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2018藝術市場反映出的買家口味
在2018香港秋拍中,已然能明顯感覺到市場的降溫,保利的香港秋拍總成交額從去年的18.08億港元大幅下跌至今年的9億港元;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拍成交率僅73%,就連被寄予厚望的蘇軾《木石圖》成交價也僅與估價持平。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各大藝術品銷售機構更要做好對買家口味的分析。現在就隨《藝術市場通訊》一起來看看2018年挑剔的買家都在買什么?
2018年收藏家總體趨勢
近期,UBS Investor Watch Pulse新發布了一份收藏家報告Art in Motion,調查了近兩百位頂級收藏家和藝術投資人的藝術投資取向。報告顯示,雖然近期整理的藝術市場走低,但近九成買家依舊準備在2018年購入新的藝術藏品。此外,網上購買藝術品,以及運用社交媒體發掘藝術家以及藝術作品越來越普及。
報告顯示,有一半的買家今年都在積極尋找藝術作品收藏;而三成的買家表示持續觀望,若有遇到好的藝術品會購入;只有16%的藏家表示今年沒有任何購入打算。此外,超過半數的收藏家準備在2019年購入新的藝術品且在藝術投資上的預算都超過10萬美元。
在板塊方面,油畫依舊是最熱門的板塊,超過八成的買家投資了油畫。雕塑板塊列居第二,七成的收藏家購買了雕塑作品。
此外,今年,網絡的運用在藏家中更為普遍。有63%的藏家表示參與過網上競拍;60%的藏家在看過藝術品后選擇在網上購買,而58%的藏家在沒有看過作品前就在網上購買。此外,社交媒體成為了很多藏家發掘藝術品和藝術家的重要渠道。超過半數的收藏家在社交媒體上關注藝術家并且會考慮購買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藝術作品。
這份報告還指出,收藏家們在投資時最擔憂的部分包括當今藝術市場的透明度以及繼承藝術品的稅收問題等。
一級市場買家口味趨向
從今年年初開始,國內外的很多畫廊就已經切身感受到了來自市場的陣陣寒意。今年6月參加ART BASEL的那些世界頂級畫廊也不例外——即便在現場高價作品還是屢屢成交,但是整體行情并沒有超出畫廊之前的預期——這讓頂級畫廊主們產了不小的憂慮。反觀全球藝術品市場中的買家,他們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更關注于投資風險:他們更在意的是作品的升值空間,而不是盲目的買入沖動。針對買家的現狀,藝術品市場也比任何時候都認識到藝術品市場其實就是一個信心市場。
豪瑟沃斯畫廊的畫廊主伊萬·沃斯(Iwan Wirth)表示:“在過去的10年內,香港的藝術品市場——甚至整個亞洲的成長都非常驚人。特別是在過去這幾年,來自這個地區收藏家貢獻的銷售額同比2013年已經增長了一倍,而現在中國收藏家貢獻的銷售額占比12%。”
對于國際一線畫廊來說,知名西方戰后及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已經成為畫廊在亞洲的銷量保證。在今天年初的香港巴塞爾預展首日,抽象表現主義大師德·庫寧于1975年創作的作品《無題XII》被一位私人藏家以3500萬美金的價格收藏。這幅作品已經有圍欄圍起來,但仍無法阻擋源源人群駐足;亞歷山大·考爾德作品是佩斯畫廊帶來最貴的作品,價值超過700萬美金;臺灣耿畫廊的趙無極的《12.89-02.90》以2400萬美金位居成交作品的前茅;GAM畫廊首日以逾100萬歐元的價格出售了一件馬克·夏加爾的水彩創作……預展首日的交易盛況反映出西方現當代大牌藝術家在亞洲市場的強勢表現。
當然,也有一些大畫廊主對“超級畫廊”的商業化嗤之以鼻,堅持不斷推動新人和培養新藏家的“畫廊理想”。但是無論是超級畫廊還是大畫廊,都認為拍賣市場高價頻出使他們處于被動的局面:多數畫廊主依靠私洽或者拍賣渠道銷售市場中熱門的藝術家精品,以獲得盡可能高的交易利潤;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便是今年藝術博覽會上明顯缺乏重量級作品的“常態”。很多大畫廊主,也將這樣的現象歸咎于藝博會“優質買家缺席”現象,尤其是過去高價購買藝術品的美國藏家的“流失”,同樣比利時藏家、意大利藏家以及荷蘭的專業階層買家等的購買力也明顯下降。因此2018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即便也賣出了一些天價作品,但是總銷售額下降了數百萬美元,售價超過1000萬美元的作品少之又少。
此外,一級市場中的藝術家之間的差距也變得越來越大,這主要由于藏家的品味總是集中于幾位固定的藝術家身上,很多藝術家都不在他們的收藏名單之上。例如,Gray畫廊一直致力于幾位女權主義藝術家的推廣,但是畫廊負責人面對銷售不利的現實也不得不承認“要想打開他們的市場仍然有一段路要走。”著名的畫廊主Luxembourg和Dayan則都注意到藝術品交易的速度正在逐步放緩。Amalia Dayan說:“有很多人前來就作品與我們交流,這是很好的,然而藝術品并沒有以前那么搶手了。人們對藝術品交易似乎已經疲乏了,他們往往會考慮多種因素再決定是否購買。”
2018藝術市場反映出的買家口味
2018-12-10 09:48:15 來源: 藝術市場通訊
收藏 評論 分享
