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永志不忘!81年前的南京,是每個人心頭的刺青……
“南京馬路上尸首累累。有時要先移動尸體,汽車才能通行”——這是1937年12月18日,美國記者德丁在《紐約時報》上記錄下的,當時南京的景象。如今,戰火早已遠去,但那時的滿目瘡痍,卻早已刻在每個人心頭,成為了抹不去的刺青。有一些人,他們一直在為傳播歷史真相不斷奔走。在他們眼里,和平,不是一句空話。
從那以后的每一天,都是寒冬。
——《刺青》
就在幾個月前,一部觸目驚心的韓國漫畫在網絡刷屏,這部漫畫名為《刺青》。該漫畫以一位韓國慰安婦自述為原本,簡而又簡的畫面,卻比文字更觸目驚心。
漫畫中描述,她12歲時被日軍抓走,被移送到一個軍事設施。那里關著大約400名年輕的朝鮮女性,她們被迫淪為5000名日本兵的性奴隸。期間,她經歷的日軍種種暴行,令人發指!之后她們被帶到中國,她與十幾位女孩試圖逃跑,但失敗了。日軍用酷刑折磨她們,在她們全身進行刺青。
有一天,她們被帶到一個大坑旁,日軍將她們推下去進行活埋。最后,是一位中國男子將她與另一位女孩救了出來。她雖然逃出生天,卻逃不出這段慘痛回憶。那代表著恥辱的刺青,終其一生也無法擺脫。
2018年12月10日,南京大學生志愿者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墻上的遇難者名字“描紅”。
重溫這一歷史事件,有助中日人民了解歷史真相,吸取慘痛教訓。
——高興祖
為了追尋歷史的真相,作為南京大屠殺研究第一人,上世紀60年代,高興祖等四位南京大學教師帶著七位學生開始對南京大屠殺進行調查研究。
高興祖有很強的歷史責任感。他不畏艱辛,親歷親為,運用實證的方法,經過多年的實地發掘考查,查閱大量的檔案資料,整理公布了豐富的史料,其中有許多珍貴的鮮為人知的第一手資料。
高興祖撰寫了上百篇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論文,用事實證據駁斥了日本右翼勢力的謬論,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學術尊嚴,亦同時打擊了日本右翼勢力的囂張氣焰。
我甘愿做一根細微的“毛細血管”,助力還原歷史真相,以悼同胞。
——張定勝
出生于1969年的南京人張定勝,并沒有親歷過這座城市最慘痛的日子。然而他與南京大屠殺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他的爺爺,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他的外公,是一名畢業于黃埔軍校的抗戰老兵;而他自己,也從沒有停止過找尋這段歷史的真相與證據。
上世紀80年代,《南京報》上一幅侵華日軍屠殺中國人的照片,讓年僅14歲的張定勝震驚不已,“日軍拎著一顆中國人的人頭,得意洋洋的樣子把我驚呆了。”從此,他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奉獻給了抗戰史探尋上面。
35年里,他的足跡踏遍了南京主城及周邊地區260多處南京保衛戰和南京大屠殺遺跡舊址。35年里,他撰寫了60多篇尋訪研究文章,繪制了南京保衛戰和南京大屠殺遺跡舊址尋訪地圖。
他說,“我甘愿做一根細微的‘毛細血管’,用自己的勤奮和堅持,助力專家教授還原并印刻下歷史的真相,以悼同胞、以慰先烈、以醒后人。”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在要求日本政府反省、謝罪、道歉、賠償的函件上簽字。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供圖
歷史是不容篡改的,也是不能忘記的。以史為鑒,才能面向未來。
——童增
為了給受害者討回公道和尊嚴,被稱為“中國民間對日索賠第一人”的童增,不懈努力了20多年。
就在國家公祭日即將來臨之際,童增致函日本政府。他希望日本政府對南京大屠殺進行認真反省謝罪,對所有二戰受害者真誠道歉賠償。
他說:“今天,雖然中日關系有所緩和,但并不意味著日本政府能夠逃脫當年的戰爭罪責,歷史是不容篡改的,也是不能忘記的。以史為鑒,才能面向未來。”
童增曾表示,通過對日民間索賠運動,令西方更多國家的人們了解到這段血腥的歷史。
12月12日,“國家公祭日”前,揚州大學生寄哀思。 孟德龍 攝
記錄應該被永遠銘記的過去。
——美國導演羅思
同樣希望西方國家了解這段歷史的還有美國女導演、奧斯卡獎得主瓦妮薩?羅思。她用一部紀錄片,再一次把那段黑暗的歷史告訴世界,把那些血與淚的故事流傳給后世。
她所執導的紀錄短片《女孩與影像》,今年4月在美國首映。影片講述了如今已89歲高齡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老人的遭遇。
羅思直言:“絕大多數西方人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知之甚少,這也正是我為什么要拍這部影片的重要原因。”她希望這部紀錄短片能被全世界盡可能多的人欣賞到。
影片的電影剪輯師利維奧?桑切斯也表示,這段歷史在西方沒有多少人知道,我們希望能讓西方觀眾更多了解這段悲慘的歷史,記住過去的悲劇,才能防止歷史重演。
日本只有拿出謝罪的勇氣,才能贏得亞洲鄰國的尊敬。
——松岡環
今年5月,日本電視臺也播出了一部有關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這部時長約45分鐘、題為《南京大屠殺2——檢驗歷史修正主義》的紀錄片,通過在中日兩國搜集到的一手歷史資料,駁斥了日本國內試圖否認或篡改南京大屠殺的錯誤行徑。
這部紀錄片可被視作是2015年10月4日播出的同名紀錄片的續集。上部紀錄片中公開了大量對參與到南京大屠殺中的原日本軍人的采訪,直接證明了事件的真實性。但隨著節目的播出,一些人對節目進行攻擊,質疑史實的真實性。
的確,81年后的今天,一些日本人仍在否認南京大屠殺。日本銘心會負責人松岡環女士始終認為,這一歷史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責任完全在日本一方。沒有徹底清算戰爭責任,對日本人也是一種不幸。她表示,“日本只有拿出謝罪的勇氣,才能贏得亞洲鄰國的尊敬。”
21年前,松岡環在日本登報征集線索并開設“南京大屠殺熱線”,收集有關侵華老兵的信息,開始了對加害者一方的取證調查,6年后,《南京戰?尋找被封閉的記憶——侵華日軍原士兵102人的證言》一書在日本出版,揭露了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
30年來,松岡環女士不間斷走訪、收集資料,整理出書籍、證言集、照片集等,已自費制作了三部電視紀錄片,并計劃自費制作第四部。2018年4月4日,已經年過七旬的松岡環女士,將她在30年間記錄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口述證言影像資料捐贈給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張純如青銅塑像腳下擺滿了鮮花。 朱曉穎 攝
歷史的真相將一直傳播
據統計,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已不足百人。就在國家公祭日前夕,又有兩位94歲高齡的幸存者去世。
歷史見證者正在凋零,但傳播這段歷史的人數卻不斷增加。他們,為挖掘更多證據,嘔心瀝血……
就像華裔女作家張純如所說:“我相信……真相是不可毀滅的,真相是沒有國界的,真相是沒有政治傾向的。我們大家要同心協力,以確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記,使南京大屠殺那樣的悲劇永不再發生。”(何路曼 魏巍 李弘宇)
編輯:秦云
關鍵詞:南京大屠殺 81年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