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從南疆邊陲到國家發展戰略全覆蓋——廣西政協凝智聚力助推八桂繁榮發展大事記

2018年12月14日 10:47 | 來源:廣西政協官網
分享到: 

 【核心閱讀】多年以前,南疆廣西曾是偏遠、封閉、落后的代名詞。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后,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關懷下,自治區黨委、政府帶領全區各族人民披荊斬棘、砥礪奮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速度,演繹了一樁又一樁跨越傳奇。這其中,廣西政協組織和廣大委員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為廣西實現從昔日的南疆邊陲走向國家發展戰略全覆蓋注入了政協力量。

政協傾力助推

“交通末梢”走向四通八達

8月27日,滿載著50箱約1300噸進口大豆的集裝箱班列,從廣西北部灣港駛入四川自貢西南無水港舒坪貨場。這一班列線路從廣西北部灣港出發,途經“南昆線”“水紅線”“內六線”到四川自貢,全長1391公里,相比傳統的入川物流路徑縮短1100公里,物流時間節約10天以上。由此,自貢乃至川南的產品,將以廣西北部灣港為節點,通過鐵海聯運通達世界各地。

這是我國大力推進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帶來的喜人成果,也是廣西、云南、四川三省區采納落實全國政協委員提案的具體體現。

廣袤的西南腹地是資源最為富集、潛力最為巨大的地區。然而,歷史上,由于山川地貌阻隔交通,大西南與華南沿海的物流往來,大多依靠廣西茶馬古道,效率十分低下。

新中國成立后,盡管交通路網建設飛速發展,但因為資金缺乏、地貌復雜、技術難度大等客觀因素制約,廣西與西南地區的交通發展相對緩慢,長時間處于“交通末梢”的尷尬境地,這使得大西南與華南沿海的直線距離雖近,但出海通道卻長期面臨著“近在咫尺卻遠若天涯”的無奈。

改革開放后,如何破解交通瓶頸,真正實現西南地區出海暢通?成為廣西與西南各省關切的焦點,也成為政協組織和廣大委員心中的牽掛。

為聯合開發大西南,加快對外開放步伐,1992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牽頭組織四川、云南、貴州省政協,召開西南四省區政協聯席會議,圍繞貫徹“聯合起來,走向東南亞”的戰略方針進行深入交流、協商討論。

會議形成的建議和提案,引起國務院和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以南昆鐵路建設為標志,在廣西和西南各省之間掀起了出海大通道建設的高潮。

1997年12月2日,隨著南昆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在與南防線(南寧-防城港)、欽北線(欽州-北海)連接后,這條線路成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將西南腹地與華南沿海緊緊連在了一起。

這,只是政協助推大西南交通快速發展的序幕。

2015年11月,中新兩國簽約啟動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決定以重慶為運營中心,廣西、貴州、甘肅等省份為重要節點,打造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簡稱“新通道”)。

如何進一步突出廣西優勢作用,助推新通道建設?自治區政協率先謀動,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今年3月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住桂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政協主席藍天立作為第一提案人,與來自廣西、四川、貴州、重慶、甘肅5省區市及民革界別的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共23人,聯名提交提案,就推進新通道建設提出建議。

該件提案很快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經全國政協主席會議審定,列為45件重點提案之一。

5月17日至23日,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成立重點提案督辦調研組,分別到重慶、廣西開展專題調研,積極為新通道建設出謀劃策。

10月9日,由自治區政協牽頭與四川、貴州、內蒙古、湖南、重慶、云南、陜西、甘肅、青海9省區市政協召開專題座談會,圍繞推動新通道建設,集中智慧共同探討、共同破解區域協同發展中遇到的新矛盾新問題。

在政協的傾力助推下,新通道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在廣西,目前正加快推進欽州東航道、欽州港東站集裝箱、中新南寧國際物流云、南寧鐵路等重大物流項目建設。同時,加大廣西北部灣港到新加坡的班輪密度。

