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國寶回流瓷器古玉叫座 現當代藝術面臨市場考驗

2018年12月04日 15:15 | 作者:許望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原標題:蘇軾國寶級畫作4.636億回歸現當代藝術面臨市場考驗

2018香港秋拍跌宕起伏,趙無極畫作剛剛過億成交,朱德群就以3件作品流拍讓人對市場產生懷疑。蘇軾《木石圖》卡準估價落槌仿佛在暗示藏家真的沒錢了,接著藍寶石項鏈就用破紀錄的價格證明頂級拍品的競爭力。也正是這樣的大起大落,預示著市場已進入調整期,局中人都要做好準備。

2018年的拍賣市場將近尾聲,佳士得、富藝斯、邦瀚斯三家國際拍賣行領銜11月底舉行的香港秋拍,古代書畫、現當代藝術、珠寶腕表等多個拍賣專場在將近一周的時間內輪番登場。

這季拍賣中,最吸引眼球的消息莫過于蘇軾《木石圖》手卷在流失日本81年后,被中國藏家以4.636億港幣買下,終于回歸祖國。但在蘇軾的光環之外,藝術品拍賣總體降溫,尤其是現當代藝術,拍賣成績未達預期。

頂級珠寶和腕表則在頗具挑戰的市場環境下表現良好,1.165億港幣破紀錄成交的“THE PEACOCK NECKLACE”喀什米爾藍寶石項鏈顯示了頂級拍品依然備受市場追捧。

國寶回流 瓷器、古玉叫座

蘇軾《木石圖》這半年來一直是拍賣市場的熱點話題。這幅頗具傳奇意味的畫作,據傳于1937年由北京書畫商白堅夫賣給日本藏家阿部房次郎,此后一直流落日本不見蹤跡。今年6月即傳出消息稱佳士得在日本藏家手中征集到了這件作品。8月佳士得官方宣布將于11月底上拍《木石圖》,并給出了4億港幣的估價。

一直到拍賣前一刻,所有人都對這幅畫作的最終成交價充滿期待,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國際資深專家游世勛在拍賣前接受記者采訪時給出了10億港幣的預測。畢竟蘇軾的傳世畫作太稀少,盡管業內說法不一,但綜合各方報道,在種種真假疑云之外,總共加起來也不超過5件,分別是臺北故宮《雨竹》,上海博物館《蘇軾枯木竹石、文同墨竹合卷》,中國美術館《瀟湘竹石圖》,著錄于《石渠寶笈》、目前由私人收藏的《偃松圖》,以及本次上拍的《木石圖》。

盡管大家對《木石圖》寄予厚望,但11月26日晚間的“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專場上,針對這件作品的競拍實在算不上熱烈,拍賣官以3.8億港幣起拍后,經過短暫幾輪叫價,最終落槌價定格在4.1億港幣,加傭金4.636億港幣成交。這個數字不算令人驚喜,但仍成為佳士得在亞洲的最高價拍品。

成交價之外,最令人關心的是這件國寶究竟被誰拍走了?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魏蔚透露,流失日本81年的蘇軾傳奇之作已經重回中國人懷抱,而且是被機構收藏者買走,相信不久會回到大眾的視野中。魏蔚表示,《木石圖》流失多年以后,能夠回到中國,平平安安、清清白白去到下一個藏家,佳士得已經功德圓滿。

同場拍賣中,古代書畫與瓷器都表現亮眼:八大山人《蘭亭詩畫冊》以逾低估價四倍的2410萬港幣成交,金農《梅林覓句圖》1690萬港幣成交;北宋汝窯天青釉茶盞5635萬港幣成交,南宋龍泉粉青釉紙槌瓶4285萬港幣成交,元/明初鈞窯天藍花盆3370萬港幣成交。魏蔚認為,這幾件拍品能拍出好價格,一是因為品質好,二是因為估價合適,“當你東西是靠譜的,定價又是合適的,藏家的競投就會非常踴躍,今天整個瓷器板塊表現平穩。”

另一值得關注的中國藝術品拍賣門類是古玉,繼“奉文堂”、“松竹堂”等古玉主場拍賣后,本季邦瀚斯又推出“德尊玉樸-天珍堂藏中國古玉”專場,一件西漢白玉雕熊以670萬港幣成交,為全場最高價拍品。佳士得則第二次推出“養德堂珍藏中國古玉器”專場,其中19件拍品以逾百萬港幣價格成交,最高價拍品為790萬港幣的戰國至西漢早期玉鏤空龍紋環。

