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40年改革開放模式的八大特征

2018年12月27日 14:43 |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一部破舊立新、勇于探索和創新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將改革開放40年寶貴經驗提煉為九個“必須堅持”: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揮和增強我國制度優勢,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不斷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以來,我國用40年的時間完成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歷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40年波瀾壯闊,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穩步推進,不僅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讓人民實現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歷史性跨越,也深刻地影響了世界的發展,為解決全球性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1978—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5%,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和外資流入第二大國。中國創造了世界發展史的奇跡,絕非盲目照搬其他國家的發展模式,而是一步一個腳印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改革道路。

經濟學認為,對歷史的研究不僅有助于我們形成理解經濟變遷的分析框架,而且也將豐富經濟學理論,有效地處理超出我們視野的現代各種各樣的經濟問題。在跨入新世紀、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對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行縱向的總結和橫向的國際比較研究,將會有助于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對策思路,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我們認為,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模式具有以下八個特征。

(一)改革開放是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并舉,增量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通過增量改革的示范效應和競爭壓力促進存量改革。

改革的分析模式關鍵在于分解改革部門,中國改革的部門結構是二元的,一是公有制經濟部門,二是非公有制經濟部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最成功之處是在原有體制以外培育了一種新的體制,走出了一條以“增量改革先行”為表征的發展道路,形成了體制內和體制外并存、維護穩定的體制內部門和具有活力的新的增長點同時存在的局面。

增量改革是指在不觸動既有存量利益的前提下,利用增量帶動理順利益關系,并以增量擴張帶動存量優化進而整體上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一種方式。這種以增量改革促存量改革的改革方式采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能夠避免一定的調整成本,使改革即時獲益,取得人民對改革的支持。40年來,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最重要的增量改革,民營經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是最大的“增量”。

1978年中國沒有一家私營企業,到現在有6500多萬家個體工商戶,2700多萬家民營企業,具有了“56789”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既為民又富民,既興國又裕國,撐起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同時,民營經濟發展作為一種增量突破,能夠加速推動市場主體的形成和市場機制的發育,并使市場力量從外向內,“倒逼”體制內加快改革,盤活原有各類國有企業,形成國企、民企相互競爭而又共同發展的格局。

當前,資本市場的改革要存量改革與增量改革并重,重心是增量改革,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以增量改革倒逼存量改革。存量改革要探索發行制度、退市制度、交易制度、監管制度等各項制度的改革,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股市。監管要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來調節。要以科創板和注冊制增量改革,促進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的“雙輪驅動”。通過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不僅可以錯位競爭,減輕對存量市場的影響,防止市場大幅度波動,還能通過在上市、交易、退市等方面的制度創新加大對科創型企業的支持,補齊資本市場短板。

總體而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體現的是“兩手抓”,一方面抓舊體制的改革;另一方面,許多新體制、新增長極、新興部門、新興產業不斷出現,新生部門保證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

(二)改革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條路徑,一些改革先自下而上的自發性改革,后演變發展為自上而下,在制度安排方面,既有誘致型制度安排,也有強制型制度安排。

制度經濟學認為,改革實質上是一種制度變遷。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具有自下而上的誘致型制度變遷和自上而下的強制型制度變遷的性質,前者是制度變遷主體對制度不均衡有一種自發性反應,往往會成為改革最容易的突破口;后者是國家通過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制度并實現制度創新,有利于彌補誘致型制度變遷存在的內部規則難以外部化、制度供應不足和制度滯后等問題。

縱觀40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歷程,從自下而上的自發性改革到自上而下的設計性改革的演變是基本邏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典型的先由中國農村社會自下而上發起,后來被中央政府所接受,自上而下在全國全面推行的一次制度變遷,是我國最早的供給側制度供給和創新。統一勞動、經營、分配的機制和分配上的平均主義會嚴重挫傷生產積極性。

農民為獲取更多利益必然會自發倡導和組織實施對現行制度安排的變更或替代,以賦予家庭剩余索取權為激勵機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應運而生。1978年鳳陽小崗村18位農民在大包干的“生死契約”上按下手印,成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性標志。1982年1月1日,歷史上關于農村經濟政策的第一個“1號文件”明確肯定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迅速在全國自上而下推廣開來,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帶來了農產品井噴式增長,民眾告別了“票證經濟”。

