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盯緊“關鍵” 門鎖把嚴
“關鍵少數”這個說法,使人們對領導干部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何謂“關”?何謂“鍵”?用《說文解字》的解釋:“關,以木橫持門戶也”,“鍵”則是“以木橫關鼎耳而舉之”。“關鍵”二字合在一起,用現在的說法,就是要有門有鎖。沒有門、沒有鎖,也就沒了規矩、沒了約束。所以,抓住“關鍵少數”是黨風廉政建設機樞所在,也是反腐敗工作要害所在。
貪腐大案多有一定規律,有的崗位、有些環節、有些時段,廉政風險確實相對較大,如大家所熟知,有的地方幾任交通局長“前腐后繼”,成片腐敗。這些規律提醒我們,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要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特別是要把一把手管住管好。
“關鍵人”是指那些掌握人財物等權力的干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實權干部”。其實貪腐程度有時不完全在于職務高低,“小官巨貪”不在少數,說明掌握資源多與少與尋租機會多與少,密切相關。
“關鍵處”是說腐敗墮落往往毀于“酒色財氣”。正像古人所說,酒香奪志,色滿銷魂,財迷心竅,氣斷江山。政治信念被奪、被銷,“三觀”盡毀,不知美丑,不講是非,接下來就會是違紀違規,甚至違法犯罪。
“關鍵事”是說選人用人、審批監管、工程招投標、公共財政支出等,可能為私相授受提供機會,為化公為私牽線搭橋。大量賣官鬻爵、暗通款曲、中飽私囊,就是這樣發生的。緊盯這些事由可以有效阻斷貪污、預防腐敗。
“關鍵時”是說思想蛻變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條件。火箭提拔、欲望膨脹時,容易頭腦發熱;掌握大權,被奉承者包圍時,容易忘乎所以;臨近離開領導崗位時,惦記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容易晚節不保。
近年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有一個重要啟示,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貪腐行為發生的關鍵因素,要有更深刻的研究和把握。為什么在城市拆遷、審批規劃用地等問題上,一些分管領導連連中箭落馬?為什么在干部提拔任命等環節上,有那么多人被“圍獵”?為什么領導干部一旦與不法商人勾肩搭背,就容易被牽著鼻子走?為什么有的干部剛踏上工作崗位時樸實正派,而一旦被捧成官場“新星”,反而會蛻化變質?這些現象都說明,對公權力的授予與運行,對以權謀私的防范與發現、對干部的監督與管理等關鍵問題,一定要從制度上發力,既要把權力關進籠子,又要給籠子上一把大鎖。
另一方面,對領導干部而言,更要明事理、知利害、有底線,自省自律、嚴防死守,警惕由于主客觀環境發生變化而導致的“三觀”走偏。工作順利時,做到謙虛謹慎;行使權力時,懂得臨淵履薄;取得成績時,保持戒驕戒躁;遇到誘惑時,頭腦清醒堅定;面對吹捧奉承時,要有自知之明。總之,明于盛衰之道,達乎去就之理,時時刻刻謹言慎行,一舉一動不可放縱。或許有人說,領導干部也是人,這樣要求是不是太過了。實情是,領導干部本就處在有風險的崗位上,老百姓安危冷暖系于一身、責任所在,必須為人表率,說話辦事必須公道正派。其實,領導干部違紀甚至違法,沒有一個是因為要求過嚴的,而恰恰是因為思想麻痹、約束不嚴、作風松弛,以至欲望膨脹、權力任性、膽大妄為,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這同樣提醒我們,別把權力不當回事,權力有鋒刃;別把紀律不當回事,紀律有利齒。
人們常說一把手是“關鍵少數”,確是實情。地方或部門的一把手堅持原則、鐵面無私、率先垂范,就能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生態;反之,主要領導監守自盜、吃里扒外,那么關鍵人、關鍵事、關鍵處肯定會大面積失守。從這種意義上說,抓住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關鍵”,局面就會迅速改觀,效果就能很快顯現。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關鍵 時, 領導干部 盯緊 門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