來自商務部駐南寧特派員辦事處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廣西與渝川黔隴等西部省區市積極協同聯動,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其中,經廣西北部灣港的鐵海聯運班列已擴展到6條線路,截至今年7月底累計開行516列,累計發運集裝箱26828標箱;廣西北部灣港貨物吞吐量快速增長,1至7月完成貨物吞吐量9954萬噸,同比增長14.76%,其中集裝箱完成158萬標箱,同比增長33.3%;西部地區與東盟間貿易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僅四川省對東盟出口就達358.3億元,增長37.5%。

得益于新通道建設,廣西與大西南從昔日“交通末梢”走向了四通八達,加快了對外開放步伐。

政協因勢善謀

“落后港灣”躍到開放前沿

地區生產總值3080.74億元,同比增長5.6%;財政收入673.05億元,同比增長14.9%;北部灣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1855.15萬噸,同比增長16.66%,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15.2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沿海規模以上港口同期平均增速1.3個百分點……

這是今年1至6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一組發展數據。

曾幾何時,雖然守著“一片海”,但因為港口設施薄弱、交通不便、基建落后等因素制約,廣西長時間飽受著“門朝大海卻走不出大海”的苦惱,陷入“捧著金碗討飯吃”的尷尬。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推進,對外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尤其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廣西南寧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加快建設,廣西北部灣地區的優勢作用越發突出,“廣西經濟發展的潛力在沿海、后勁在沿海、未來在沿海”逐漸成為全區共識。

如何激發北部灣地區的活力,促進廣西加快發展?成為自治區政協關心關注和協商建言的重點。記者查閱自治區政協提案委員會年度提案目錄發現,自2005年至今,平均每年都有近30件提案涉及廣西北部灣地區開放發展;僅2005年至2006年兩年間,圍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問題,自治區政協先后兩次組織委員開展專題調研和專項視察,并兩次召開常委會議專題協商,就統籌規劃、功能定位、交通體系、產業集聚、港口建設、人才培養、區域合作、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廣泛探討,向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了富有前瞻性、戰略性和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在自治區政協的大力鼓與呼之下,2006年12月,全國政協決定組織開展北部灣地區發展專題調研;2007年3月,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明確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列入年度重要工作部署。

緊接著,2007年4月,全國政協“推進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專題組到廣西,了解有關情況,聽取各方意見;6月,全國政協組織專題調研組到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展實地調研,并在北海召開“北部灣新區建設與區域經濟合作研討會”;7月,全國政協在北京召開“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推進北部灣區域合作與發展”專題協商會。

在全國政協的大力推動下,2018年1月16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標志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正式上升為國展發展戰略。從此,掀開了廣西開放發展新的歷史篇章。

十年拼搏百舸爭流,十載奮進成績斐然。

如今,廣西北部灣早已從一個默默無聞地區,變成多區域合作中心;從一個投資盲點,變成投資熱點;從一個經濟發展配角,變成廣西對外開放龍頭;從一個地方發展題材,變成國家發展戰略,成為中國對接東盟、聯通世界的開放前沿。

政協奮力作為

千里西江變成“經濟長廊”

作為西南第一大內河港,“貴港”是西江流域繞不開的字眼。每天,來自云貴川的煤炭、粘土、膠合板等資源由鐵路運輸至貴港港,經此中轉,再駛過西江航道抵達珠三角。與此同時,廣東佛山出產的陶瓷產品從珠江打包乘船,一路向西江上游進發,至貴港港卸下,無縫對接上火車,呼嘯至西南乃至東盟各地。

這是當下珠江-西江流域每天都在進行繁忙水運的真實寫照。

歷史上,珠江-西江流域曾是西南往返華南主要的物流通道。然而,隨著鐵路、公路等陸路交通的迅猛發展,水運作為連通兩廣與西南主要交通方式的地位遭到了削弱,使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珠江-西江流域的水運發展不僅相對緩慢,更難以輻射帶動地方經濟,成為沿線各市眼中的“雞肋”。

隨著內陸經濟的不斷發展,內河航運日益興起,怎樣發揮好珠江-西江流域的水運功能,帶動沿線城市快速發展?成為了廣西、廣東兩省區黨委、政府和政協關注的焦點。

2012年起,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圍繞發展西江億噸黃金水道重大課題,開始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一系列專題調研,并初步提出了建設“西江經濟帶”的構想,得到了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重視采納。