統計顯示,1978—1984年我國農村生產年均增長4.8%,為1952—1978年的2倍。其中,1984年我國糧食產量一躍達到4億噸,比1978年增長了33.6%。此外,農村出現要素的剩余特別是勞動力剩余,隨之而來的是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開啟了前所未有的農村工業化和經濟市場化的第一步。

(三)改革是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的有機結合,注重通過科學的頂層設計提高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同時發揮基層主體的首創精神和能動性。

任何一項成功的改革都離不開科學的頂層設計和廣泛的基層創新,頂層系統謀劃、整體規劃,為改革方向、思路、路徑選擇等進行定位;基層大膽實踐、開拓創新,為改革提供試錯、修正的機會和成功的經驗。“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頂層設計擔負著謀全局的重大責任,注重在改革中以系統化防止碎片化,以規范化防止失范化,以協調防止紊亂,以長遠規劃遏制短期行為。頂層設計和規劃幾乎貫穿著中國40年發展與改革的全過程,既有“三步走”“新三步走”的長期規劃,又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的中期規劃,還有每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短期規劃,成為經濟社會改革實踐和基層創新的“風向標”和“定盤器”。

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被提高到國家戰略規劃層面,各地在響應中央決策下探索出了產業扶貧、科技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等多種扶貧方式,我國脫貧攻堅事業取得巨大成果,2012—2017年,中國貧困人口減少近7000萬,相當于每分鐘至少有26人擺脫了貧困,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

基層創新是改革的“偵察兵”和“先遣隊”,為改革的制度供給提供“源頭活水”,在改革中發揮了實驗功能、示范效應、減震效應。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基于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探索出了以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鎮為主的特色城鎮化發展經驗。該經驗被上升到國家戰略規劃,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指導全國的城鎮化發展。

(四)改革的核心邏輯是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雙手”協同作用。

經濟改革的實質是推動經濟發展由計劃指令性的政府帶動轉向要素資源自由配置的市場驅動。有為政府是化解改革中“市場失靈”問題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證市場機制建設與微觀主體活力的關鍵,但是政府無法替代市場實現資源最優化配置,決策的復雜性會導致“政府失靈”,最終仍需要有效市場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真正發揮決定性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經歷了“摸索期”“動態發展期”與“逐步厘清期”,對市場經濟作用的定性逐漸由“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再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實現了根本性的改變。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基礎性”作用到“決定性”作用,從政府放開市場到市場沖擊政府、政府矯正市場再到政府調節市場,我國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認識不斷深化,在正確處理兩者關系上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一方面,對市場能解決的問題,政府主動“放權”“賦權”,市場有效“接權”“用權”,市場的作用不斷得到強化,市場體系不斷完善,要素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逐步構建起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另一方面,對市場機制無法發揮作用、靠市場不能有效解決的問題,政府主動“補位”,不“缺位”“越位”,從計劃調節到市場調節、從行政手段為主轉向經濟手段為主,從注重審批到簡政放權、注重服務,促進了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

(五)改革開放是市場化與法治化“雙輪驅動”,市場化是基礎,法治化是保障,改革開放既需要市場化導航,更要靠法治化護航。

市場經濟本質是法治經濟。市場化和法治化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沒有法治化的市場必然會亂象叢生,沒有市場化的法治也就談不上活力和競爭力。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與完善,與法治建設的發展與完善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市場化發展是法治化建設的基礎,法治化建設是市場化機制良性運轉的重要保障。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經濟體制改革完成了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這場根本性的變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而隨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市場活力不斷被激活,市場主體會自覺地要求通過法律或制度的形式確認自身在發展過程中獲得的各種利益,這就迫切需要完善法治建設,發揮法治的保障性作用。在市場化改革驅動下,我國法治建設穩步推進,實現了從“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再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歷史性飛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民營經濟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市場化與法治化“雙輪驅動”的結果。

