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為民辦實事永遠在路上——青島市政協視察城鄉建設和改善民生所辦實事完成情況小記
12月3日,青島,陣雨,走在路上,北風裹著冰冷的雨滴直往脖子里灌。市政協主席楊軍帶領部分政協委員,冒雨視察城鄉建設和改善民生所辦實事完成情況。
資料圖
“急救站的醫護人員是固定的嗎?一個急救站投資多少?已經完成多少?”剛邁進急救站大門,還沒來得及理順被吹亂的頭發,楊軍就向青島市急救中心主任盛學岐發起了一連串的提問。
新增急救單元建設是青島市辦實事的一項惠民工程。按照《青島市強化院前急救服務體系實施方案》要求,目前青島已達到每5萬常住人口配置一個急救單元的標準,減少了因堵車造成的救援不及時,院前急救效率和質量全面提升。
“呼吸機、除顫儀、遠程心電圖樣樣具備,現在的急救車相當于‘重癥ICU’,搶救工作在第一時間就能完成。”委員們仔細打量停在院子里的救護車,紛紛“點贊”:“是個真正為民的好項目!”
“急救中聽從病人意愿將其送往的目標醫院往往‘一床難求’,病人和救護車只能干等著,而急需用車的病人卻等不到救護車。”急救不只是專業救護人員的事,更是普通老百姓的事。資源增加了,到底該如何使用?青島市政協常委、青島思達心臟醫院院長馬駿認為,更好地進行急救調度很重要,一方面,急救人員要增強責任感,從專業角度勸說病人;另一方面,在合理分配醫療資源的同時,加大對專科醫院優秀科室的宣傳力度,增強百姓認同度。
冬季供暖是件民生考題,不僅把熱源送給居民,更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進千家萬戶。供暖季到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時期也隨之而來。
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1號機組前,青島市供熱辦主任喻立群向委員們介紹著高背壓節能改造項目。委員們看了很多,想了很多,也說了很多。
“供熱技術的改進,提高了能源效率,在減少污染物排放方面效果明顯。”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工程技術研究員王靜表示,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很重要。她建議,進一步壓減燃煤量,通過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大能源結構優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老少三輩擠在低矮破舊的小平房里,上百戶共用一個水龍頭、一間廁所……棚戶區里的往事,成為幾代老青島人的共同記憶。今年,青島市計劃啟動棚戶區改造3.5萬套(戶)。截至10月底,共啟動棚改34238套(戶),占年計劃的97.1%。
李滄區唐山路社區的房屋建成于上世紀50年代,居民要求征收的愿望十分迫切。5月22日,李滄區對該社區19號樓進行征收。目前,92戶居民已有83戶居民簽訂了補償協議,簽約率達90%。
“樓體周圍干凈整潔,看得出來征收工作做得好,百姓也很配合。”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副教授賈小平已經是第二次參加市政協視察棚改項目了。從兩次視察中,他深深感受到青島棚改任重而道遠。
“城市環境和功能規劃得越早越有利于發展。棚改問題處理好了,青島才能真正成為國際化大都市。”賈小平建議多方面調度資源,解決資金等瓶頸問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請民間社工組織的專業人才走進社區幫忙協調,將政策宣講得更加透徹。
王靜從改善城市環境角度出發建議,結合青島風貌進行統籌規劃,在棚改的同時預留城市通風廊道,為百姓提供更優的居住環境。
“為民辦實事永遠在路上,不會畫句號。”楊軍提出,要進一步鞏固成果,構建長效機制;及早謀劃好明年市辦實事項目,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他要求全市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圍繞城鄉建設和改善民生等積極提出對策建議,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棚改之后還要打通‘斷頭路’,百姓期望值也很高。”陪同視察的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陳勇歡迎委員們就棚改工作以及棚改后建筑的管理利用、居民回遷等民生問題繼續提出意見建議,切實做好民生工程。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辦實事 青島市 市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