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好企業不舍得動差企業不敢動 “不上不下”民企遭抽貸有點“冤”
黨和國家近期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舉措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在這些措施中,暢通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無疑是最受關注的重中之重。半月談記者近期在部分民營企業采訪發現,在融資的問題上,民企存在切膚之痛。尤其在近年降杠桿的大背景下,銀行抽貸“好企業不舍得動,差企業不敢動”,致使一些本可健康發展的“中間地帶”民企頻遭誤傷。
“中間地帶”健康民企頻遭抽貸
談產銷形勢笑容可掬,但只要提到資金,臉色立馬凝重起來——這是山東一家大型民營集團公司董事長近期受訪時表情變化的常態。
他告訴半月談記者,集團近年一直發展良好,只是由于集團為當地另一家企業的多筆貸款提供了擔保,被擔保企業2016年出現債務問題,致使集團盡管自身經營并無問題,仍被多家金融機構抽貸。
與去年同期相比,該集團融資規模減小約90億元。“我現在是咬牙硬撐。”他說,如今企業資金高度緊張。“只要出現一天的逾期,所有合作銀行都能找上門。”
貸款、貸款,還是貸款。被問到企業發展最大制約是什么時,不少受訪民企負責人的回答異口同聲。在紡織、電解鋁、化工等產能相對過剩的基礎性產業中,企業“喊渴”的現象尤其明顯。即使一些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市場占比較高、技術處于領先水平,仍會被貸款卡住脖子。
尤其在近年降杠桿的大背景下,一些金融機構停貸不分時候,抽貸不問緣由,部分發展健康的民企負責人表示很受傷。
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半月談記者在公司印染車間看到,現場一臺臺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不需太多工作人員,也沒有傳統印染車間難聞的味道和如同蒸籠的環境。
公司董事長陳隊范介紹,這項技術可使印染成本降低約30%,并且可節水70%、節電45%。然而,只因身在產能問題敏感的紡織行業,資金壓力如影隨形。陳隊范說,近年來企業被銀行陸續抽貸三四億元,已對這一技術突破的后續轉化形成嚴重制約。
一名金融機構信貸部門負責人總結降杠桿在基層的實際情況時說,最難的是明知道一些企業應該壓減貸款,但沒辦法操作:好企業不舍得動,因為那是各家銀行爭搶的優質客戶,得罪不起;差企業不敢動,它們真敢“死給你看”,抽貸不成形成壞賬銀行更難受。銀行真正能抽貸的往往是“不上不下”的民營企業,因為“抽得動”還不必擔心其“猝死”。他坦言:“這些企業其實挺冤的,本來‘給點陽光就能燦爛’,但抽貸之后可能就‘烏云壓頂’了。”
一場跑不動的“跨欄”
部分民企負責人感慨,盡管中央花大力氣引導資金流向實體企業,但實際上,即便民營企業經營形勢良好、債務水平可控、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比較高,想融資仍如同“跨欄”,要翻越金融機構設置的重重關卡。
第一道關卡:地域“特別關照”。近年來,山東日照、濱州等多地都有企業破產導致銀行資產受損的案例,催生“一家出事,同鄉連坐”的現象。以鄒平市為例,有銀行分支機構負責人透露,2014年當地企業長星集團破產以來,這一區域內其他企業融資整體被收緊。尤其是新增擔保貸款,很難通過審批。
“現在銀行總喜歡說區域金融風險,我們這里的企業要融資,銀行基本上就不研究了。”鄒平一家企業負責人對此感到非常困惑,“冤有頭債有主,為什么要不分好壞搞連坐呢?”
第二道關卡:行業“特別關心”。一位民企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公司推出的新產品屬于裝備制造業范疇,節能、環保效果突出。但由于公司主業屬于“兩高”行業,銀行按照“兩高”行業標準嚴格限貸、抽貸,“只要和受限行業沾點邊,就要受影響”。
除“兩高”行業外,身處產能過剩行業的中小企業融資也格外困難。多家金融機構負責人向半月談記者證實,此類行業金融機構通常只支持龍頭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
第三道關卡:風險“特別關注”。部分金融機構為規避風險,對企業的“風吹草動”極為敏感,往往不打招呼就限貸,甚至多家“一哄而上”抽貸,往往將一些企業的“小毛病”激化為“大問題”。
山東中部一位民企負責人回憶,公司接手一家破產企業的事宜“八字還沒一撇”,就被銀行抽貸18億元。另一家食品企業負責人則更感冤枉:他肺部發現結節需要做手術,竟然也成為抽貸的“導火索”,企業10多億元貸款被多家銀行緊急抽走約4億。在當地銀監部門的緊急協調下,抽貸問題才暫時緩解。
破解融資難,實招在哪里
山東省一份官方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增加約3937億元,同比少增2059億元;國有企業新增貸款占全部新增貸款的98%,民營企業新增貸款僅占2%。
近期,黨中央重申民營經濟貢獻和地位,相關部門提出實施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計劃、有效治理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問題等措施,帶動民營企業整體融資恢復。這些措施受到了民營企業負責人的一致歡迎。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后在制定政策過程中,人民銀行將注重實地調研,充分聽取民營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意見;對需穩妥實施的政策,采取先試點再推廣的方式;對利于長遠的規范措施,設置合理的過渡期,避免“一刀切”,便于企業適應調整。
一些民企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當前最期盼的,就是中央精神能夠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實,尤其希望盡快糾正部分金融機構在降杠桿過程中“板子打偏”“好經念歪”的行為。
“一放貸就面臨終身追責的風險,那只有不放貸才是最安全的。”有民企負責人認為,當前一些銀行在貸款審批上過度強調責任,又缺乏貸前盡職調查等科學的防風險措施,沒有“一企一策”的精確判斷,單純以地域和行業為標準“無差別打擊”。監管部門應當引導金融機構建立科學的風險評價體系,糾正部分不合理規定。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建議,應進一步健全完善金融機構債權人委員會機制,促進債權銀行協商決策,對短期出現問題的企業能否增加支持、是否收回貸款等形成共同判斷,以減少個別銀行非理性抽貸、停貸行為引發市場震動,進而,形成債權人委員會支持企業渡過難關、企業股東積極保護金融債權安全、地方財稅支持金融防范化解風險有機聯動的格局。(半月談記者 陳灝 袁軍寶 席敏)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企業 銀行 民企 抽貸 貸款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