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共享單車商業帝國遇寒冬:ofo替摩拜走完了剩下的路
原標題:共享單車商業帝國的覆滅:ofo替摩拜走完了剩下的路
提到ofo,就肯定會聊到他的老對頭,摩拜。2015年1月27日,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冊。半年后,8月6日,ofo(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同樣在北京的這兩家企業,當時心中都懷揣著“共享”夢,卻不知在殘酷的市場下,誰能站到最后。
而誰又能想到,在ofo與摩拜兩大巨頭相斗之初,摩拜的輸面明顯更大呢?
01 “共享”寒冬來臨,半數網友仍相信“還能再飛一會兒”
2017年下半年,一場寒冬在默默地席卷中國互聯網。 最先出局的,是上半年還風生水起,在風口上盡情起舞的共享單車行業。
共享單車企業的接連退場,讓消費者開始陷入了恐慌之中。尤其是自恃“行業第三”的小藍單車,一夜間黯然落幕,讓輿論的聚光燈瞬間集中到了僅剩的兩大巨頭——摩拜與ofo身上。
在他們面前的是兩條路:合并,還是各自為戰?
留給摩拜和ofo的時間或許比他們想象的還少。11月24日,距小藍單車離開也不過一個星期,網絡上突然出現了“滴滴派駐ofo高管已集體休假”的傳言。“最大股東滴滴撤資致ofo資金鏈斷裂”的猜測剛劃過部分人的心中,@ofo小黃車官方微博 的最新微博下,已經開始陸陸續續出現要求退押金的評論。
然而能全身而退的畢竟還是少數。在新浪微博一項有2400人參與投票顯示,56%的用戶選擇了信任剩下的企業,不退押金,還有10%的網友持觀望態度。
就像泰坦尼克號上的人都以為船永遠不會沉一樣,彼時還在力挺ofo,嘲笑因為一絲風吹草動就急著把錢取出來的人們,誰曾想在一年后,竟然也成為了網上排隊退押金的一千萬分之一。
當時摩拜和ofo兩家企業,在國內投放的車輛分別為700萬和1000萬輛,用戶量均已超過一億。
11月30日,藍鯨TMT的首頁上默默地出現了一篇獨家報道——《摩拜ofo被曝資金告緊 已挪用60億用戶押金補缺口》,文章中指出,根據“內部人士”爆料,摩拜和ofo因為“市場擴張成本高”,已經挪用了總計60億的用戶押金填補公司資金缺口。
這篇稿件的作者“亦嵐”,在2018年4月,還將以另一篇名為《摩拜將以37億美元賣身美團,押金及債務超10億美元》的獨家專題報道,再度劍指摩拜,此為后話。
02共享單車商業帝國的覆滅:ofo替摩拜走完了剩下的路
山雨到來,也就在片刻之間。
12月13日,科技博主@科技新一發博吐槽,“感覺摩拜和ofo也快扛不住了,摩拜還好點,大街上ofo已經破得不成樣子了……我覺得明年肯定要合并漲價,要不然可能會倒一家。”
未曾想一語成讖。
只不過當時,合并之路難走,摩拜的頹勢也要比ofo明顯。
ofo與摩拜的合并之說并非近日之事,2017下半年,兩大巨頭合并的傳聞從未間斷。盡管不論是王曉峰還是戴威,都屢次公開表示“沒有任何合并可能”,但投資人、輿論還是在期待這共享單車界兩大巨頭的“強強聯合”,從9月下旬起,ofo早期投資人、金沙江創投總經理朱嘯虎更是從此前“不存在合并的可能性”改口“合并才能盈利”。 但由于戴威不愿放棄公司控制權,ofo已經向阿里靠攏抵制滴滴干預,ofo暫時不會因現金流而妥協合并。
合并無望,兩虎相斗,必有一傷。摩拜首當其沖,因為押金問題受到大量質疑。
12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發現,在摩拜官微下,兩百余條留言中有數十條提及押金難退的問題,媒體質疑摩拜押金難退的緣由,更是不可避免地把ofo拉下了水,報道中提到,@ofo小黃車官方微博 的評論中,也有網友反映“押金退不出”的情況。
有意思的是,這篇文中退押金問題主要聚焦在摩拜身上,對于ofo,記者測試后表示“押金還是可以秒退的”。這與此前社交媒體平臺網友們的感覺一致,在對于“哪家押金更難退”的問卷調查中,摩拜以61%的提及率占比第一,慘遭吐槽,而網友提到ofo的比例僅僅是5%。
社交平臺上關于“退押金”的提及量也證明了這一點。從提到“ofo+退押金”、“摩拜+退押金”的熱度來看,早期網友對于退押金的爭議都聚焦在摩拜上,直至2018年8月,ofo才反超了摩拜,押金問題日趨嚴峻。
2018年4月,美團正式收購摩拜,兩大巨頭之一的摩拜正式歸入了騰訊系旗下。ofo孤軍奮戰,仍在資本間掙扎。
如果沒有被美團收購,摩拜會怎樣?是會先ofo一步潰敗,又或者兩大巨頭合并,一統共享單車界?
編輯:曾珂
關鍵詞:共享單車商業帝國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