摘要:在2018香港秋拍中,已然能明顯感覺到市場的降溫,保利的香港秋拍總成交額從去年的18.08億港元大幅下跌至今年的9億港元;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拍成交率僅73%,就連被寄予厚望的蘇軾《木石圖》成交價也僅與估價持平。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各大藝術品銷售機構更要做好對買家口味的分析。現在就隨《…
二級市場買家口味趨向
我們要知道市場冷淡背后是買家早已經不再是盲目跟進,而是對于藝術品有了自己的判斷和學術標準。例如剛結束的中國嘉德2018秋季拍賣中有關近當代藝術的4大板塊(當代藝術夜場、二十世紀藝術夜場、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華酈藏臻—亞洲重要私人收藏專場)平均成交率不足65%,與往年同類型板塊80%左右的數據相比有著明顯的下滑。因而,有資深藏家在接受采訪時以“慘淡”來形容此次成交率。更有相關藝術相關人事,將“慘淡”的緣由之一歸咎于大部分寫實類作品的流拍。
如果只是單從成交率來看,此次近當代藝術的成績是不如人意的。但這并不能直接就說在如今的藝術市場中近當代藝術冷溫不斷。因為縱觀整場拍賣,兩極趨勢越發明顯,部分常規作品無人問津,而某些佳作卻不斷被叫價,個別成交價超預估價2倍。拿周春芽的《中國風景》來說,估價1500萬—2000萬,最終以4255萬成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藝術市場并不缺少資金,缺少的是好的作品。以此視角分析此次嘉德近當代藝術成交率偏低的緣由,質量與價位成為了絕對的影響因素。而這兩項因素更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如今的藏家在選擇藏品時的理性與專業。
拍賣行為了應對買家口味的獨特,不斷的往上去挖掘拍品,從早期的明清繪畫,到前兩年大熱的宋元繪畫,再到今春拍賣的唐畫的嘗試等。然而對于這樣的嘗試,買家顯然是謹慎更謹慎。這種謹慎首先表現在對于作品年代的斷定上,拍賣行雖然也邀請行業內的研究學者和專家舉辦研討會,試圖論證,但買家顯然也做了更多的功課,他們會根據智囊團的建議,隨時調整自己的競拍。
今年11月,蘇富比(微博)舉行了“當代·當下:大衛·泰格收藏”和“當代藝術晚拍”兩個專場,共上拍65件拍品,順利售出63件,成交率高達97%。兩個專場分別取得4854萬美元和3.14億美元的成交,總成交額為3.6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5.17億元)。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抽象畫》領銜全場,亞洲買家在經過前幾年大規模登陸紐約市場后,在近幾季的拍賣中出手變得更加有針對性。在早先舉槌的佳士得印象派晚拍中,亞洲藏家曾以3185萬美元的價格拍下莫奈的《睡蓮池》,此次又以相似的價格購買里希特《抽象畫》,除了某種巧合外,莫奈和里希特畫面色彩運用的某些相同之處,以及兩者享譽全球的名望,也是其吸引亞洲區域藏家的關鍵。
而最令人驚喜的還有3位黑人藝術家均刷新紀錄,彰顯了黑人藝術持續發酵的熱度。在2017年創下巴斯奎特拍賣紀錄后,近幾季紐約蘇富比每場重要晚拍都少不了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的大型作品,雖然成績喜憂參半,但本季蘇富比依然延續了這一規律,上拍了6件巴斯奎特拍品,并全部帶有第三方擔保。其中,包括一件估價超2500萬美元的《無題(炸雞)》。
同場刷新紀錄的黑人藝術家還包括亨利·泰勒(Henry Taylor),他的作品《我會使你著迷》以97.5萬美元成交,遠超拍前15-25萬美元的估價。另一黑人藝術家杰克·惠騰(JACK WHITTEN)《古代宗師I》以223.5萬美元成交,同樣創造了新的拍賣紀錄。
而對于我國本土的藏家口味,墨齋畫廊總監雷澄泉(Chris Reynolds)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將目光瞄準中國,并制定開拓中國市場的策略,我們可以看到在此駐足的當代藝術策展人和博物館總監與日俱增。而近來發生的最大變化是大量中國大陸藏家的涌入,他們同時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提升到資深藏家的水準。我們最近觀察到的一個趨勢是,曾經一度涉獵國外藝術品的中國大陸藏家現在可以說是回歸故鄉了——他們更多地將中國藝術納入自己的收藏范圍。”
值得一提,本季香港秋拍中,趙無極依然領軍市場,在拍賣市場的地位更加穩固,幾乎占據現當代藝術首位;而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代表,如郝量也開始逐步在拍賣市場上展露出鋒芒。
新藏家的涌入
藏家的口味轉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新藏家的涌入。我們可以看到今年春拍不少重點拍品都被新買家收入囊中。比如李可染的《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以7200萬元起拍,1.1億元落槌,加上傭金后成交價高達1.265億元;以3450萬元成交的朱耷《墨梅圖》;2120萬元落槌,加傭金最終2438萬元成交,刷新其作品拍賣紀錄的艾軒《有志者》;龐薰琹《文峰塔》1550萬元落槌,加傭金最終1782萬元成交,刷新其作品拍賣紀錄。這些眾多拍品在競價過程中都不乏新買家的身影。
