在于,家訓文化固然博大精深營養豐富,是否也存在可能誤人子弟的糟粕?更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是:如何傳承家訓文化才能培養出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我覺得,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比如,許多父母教孩子讀《弟子規》等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的確,《弟子規》有一些簡單明確的行為規范值得借鑒,如“出必告,返必面”“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等。但是,對父母的不當行為提出意見要“號泣隨,撻無怨”(意思是父母打罵也不能有怨言)、對社會事務“不關己,莫閑管”等要求,就是屬于封建糟粕的內容,不利于現代兒童的發展。所以,聯合國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和中國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都是保障現代兒童健康成長的法律,也應該成為培育新時代新家風的基石。

可是,據全國婦聯2015年發布的《第二次全國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顯示,盡管九成以上的父母贊同“兒童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而認真學習過有關兒童保護法律的父母不足一成。更為嚴重的現實是,各種各樣傷害兒童的事件接連發生,侵犯兒童權利的現象比比皆是。比如,打罵孩子是多么普遍發生的事情啊!但有多少父母把打孩子看作是違法行為?打罵孩子不僅是對未成年人權利的侵犯,甚至可能成為扭曲未成年人人格的重要因素。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進行的研究顯示,在選擇“父母經常打我”的比例時,未成年犯是普通中學生的近6倍。

在兒童最容易被忽視的四個基本權利中,參與權名列前茅。參與權是指兒童享有對與他們自身發展相關的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等事宜發表意見并視其成熟度參與決策的權利。顯然,這對兒童的成長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我們的家長在諸如“擇校”這種較大的事情上,往往自行決定,并不尊重孩子的參與權,仔細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

尊重兒童權利,履行父母的主體責任,這是今日父母的法律義務,也是確立新時代新家風的基本原則。在制定家規的時候,非常需要孩子的參與。民主家風會促進兩代人的共同成長,也構建起現代社會最為和諧的代際關系。

4. 以健全人格為目標,培育既有主動性又有自制力的新家風

在當今時代的家庭教育實踐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極端化的表現,如極端嚴苛或極端放任。極端化的教育可能培養出極端化的人,而極端化的人注定是難以適應社會與未來的悲劇人物。與之相反,我們倡導一種平衡和諧的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特的研究認為,權威型的家庭教育最有利于孩子成長,而其權威型實為民主權威型,既對孩子理解和尊重而又嚴格要求。北師大心理學家陳會昌教授20年跟蹤研究200多名孩子,最重要的發現是主動性與自制力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也就是說,主動性與自制力猶如兩顆種子,越是飽滿和發達,孩子的人格越健康,人生越幸福。

鮑姆林特和陳會昌的研究結論是趨于一致的,他們都說明了民主與權威,主動性與自制力,是兩個關鍵因素,如果兩者能夠發達和平衡,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顯然,這正是培育新時代新家風的重要原則和方法。也就是說,制定新家規家訓,既要有規則有底線,也要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鼓勵孩子的探索與創新。

那么,如何將主動性與自制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呢?首先是培養主動性,就是鼓勵支持孩子積極參與各種各樣的有益活動,在體驗和嘗試中發現自己的潛能和優勢,更加自信地去追求和發展。主動性是人發展的芯片和引擎,而主動性需要以自制力來保駕護航。但是,自制力的培養是家庭教育的難題。其實,主動性與自制力相輔相成,主動性可以為自制力開辟道路,也可以為自制力提供動力,因為有了美好的理想和喜歡的目標,人才愿意克制自己的某些欲望或沖動。棉花糖的實驗與延遲滿足的提出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在這個方面,良好的家教特別是父親的教育至為關鍵,因為父親更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制力和責任感。值得指出的是,將主動性與自制力的培養有機結合的最有效時期是在10歲之前,而有太多家庭教育失敗的重要原因是喪失了10歲前的最佳時機,甚至播下了縱容放任的種子。

5. 提升家訓和家風的格局,培育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新家風

看一個家庭的家訓和家風對他的孩子有沒有一種深遠的影響,還有一個標志,就是看這個家訓和家風的格局,即你是不是倡導勇于承擔社會責任,這是現代家風和傳統家風的重大區別。有一個例子,特別能說明這個問題。為什么江南錢家人才輩出?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玄同、錢穆、錢鍾書、錢永健、錢其琛、錢正英,都是錢王后裔。三十多世,僅遍布海內外的科學院院士就有100多人。有評論稱錢氏家族千年興盛,近代俊彥接踵的原因出自家族重視傳統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其中,傳承千年的《錢氏家訓》影響深遠。

《錢氏家訓》是一篇無價的寶典,是錢家先祖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镠留給子孫的精神遺產。1924年,武肅王錢镠三十二代孫、安徽廣德人錢文選纂修《錢氏家乘》,根據先祖武肅王八訓和遺訓,他總結歸納了錢氏家訓。錢氏家訓以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想為據,內容涵蓋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四個方面,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思想行為做了全面的規范和教誨。千百年來,錢氏族人始終以家訓為行為準則,踐行著“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的訓言。這種家國情懷,倡導擔當社會責任,是錢家人才輩出的非常重要的原因。現代人的人生追求需要有開闊的格局,而它正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認真學習的成長訓言。

新家風是一個宏大而現實的課題,有極其豐富的內容與維度,本文只是從父母的榜樣作用與時代需求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議。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四條建議做到任何一條都是好家庭好家風,從第一條到第四條具有階梯性,越向上水平越高。這或許是培育新時代新家風不可忽視的方向與原則之一。當然,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探索。

(作者:孫云曉,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研究員、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孩子 父母 家風 新家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网址 |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 亚洲合成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亚洲欧美一二区日韩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