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賀蘭山巖畫獨有的藝術魅力

2018年12月12日 15:52 | 作者:袁小樓 |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巖畫,是上古先民原創的作品,是一種世界性的原始文化遺存。在文字未出現的洪荒時代,上古先民在深山巖壁或洞穴中,遺留下反映上古先民的思想觀念,生活內容的圖像符號。用來記錄發生在生活中的事件,生存狀態,在表達心聲交流感情的同時也表達了他們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情趣。

巖畫,是人類最早的文化遺跡,是最為古老的造型藝術。據文字記載,巖畫的發現也正好開創了研究探索原始藝術的先河,也為研究原始藝術提供了實證,然而因歷史原故,巖畫卻不被完全認同,而被塵封于原野荒漠之中,不能復存于歷史時期的知識系統之中。巖畫變成一種失傳的文化,在史前文明這個大舞臺上威武雄壯地演進過人類文明的一部圖騰百科全書,竟然在浩如海的典籍中,少有記載,令人難知其梗概,也使得后世人探索巖畫的奧秘而神往。

當專家、學者們在田野調查時,第一次發現巖畫,看到巖畫時的復雜心境,激動情緒,難以言表。從此有了巖畫學科。由于對巖畫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背景尚未深入了解,對上古先民刻繪制作巖畫的動機以及先民賦予巖畫的內涵,目的都不完全研究清楚之前,只作嘗試性的猜想,做粗淺的分析,簡單的田野記錄。拋開巖畫的考古、宗教、社會、民族、符號等學科,單就巖畫圖騰的形式美、線條美,就足以讓人震撼。

01巖畫的刻痕

中國巖畫南北分界,南方巖畫多以自然的礦物顏料涂繪于山體洞穴之中,北方巖畫則以石器等堅硬物磨刻或敲鑿巖石表層來構成圖像。但巖畫的載體是巖石,制作在山體崖壁上的可稱為崖壁畫,制作在山洞中的可稱為“洞穴畫”。制作在沙漠荒漠草原上不可移動的石脊、石梁、巨石或可移動的漂石、卵石、石塊上的巖畫,可稱為“巖畫”。但不論是洞穴畫、崖壁畫,還是巖石畫,都離不開巖石,故統稱為“巖畫”。

巖畫藝術造型,高度簡化,形象生動感人而細節高度弱化,強調被刻繪物象的主要特征、特性,最大化的把刻繪物象更加抽象化、概念化。

巖畫中富有張力的北方巖畫較為豐富。賀蘭山巖畫多以鑿、磨的方法制作,圖騰或線條較細,勻順平淺或深鑿淺刻,造型多變,內容豐富,場景把控,張弛有度,排列有序,形體鮮明且能營造出緊張激烈氛圍,極具戲劇性,富有節奏感。

巖畫中不論獰獵群像還是動物群像,總會給人一種奇特的感覺,在荒漠群山峭壁躑躅、跳舞或游走,能直觀的感受到上古先民手中堅硬鋒利的手斧、石刀迎風揮舞。刀在空中弧成半圓而后與巖畫碰撞,石屑與火星并飛。仿佛是千軍萬馬的戰場上人吼馬嘶的撕殺、搏命。炮火邊天,硝煙彌漫,從早晨到黃昏,撕殺的日月無光,無邊無跡。塵土飛揚霧眼迷離。而刻者心中的天空卻是那樣灼灼明媚著,白云那樣輕輕游蕩著。手中工具逆風撥劍揚戟沖鋒,刀砍斧劈,運刀直沖勁利,下刀絲毫不拖泥帶水,單憑石層剝脫,痕跡超然,線條多變,物象形態鮮活,場景更是橫掃一切全無敵的飛揚跋扈和霸氣。

賀蘭山巖畫人像更是栩栩如生或怒目圓睜,或安靜詳和,似說非說,欲言又止的神像,而非形似而寡神,特別是太陽神巖畫的形態更是出神入化,有著沖天的秉氣和豪氣。暗合天地氣象,宇宙奧秘圖騰中多是霸氣側漏,生氣十足,雄壯而豪邁。刻繪者也并非道家忍隱,“水善到萬物而不爭”,仿佛曠野踽踽獨行的高士,表面收斂內心隨意,那種看似嚴謹的散漫,散漫中的嚴謹合二為一,深刻地浸淫在巖畫線條的骨髓中。拙稚、深隧、古樸、大氣的煌煌氣象。

賀蘭山巖畫中有一部分單體圖騰,外貌若拙細觀實則一筆而巧。巖畫中的圖騰刻繪,是上古先民無意識的真誠流露,是真性情的表白,很直接的描繪自己所見、所感、所崇拜的。不像當下篆刻,或用粗簡疏快的刀風營造的勁利颯爽,或用笨拙幼稚的刀法來仿古懷舊。花花哨哨暫時炫目,但總缺乏櫛風沐雨的歷史滄桑,缺乏讓人過目難忘的品味和思索。或多或少流一絲輕浮和急功近利。

