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福建泉港碳九泄漏事件:官方信息發布應更加權威

2018年11月23日 08:04 | 來源:法制日報
分享到: 

石油化工行業應加倍重視環境保護

泉港碳九泄漏事件引發深刻反思專家認為

點擊進入下一頁

□ 本報記者  杜 曉

□ 本報實習生 徐靜華

11月19日,福建省泉州市政府新聞辦發布了關于東港石化碳九泄漏事件處置進展情況最新通報。通報指出,事發海域及附著在礁石、岸灘的殘留油污已完成清理,20個下沉漁排已修復18個,其余兩個已加固浮起,正在抓緊修復。使用過的吸油氈、污損的養殖設施等已交由有資質的專業公司安全處置。

自碳九泄漏事件發生以來,各方密切關注。對于這次事件暴露出來的問題,記者采訪了業內有關專家。

事故造成的損失應依法賠償

據了解,此前,警方已經以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刑事拘留3名東港石化公司人員、4名“天桐1號”油輪人員。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曹明德認為,這一事件本身并不復雜,根據相關部門給出的通報,事件從頭到尾事實比較清楚。此前媒體報道中提到,“經泉港區環保局初步調查,2018年11月4日凌晨1時許,福建省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進行油品裝卸作業,其油船連接至碼頭的軟管法蘭墊片老化、破損,導致部分油品泄漏,油氣逸散至空氣,致使相關區域空氣存在異味”。就此來看,此次事件屬于一起重大責任事故。因為人為的嚴重疏忽導致碳九泄漏,并且造成嚴重后果,因此,相關責任人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被警方拘留。

11月14日發布的通報稱,吸附在漁排上的污油清理工作已經基本完成。當地政府已安排應急周轉資金550萬元,按一個網格1000元標準進行初步賠償,進一步的理賠方案正加緊協商制定中。

據了解,事發后,有媒體記者來到事發海域,事隔幾天之后仍能聞到比較濃的異味……有漁民養的鮑魚死亡,一些漁民損失嚴重。另據11月8日當地政府通報,醫院接診52名疑似接觸碳九泄漏身體不適的患者。

對于這些健康受損的居民和經濟受損失的漁民,賠償問題也隨之而來。

曹明德認為,既然有關部門認定此事件為重大責任事故,一定是造成了重大損失,產生了嚴重后果。居民存在身體不適、去醫院就醫等問題,都是事故造成的后果,產生的治療、看護等費用應該得到賠償。

官方信息發布應更加權威

泉港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曾發布通告稱,11月11日以來事故周邊區域水質多項指標均屬于第一類海水水質范圍(符合養殖水質要求),水產品可以正常上市。在11月6日事故發生后的第三天,泉港區廣播電視臺發布通告稱,泉港區各空氣自動監測子站各項空氣指標持續正常。

由于通告距離事件發生的時間較短,有網友對此提出質疑。

曹明德認為,當地相關部門在較短時間內宣布空氣、水質達標,網友有疑問是可以理解的。對于水源、水產品污染是不是完全消除的問題,要根據檢測報告來確定,不能完全憑人們的認知下定論,一定要靠數據、技術作出結論,而這需要技術專家、專業機構的參與。在這個過程中,參與監測的機構需要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和可信度,地方政府要在其中發揮引導作用,還要有公眾、第三方參與,不能單純由企業組織檢測機構宣布結論。

“充分吸收公眾參與,提高信息發布透明度,是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必須注意的問題。此類污染事件一旦發生往往會引起當地居民的恐慌,如何消除恐慌,是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務。要促進環境信息公開,最好是由沒有利益相關的專家、機構、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發布信息,確保消除公共安全隱患、有害物質對人體沒有影響,才更能讓當地居民信服。”曹明德說。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王敬波認為,地方政府在給出此類信息時,不能僅僅簡單地給出結論,還要給出鑒定過程的相關信息,如監測機構的資質、鑒定報告的細節等,這些都涉及技術標準。水質指標合格的結果由泉州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得出,大部分情況下這類檢測中心與政府沒有直接關系,屬于第三方檢測機構。水質監測一般需要在當地設置多個監測點,需要必要的技術性設施,這不是所有機構都能實現的。如果要增強信息的可信度,地方政府還應披露更細致、詳細的信息,增強結果的可驗證性。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馬燕認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在危及重大公共利益,特別是涉及海域問題的事故中,當地政府是唯一有發言權的角色。因此,地方政府有義務、有職責公布事件進展、檢測報告等信息。這些監測數據應該是建立在技術標準的基礎上。必須要注意的是,因為海洋污染的監測比較復雜,是一個動態過程,地方政府公布的監測數據可能存在波動情況,短時間內可能很難有機構能對這些情況下一個決定性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多方參與檢測,而污染物的治理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進程,因此地方政府要及時發布相關信息,才能保障公眾知情權。公眾也應從科學、客觀的角度看待這些信息,明確海洋污染治理的復雜性。

協調各方利益改善廠居混雜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2017年,中央環保督查組進駐福建,在反饋意見時就曾指出,泉港石化園區廠居混雜問題突出,“園區內聯合石油化工公司、湄洲灣氯堿工業公司等大型企業周邊均有居民點”。

