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評論:既要“儀式感”也要“講規矩”
新華社南京11月21日電 題:既要“儀式感”也要“講規矩”
新華社記者王恒志
面對運動員和廣大網友“比賽沖刺時不宜遞國旗”的呼聲,馬拉松賽事運營方稱“遞國旗”是對中國選手的一種禮遇,“披著國旗沖線”這一“慣例”不會改變。
說是“禮遇”可以理解,運動員在比賽結束后披著國旗答謝全場早已司空見慣,這既是運動員的榮譽,也是國家的榮耀。但“披著國旗沖線”成為“慣例”卻大大不妥,就算不說賽事專業性的問題,從安全角度來講也隱患重重,“儀式感”的創新當然可以有,但“不講規矩”的“儀式感”,恐怕帶來的更多是“荒謬感”。
很多專家和網友都提到了“專業性”問題,根據國際田聯的規則,終點前只允許兩名工作人員手持橫幅帶等待冠軍,其他無關人員一概不能踏上跑道。像這樣志愿者公然站在跑道上遞國旗,甚至在遞送未果的情況下奮力追趕的場面,在正規賽事中絕無可能出現。
當然,有的馬拉松賽事可以將自己定義為不那么專業的群眾賽事,但是一定要考慮對選手的干擾和安全隱患。眾所周知,馬拉松選手在沖刺時往往已經到達極限,任何干擾都可能會影響運動員的節奏和發揮,甚至可能會出現不必要的安全問題。倘若真的發生了安全問題,主辦方恐怕很難用“無心之過”來應對。
體育比賽向來重視“儀式感”,在很多專家看來,目前國內無論是辦賽還是觀賽其實都缺少“儀式感”。平心而論,主辦方希望借助披國旗這個元素增加儀式感的初衷沒有問題,但無視運動項目規則的“創新”萬萬要不得,如果能將更多的“儀式感”在賽前賽后一一做足,相信效果也不會比“披著國旗沖線”差多少。
編輯:秦云
關鍵詞:儀式感 講規矩 馬拉松 遞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