巖畫的刻繪正是上古先民情感的傳遞,他們的手執手斧石刀,能明顯感受到刻繪時天地相通,氣韻流暢簡意刻琢人的快意,詮釋上古先民人尊畏天地的神通境界。

上古先民在刻繪巖畫,拋細節,概括而簡,有意弱化背景,其實景清空而景現。真情近而神境生。巖畫圖騰場景中人物、動物的神態,緊張的氣氛,位置相戾,虛實相生。有畫屬病贅疣,無畫處皆成妙境,讓人聯想。巖畫圖騰上粗細寬窄,拙稚相間,構成后各種線形的關系,運用到恰到好處。圖騰中不論單體,場景人物、動物,表現的氣象萬千的豐富,線條峰回路轉之妙趣,互相生發,彼此映襯,很富有音樂節奏之美且很精準地表達其內心豐沛的精神世界和審美情趣。

賀蘭山、大麥地巖畫中有幾組場景再現狩獵圖,更是精妙有趣縱橫有序,表情豐富,動態唯美,構圖精美,手布均齊。散亂之白,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奇趣萬千。運用不同刀法刻繪出一個疊加的動態場景。仿佛讓你置身其中,親眼目睹上古先民赤上身露膊,揮舞手斧。柔韌指力似催動十萬金戈鐵馬。矯捷腕動,鑄就百里緊窯營盤。石粒橫飛,線條圓勁流暢,似有“江流有聲斷岸千尺”、“萬里江山鴻爪遍,一無風月馬蹄寬”的氣勢。疊加畫面人物、動物鳳翥龍蟠,相互交錯穿插,跌宕起伏,變化萬千。刻畫出狩獵時上古先民與兇猛動物之間的緊張的激烈的情緒與場景。

即使是單體巖畫圖騰的造型,似刀鋒吹雪,雪沙忽走漫漫通關。在追求畫面質感的同時,依舊不忘局部的布局照應。夸張變形的物象局部,高度提煉的概括了人物和動物重要特征的視覺美。特別是巖畫中對人體的崇拜與刻繪更是精美到位,夸張的線條,簡煉概括的人體造型。突出的人體局部以及甄別男女的器官特征刻繪的恰到好處。

02 巖畫印跡

當巖畫第一次被發現后,專家學者們便從不同的學科試圖來解釋巖畫,破譯巖畫,渴望與上古先民們通過巖畫圖騰符號架構起溝通對話的橋梁,探尋上古先民刻繪巖畫時的動機、思想、情趣等。

其實人類發展以來,不同時代所留下的都是本時代固有的文化模式,固有的思想情感。如果換位思考,讓上古先民來到我們當下的時代,先民們也未必就能理解當下時代的生活、生存的方式交流的情感。假設我們穿越到上古先民時代,同樣對他們那個時代的語言、生活、生存狀態,未必就能夠理解、接受。我們不必刻意去用現代人的思維去和上古先民們對話,了解他們的狀態,我們只是從上古先民們的遺存中,發現美,欣賞美,足矣。

巖畫真正表現的意象正是美感世界純粹的意象世界。巖畫圖騰中最具某種誘惑力,神秘性的,除了我們直觀的視覺圖騰。當數拙稚、流暢、斷水的精細線條之美了。這些看似簡單的線條,而是有著深刻內涵,不是輕率的,無意識的,是上古先民的情趣和對物象的姿態,交感共鳴,形成的大美形象。所刻繪的物象也并非是無中生有,而是在上古時代真實存在過。上古先民刻繪時很注重物象本身,進而注意到形象的內涵,最后簡化、提煉、概括到物象最基本的外表形式特征。這似乎是當下造型藝術家們從實體造型到抽象意念造型追求的目標。

巖畫圖騰正是從實質出發,是上古先民紀錄生活、傳播思想的功能。對于巖畫的制作者來講藝術制作過程中本身就是具有美學的價值,除去直接對物象、生存狀態的表述外就是從宣泄情緒、贊美、向往美好生活。也正是上古先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過程中,無意識的留下了大量的印跡,才使得今天的人們有了對上古先民生活、生存狀態的探尋,試著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一睹真容。

巖畫圖騰中的刻繪,所運用的磨鑿、刻等方法,線條的長、短、寬、粗、細等都是刻繪者的情緒宣泄,圖形簡潔,概括意在追求內在的精神,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抽象化、符號化,也似乎正是中國畫所追求的。也是巖畫中體現出上古先民的最大的想象能力,通過巖畫刻繪表達情感。上古先民處在最為原始時代,但思想開放,想象力自由馳騁,他們所創造的原始藝術,淳樸無華,絕非現代藝術所能比擬。

以最為純粹的詩來總結巖畫唯美的刀鋒與痕跡:最先看到巖畫那只精衛鳥已死去,鷹撕碎骨頭的聲音,似英雄悲壯。一堆白骨與一座江山,一樣沉重。刀在風中起舞,風一絲不掛與石頭纏綿,大地升騰的胎氣與太陽交媾,任生命放逐。酈道元借漿月,手執《水經注》,從遠古緩緩走來。我雙手探進山體深處,血依然滾燙。青梅已老。(作者為寧夏巖畫協會常務副主席,文史研究員,二級美術師)

參考文獻:

賀蘭山巖畫百題 賀吉德、丁玉芳 黃河出版傳媒集團、陽光出版社 2012年8月

巖畫與游牧文化 束錫紅、李祥石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8月

中國巖畫 陳光復 遼寧美術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7年10月


編輯:楊嵐

關鍵詞:巖畫 賀蘭山巖畫 藝術魅力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中文字日韩二区 | 亚洲精品精品在线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9 |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