大師遇冷東南亞與新秀升溫

如果說中國古代藝術的拍賣成績是平穩過渡、偶有亮點,那么現當代藝術則起伏較大、對比明顯。

11月24日,四件趙無極大作拉開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拍序幕,其結果已仿佛預示整場拍賣的不確定性,其中《30.09.65》未達6500萬港幣的低估價而流拍,《22.07.64》則在多輪競價后,以1.16億港幣成交。

當晚的55件拍品最終成交率僅73%,最出人意料的是3件朱德群作品的流拍。朱德群與趙無極同屬“法蘭西三劍客”,當晚一共上拍了4件朱德群作品,只有《地平線上的光和影》以1330萬港幣成交,而被寄予厚望的《N。313》,《無題》和《No.78》最終都因未達底價而流拍,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主席張丁元將《N。313》和《無題》形容為“我心目中認為最好、最稀有”的作品,是朱德群“巴黎時期奠定事業的大作”。同場還有王懷慶《化石》、周春芽《擁抱情人》等千萬港幣估價的作品流拍。

拍賣結束后,魏蔚將朱德群作品流拍原因歸納為“估價高于市場預期”。張丁元表示,“對作品估價過于樂觀,市場判斷失誤,是一個必須汲取的教訓,也是可以反省學習的經驗。”

在大師遇冷之時,同場競拍的東南亞藝術卻相當火熱,全場14件東南亞藝術作品有12件成交。在印尼成名的華裔藝術家李曼峰,其作品《鴿子》估價僅280萬至380萬港幣,最終以1630萬港幣成交。但需要注意到的一點是,單從數字來說,東南亞藝術作品總體成交價不高。“東南亞市場在估價上一直相對保守,從市場表現來看,藏家對于價錢有吸引力的作品,還是在很強烈地追逐。”張丁元說。

此外,新興藝術家也是亮點,同場的青年藝術家郝量作品《獵人與地獄變》以接近低估價6倍的1066萬港幣成交。張丁元表示:“郝量算是新一代中國藝術家,他是從傳統的風格轉變到當代性的風格。在技巧上來講,他用了一些西方的表現性,但他也保留了一種傳統的精神。所以我們能看到亞洲市場是期待中國畫家能在傳統的美學角度上再往上走一步的。”

金字塔尖的吸引力

除藝術品外,每一季的珠寶腕表拍賣也吸引大量關注。佳士得1.165億港幣成交的喀什米爾藍寶石及鉆石項鏈無疑是本季焦點。

佳士得香港助理副總裁暨珠寶及翡翠首飾部資深專家蔣肇豐表示,“珠寶投資價值遵循金字塔理論,最頂尖、最稀有,可能10%都不到的珠寶,才會有明顯的投資能力;位于中部的三四成珠寶沒有明顯的投資能力,但能保值;底部超五成的珠寶其實就是消費品、實用品,不能用這個類別的珠寶、首飾來作為投資的工具。”

這條價值1.165億港幣的藍寶石項鏈,從寶石本身品質來說,已經屬于塔尖。但也有另一類塔尖代表,即有歷史背景加持的珠寶,比如11月12日蘇富比(微博)拍賣行在日內瓦以3642.7萬瑞士法郎成交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皇后舊藏珍珠”。

蔣肇豐透露,多年經驗之下,拍賣行已經了解了客戶喜好,拍品類別較為連貫統一,通常為鉆石、彩鉆、紅藍綠三大類彩色寶石以及翡翠這幾類。而對珠寶進行估價時,其他因素會被排除在外,主要以寶石本身成色為依據。“一般我們看珠寶,第一眼先看的肯定是本身的品質,品質當然可以再細分顏色、凈度、火光、晶體大小、切割設計等等。品牌、背后的故事、之前的擁有者等等這些因素對寶石的加分,會讓有些藏家愿意多付錢來收藏,但這些加分的因素在估價里邊是沒有反映出來的。”

腕表方面,佳士得“精致名表”專場總成交額1.02億港幣,富藝斯“名表薈萃:7”總成交額1.1億港幣,邦瀚斯則首次在香港舉辦鐘表拍賣專場,總成交額3416.2萬港幣。在富藝斯拍場上,一枚勞力士“John Player Special”型號6241的18K黃金腕表以610萬港幣拍出,成為本季秋拍成交價最高的腕表。


編輯:楊嵐

關鍵詞:港幣 成交 拍賣 國寶回流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在线观看 | 在线永久免费AV网站免费观看 |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一本大道道久久九九AV综合 |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