新買家的大膽出手為藝術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也意味著新藏家從出手中低端的拍品到競拍億元拍品的成長,同時,新面孔的出現也讓長久觀望的藏家群體加入到高價拍品爭奪戰中。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歐陽樹英表示,“新買家的入場,是社會代際交替和社會財富增長后,富裕階層資產配置需求的必然結果。當然,也是近幾年來拍賣公司持續進行藝術教育和推廣,承擔社會責任,培育藝術消費市場所得到的回饋。有遠見的拍賣企業不僅重視當下,更會關注未來。投資和教育、引導未來的藏家,早晚會帶來市場的回報。”在歐陽樹英看來,“買家對拍品藝術和市場價值的認知也更加理性。新買家熱情而不盲目,老買家精進而不放棄,這是藝術品這個小眾市場在近期交出的答卷。”
以下是目前藝術市場中最具代表的三類新藏家:
第一類是新一代的收藏家,他們的年齡在20至30歲之間,尤其熱衷于涉獵當代藝術,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企業家、銀行家以及巨富家族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傳人——仍在成形的過程中:他們喜愛藝術,但不知道從何處著手。一些藝術博覽會,比如Art021,專門面向這個新收藏家群體。文化事業單位同樣特別關注這些人,因為這個群體可能代表的不僅僅是新一代的收藏家,還可能是未來的贊助人。
第二類位于收藏家頻譜的另一端,他們是一群超級收藏家,是拍賣行的新興重量級人物,并且正在購買前景可期的西方藝術作品,從印象派到近代藝術再到當代藝術,不一而足。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是頂級賣家俱樂部的新來者,這是一個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群體。他們的收藏并非是從低價藝術品起步,而是直接從藝術杰作開始。在紐約佳士得銷售總額達到7.45億美元的春季夜場拍賣會上,佳士得亞洲區副主席李昕就被視為“藝術世界最值得聯系的專家”——中國客戶貢獻了總銷售額的30%,并在成交額前十位的交易中占據了一半席位,其中包括以8,080萬美元成交的培根(Bacon)三聯畫。當人們想知道藝術品市場的成交紀錄到底能夠達到怎樣的高度時,這些新買家可能就是答案。
最后一類可能擁有最強大和最深遠的潛力,他們介乎超級收藏家和新生藝術贊助人之間。這個群體仍在形成當中——他們不僅花錢購買藝術品和建立私人博物館,而且也熱衷于對本地和國際藝術界施加影響,或是通過合作,或是通過展覽,或是通過捐贈。鄭志剛(AdrianCheng)是這種潮流的一個標志性人物,他出生于香港,在美國接受教育。他是新世界發展公司(NewWorldDevelopment)的執行董事,K11藝術基金會(K11ArtFoundation)的創始人,以及數家國際性博物館的理事會成員,其中包括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Modern)和蓬皮杜藝術中心(CentrePompidou)。鄭志剛今年還未滿35歲,卻已經是數家知名機構的合作伙伴,比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東京宮(PalaisdeTokyo)以及軍械庫畫展(ArmoryShow),還有更多博物館也在關注他。他對中國其他青年領袖來說是一種啟示,后者可能以他們自己的方式,跟隨鄭志剛的腳步成為重要的藝術贊助人,并走出亞洲到達更遠的地方。
▲左起:ART021創始人應青藍,MoMA PS1館長兼MoMA首席策展人Klaus Biesenbach,KAF創辦人及名譽主席鄭志剛,ART021創始人周大為
另外藝術品電商的買家群體年輕人所占比重較高。與線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以50、60后買家為主不同,70后到90后是藝術品電商買家的主力軍,其中80后買家所占份額較高,90后處于明顯的上升階段。和互聯網一起長大的年輕一代對網絡,尤其是移動互聯依賴程度高,網上購物操作嫻熟。年輕的藝術品買家觀念簡單、開放,偏向于個人的審美情趣,更加認同與自己距離近的當代藝術,喜歡購買年輕藝術家創作的、設計時尚感強和合適家居裝飾的小型作品。電商平臺出售的藝術品總體來說比實體的拍賣市場價格低,實用價值大于收藏價值。藝術品電商與拍賣市場的客戶并不重合,兩者之間存在互補關系。
購買藝術品的目的主要有三個:消費、收藏和投資。收藏和消費是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投資是買別人感興趣的東西。成熟和健康的藝術品市場的買家群體以收藏為主,兼具投資。藝術品市場買家口味的變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藝術品市場的走向,讓我們進一步期待吧!
編輯:楊嵐
關鍵詞:藝術 市場 買家 藝術品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