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自治區政協綜合形成有關建議,由6名住桂全國政協委員在2013年3月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提交聯名提案,呼吁把西江經濟帶建設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規劃布局、生態補償機制等方面,將西江經濟帶打造成為貫穿我國東西部地區重要的國土空間開發軸帶。

提案得到了全國政協的高度重視,當年被全國政協從5400多件提案中選出,確立為5件督辦調研的重點提案之一,并于8月組織專題調研組到廣西開展實地調研。

為加快經濟帶建設進程,2014年4至5月,自治區政協組織5個專題調研組,分別就推進西江經濟帶城市群建設、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產業布局、水運通道建設、完善合作機制等開展全方位的專題調研;隨后又召開常委會議,圍繞“加快珠江-西江經濟帶水運通道建設”問題建言獻策。

在全國政協和自治區政協上下聯動大力推進下,2014年7月,國務院批準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至此,一個連接云貴,橫貫廣西,下聯粵港澳,區域面積33.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5000萬,資源富集、經濟富集、城市富集的跨省區流域經濟帶,被整體納入國家發展戰略。

經過4年多的不懈努力,西江黃金水道開發建設已顯成效,珠江-西江經濟帶正加快形成和發展。統計數據顯示,得益于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2016年至2018年9月,廣西共吸引廣東投資8106.4億元,在全國各省區市對廣西投資額排名中位列第一。其中,珠江-西江經濟帶7市到位資金近3200億元。

政協攜手推動

革命老區迎來“發展春天”

8月22日,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廣西重大項目集中竣工儀式在百色市舉行,包括中國-東盟(百色)農產品交易中心在內的一批重大項目集中竣工投產,標志著廣西、貴州、云南三省區共同推進《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取得重大進展。

這是政協助推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后的一次集中展示。

作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最早創建的革命根據地之一,左右江革命老區是我國自然資源豐富、民族文化濃郁、區位條件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然而,由于歷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一直相對滯后,2012年人均生產總值僅為當年全國人均水平的37.27%。

2014年,在助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珠江-西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后,自治區政協根據廣西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要求,將履職重點轉向了左右江革命老區,組織開展了相關調研視察工作。

“加快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既是一項重大的經濟任務,更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但左右江革命老區的發展不應該是孤立的,而是互相支持共同發展。”經過深入調研和聯系對接,這一觀點在廣西、云南、貴州三省區政協形成了強烈共識。

2014年3月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住桂黔滇三省區的52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出提案,建議將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戰略。

提案很快被全國政協確定為年度重點督辦提案之一。為推動提案的辦理和落實,當年7月,全國政協組織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國務院扶貧辦及部分提案人組成的聯合調研組,赴貴州、云南、廣西三省區進行調研,并形成了《關于加快推進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報告》。

該報告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中央有關領導同志專門作出批示。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2015年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實施《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決定在祖國南疆培育壯大沿邊開放經濟帶、桂黔滇金三角組團、黔南桂西北組團,以百色、河池、崇左、興義、都勻、文山等城市為中心打造“兩環三縱四橫”的區域開發主骨架,形成“一帶二組團多中心”的空間發展格局。

至此,廣西實現了國家發展戰略全覆蓋,掀開了富民興桂的嶄新篇章。

3年的奮力推進,帶來了左右江革命老區的巨大變化。統計數據顯示,老區8個市(州)的59個縣(市、區)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32.33億元。其中廣西4市32縣(市、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32.25億元,同比增長8.6%,龍州縣、右江區、南丹縣實現整體摘帽,424個行政村、40.86萬貧困群眾順利脫貧。

承前啟后共奮進,繼往開來興偉業。從南疆邊陲到國家發展戰略全覆蓋,政協力量為八桂騰飛跨越添磚加瓦,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成長發展的歷史畫卷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激勵著廣大政協人奮發圖強,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投身于助推富民興桂的偉大實踐,唱響壯鄉大地美好明天。■ 總策劃/農 超 采寫/黃富強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廣西 政協 發展 建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三级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高清乱码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91 | 亚洲a在线视频 | 一级欧美字幕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