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環保執法當與民生需求平衡
12月8日,河北曲陽縣通報稱,該縣2人因違規燒劣質散煤被行拘,事件引發輿論質疑。當晚,曲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宣布:內容有誤,系工作人員失誤所致,沒有“拘留”,只是給予了批評教育。之后,媒體又報道稱,該縣之前還拘留過燒雜草的村民,理由是“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
又到采暖季,又到了霧霾的發作期,環保執法與民生需求當如何平衡?一邊是北方居民取暖的剛性需求,一邊是大氣治理、清潔能源升級的國家議題。國家有著大目標,群眾也有小日子,兩者本是相輔相成,相互支撐和依托,而不是2選1的話題。藍天白云、碧水青山不應該成為生活中的奢侈品,也不應該成為發展中被犧牲的成本。清潔能源的使用,還是需要政府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不能夠動輒指望通過強硬手段來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其實,在去年的采暖季,曲陽縣多所鄉村小學因“煤改電”改造啟動晚、未按時完工,而取暖用的燃煤爐子早已被拆除,結果不少學生被凍傷,有教師帶著學生在操場跑步取暖。這樣的新聞讓人看著心疼,也引發了輿論關注。為了及時糾偏,去年此時,原環保部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城市下發特急文件——《關于請做好散煤綜合治理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工作的函》,明確“堅持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 煤改氣未完工的繼續燃煤取暖。及時的政策調整,讓受凍的居民及時改成了燒煤取暖,也緩和了能源升級和民生之間的矛盾。
地方政府要求禁燒不合規散煤,本是于法有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36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加強民用散煤的管理,禁止銷售不符合民用散煤質量標準的煤炭,鼓勵居民燃用優質煤炭和潔凈型煤,推廣節能環保型爐灶。”但法律對如何處罰銷售、使用不合格散煤者,并未做出明確規定。在缺乏“尚方寶劍”的情況下,地方施政就當慎之又慎,既需要提升管理水平,拿出創新的管理手段,也當嚴守依法行政的底線,在國家法律對相關行為沒有創設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時,不能貿然動用人身強制性的措施,避免擴大對立。政府的行政處罰當堅持“比例原則”這個黃金規則,行政相對人的違法違規行為應該與所接受的處罰成合適的比例,不枉不縱,才能做到人心服、輿論平。
在淘汰不合規的散煤、實施煤改氣的過程中,政府還要設身處地為群眾想想能源升級中遇到的現實問題:低收入群體、山區村民能不能買到合規清潔煤、能不能用得起清潔煤?存量的散煤怎么處理?
處罰不是目的,震懾也只是針對少數惡意以身試法者,強制措施是最后的手段,而大氣治污、使用清潔能源是所有人的利益公約數所在。所以還是需要把正確的事做正確,做到精準施策,避免一刀切式執法,守住不讓一家一戶受凍的底線。淘汰不合規散煤,生硬不得,粗暴不得。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環保 執法 民生 需求 散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