另據媒體報道,此次發生事故的地點,距離肖厝村的碼頭僅有數百米。這種廠居混雜的情況也引起了業內專家的思考。

曹明德認為,當地的廠區已經有不少年了,化工區和居民區混雜可能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比較復雜。從規劃方面來講,工廠和居民區交織在一起的現象是不合理的,化工區應該遠離居民區、文教區和辦公區,應將化工區建設在風向下方,以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地方政府應在保證當地居民利益不受損的情況下,有序推進居民搬遷問題的解決。

馬燕認為,這個問題不僅在海域出現,在我國一些城市,作坊、工廠與居民區犬牙交錯的情況也存在。這是因為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因為地理空間局限性和規劃考慮不周等問題,包括發展中存在的某些短視行為,可能會把化工廠和海域附近的漁業生產區、居民區安排在一起。這種情況的存在有一定歷史原因,在短期內徹底解決也不現實,只能在發展過程中進行有計劃的改良和調整。

“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淘汰落后產能,加強國土空間的立體整治,通過合理規劃、產能調整,可以把歷史遺留的一些問題逐漸解決。但是,涉及海域污染的問題都是比較復雜的,不管是以前現在,還是國內國外,都是比較棘手的問題。尤其在我國,海域所有權屬于國家,但使用權可以出讓給各個民事主體。在各種權利交錯的情況下,當地各方都想要獲得最大利益,就會在環境保護、海域生產、使用安全等方面發生矛盾,地方政府要考慮各方利益的協調,才能不斷改善這種情況。”馬燕說。

運用法治手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一些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安全生產事故陸續發生,其背后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曹明德認為,泉港碳九泄漏事件屬于“人禍”,涉事工廠存在主觀上的重大過失,在安全生產、環境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才會導致這一后果。如果盡到了高度的注意義務,這一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這也給那些為了經濟利益而違規生產、環保投入不足的企業敲響了警鐘。

“沒有人希望通過造成重大人身財產損失的事故來推進安全生產、環境環保以及法治建設。令人遺憾的是,我們過去有時就是這樣的,直到發生重大事件、造成重大損失才會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重視,進而推進相關領域的改進、改革。要通過改進日常管理,把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納入日常,將其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讓其成為一種習慣,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曹明德說。

馬燕認為,企業應當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和措施來落實責任,預防突發環境事件。石油、化工等行業應尤為重視,一定要避免出現這類事故,因為此類行業一旦發生污染事故,后續處理的難度較大。從地方政府方面來看,在落實安全生產、應對突發事件的法律措施之外,更應該注重在預防階段加強排查。

“我國經過了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年代久遠的工廠、設施、工藝流程較多,應該把預防措施做扎實。化工廠在意識到自己的設備、工藝老化的情況下,一定要謹慎生產,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措施履行預防責任。特別是,對于之前已經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驗收過的項目,企業要進行后續評估及時消除隱患,地方政府也需要加強監督檢查。只有通過明確各方責任,嚴格管理,做到預防為主,才能盡可能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馬燕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出來。

“從長遠來看,這涉及一系列深層次問題,需要人們的生態安全意識、環境保護意識和法治意識有根本性轉變。只有通過不斷強化環境保護教育、法治教育,使得從直接責任人到企業負責人,從地方政府分管部門到地方領導,社會各方面都充分具備上述意識,這樣的問題才會大大減少。不僅是化工廠,很多領域都應該這樣。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靠重大事件來推動生產安全和環境保護的成本太高,只有實現全面依法治國和生態文明建設齊頭并進,才能從源頭改變。”曹明德說。

馬燕認為,從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來講,要強調構成環境的各生態要素的整體保護,落實公眾參與。從社會發展角度來講,要考慮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結合,既要保護環境,也要保障生產。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在環保政策和法律中已經明確,要實行“保護優先”的原則,即經濟發展要與環境保護相協調,這是由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特點所決定的。

“保護優先不是不發展,化工廠生產是必要的,漁民水產養殖也是必須的,這都是生存發展的需要。企業要遵守法律,避免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對于在管轄范圍內有潛在危險的化工企業,地方政府應當加強監管,確保企業履行環境保護的預防措施。社會也應當積極監督企業,促使其積極落實預防性措施,避免這類問題的出現。對于普通民眾而言,也應積極關注附近企業的生產性質、安全管理等情況,提升預防意識,一旦發生污染物泄漏的事故最起碼能盡快預判是何種原因造成的,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特別是當下,公共空間的環境安全問題在城市發展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公眾也應通過社區等途徑,增強緊急環境事故的預防和救助能力。”馬燕說。

馬燕認為,包括地方政府、企業、公眾在內的社會方方面面都需要在環保方面進一步有所作為。環境保護法明確提出,要建立多元共治、公眾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環境問題是復雜的社會問題,其解決也有賴于利益相關的各方積極參與。要將社會各種因素擰成一股繩,共同參與環境保護。

制圖/高岳

編輯:曾珂

關鍵詞:福建泉港碳九泄漏事件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色免费看片 |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爽aⅤ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另类在线 | 亚洲一级一级一区二区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看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美女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