一方面,隨著市場體系不斷完善,民企獲得越來越多與國企公平競爭的機會,進入更多領域,更好地激發了民營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另一方面,我國不斷探索和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相關法律政策,特別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著力解除企業家的后顧之憂,激發他們投身于市場經濟建設的熱情。資本市場的注冊制改革,一方面由市場供求決定新股發行節奏和定價,另一方面要有“寬進嚴出”的退市制度作為后盾。在靠市場化導航的同時,更要靠法治化護航,要依法治市,提高違法成本,嚴懲造假欺詐發行,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

(六)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采取先局部試點后整體推進的漸進式改革模式,減少了改革阻力,降低了改革風險,積蓄了改革力量。

改革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本質上需要整體推進,但可以在一些地方、部門先行先試、重點突破、分步實施,然后縱深推進、全面發力,達到最終目標。與國際上激進式的“休克療法”式改革不同,我國是在尊重中國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采取先試點后推廣、先局部后整體的漸進式改革模式。局部均衡式的改革能夠將試錯成本分散化,避免個別決策的失誤演化成系統性、顛覆性的重大錯誤,并且可以減少改革阻力,獲得自我加強的特征,為市場的建設和發育創造了一個過程。

40年來,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型經濟體制轉向開放型經濟體制,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到走共同富裕道路,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我國都是在充分考慮經濟背景、社會基礎、意識形態等重要前提條件下,合理設計并穩步推進各項改革政策。中國對外開放經歷了空間范圍逐步推進、以點帶面、從局部到整體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設立了4個經濟特區,然后開放14個沿海城市,再擴展到沿海開放區域,再進一步推進沿邊、沿江及內陸省會城市的全面開放,最終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七)改革開放既注意保持中央政府的權威性,又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形成較為合理的權利縱向分配機制,各級政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得其所。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是基于利益關系之上的權力分配關系,會直接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穩定。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注重理順和平衡中央和地方的權責關系,使中央與地方的權力結構與經濟體制相適應,有利于調動中央和地方政府兩方面的積極性。

一方面,改革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建立更高層面的領導機制,負責定調子、劃底線,發揮掌舵領航的作用,確保不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同時,中央決策層在引導改革方面擁有一定的權威性,能夠充分利用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另一方面,放權讓利賦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權,部分地方政府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發展和管理模式。

1994年實行的分稅制財稅體制改革,通過劃分權限、劃分稅種、分設機構等措施,規范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關系。既保證了中央稅款的有效征收,緩解了“財政大包干”造成的國家財力不足以支持其履職以及地方保護主義強化等問題,切實強化了中央宏觀調控能力,又賦予地方政府財政上一定的獨立性,擴大地方固定收入的范圍,調動了地方政府實現自我收支平衡的積極性,促進地方合理組織經濟。也應該看到,分稅制導致了地方財權和事權不匹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方政府高負債、土地財政“依賴癥”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化中央與地方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八)改革開放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有效地開拓了兩個市場,利用了兩種資源,并走出了一條以開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進開放的路子。

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互為條件。不開放的改革會成為“盲人摸象”,不改革的開放會成為單純的“拿來主義”。40年來,中國通過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充分開拓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利用了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外向型經濟給中國經濟注入了活力,加快推動了經濟的增長。

一方面,開放有利于引進世界先進的理念、技術、發展經驗,助力中國抓住后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另一方面,開放會倒逼中國加速改革進程,按照市場經濟標準建立現代制度體系,以適應對外開放形勢的需要。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主動與國際接軌、融入全球貿易體系,讓中國與世界實現了共贏。入世后,我國外貿總額連續大幅增長,于2013年超越美國成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出口額已占到了全球出口的十分之一。有學者測算,加入WTO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0%—30%。

與此同時,入世助力我國實現從“市場開放階段”過渡到“規則或制度開放階段”。以落實WTO貿易制度統一實施原則為突破口,消除國內市場分割,促進貿易自由化;推動了壟斷部門對外資的開放,建立起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大市場;加快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逐步完善產權制度;促進金融業開放,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化改革,發展民間金融。同時,外資外企的進入加快了產業內部的優勝劣汰、兼并重組,增強企業的競爭意識,倒逼企業自主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40年改革開放模式的八大特征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 特黄V片欧美高清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高清区免费 | 午夜精品网站亚洲一级在线 | 中文成人免费久久久 |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