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偉大的變革”展覽 微縮四合院藏著40年京味兒故事
“偉大的變革”展覽日接待觀眾4萬人次
四合院藏著40年京味兒故事
胡同深處,一座四合院,朱門半掩,里面藏著北京人40年的記憶,飽含著北京人對這座城市變遷的追憶和美好暢想。
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中,細節逼真的微縮四合院模型展示了北京居住環境的變遷。 本報記者 鄧偉攝
這是一件微縮模型,位于“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展廳內。每一天,4萬余名觀眾能從這件展品里品讀改革開放北京的40年記憶。
房頂上的鴿子籠,院門口的小竹車,勾起人們的回憶。
小到一根蔥、一個碗,都力求真實再現四合院居民真實的生活狀態。
除了四合院建筑外觀,微縮模型還呈現了房屋室內的家具布局和起居細節。
“呈現在您眼前的模型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老北京大雜院內人民生活的場景。”女講解員戴著擴音器,用標準的普通話講述著,“您可以從四個角度觀察大雜院內外的生活,比如這幽靜而狹長的胡同,正面的金柱大門和倒座房,垂花門里擁擠的院落,四合院正房內兩戶人家的家具布局。”
“媽媽,這屋頂上的是什么?”彭帥今年剛上幼兒園,土生土長的小北京人在模型前發問。
“這個是鴿子籠,這排房子叫倒座房,最早是用來會客或者當門房用,就跟現在小區門口保安崗亭似的。”孩子的母親今年三十多歲,從小生長在北京的胡同里。
確實,就如鴿子籠一樣,改革開放40年,很多城市中常見的東西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生動、更現代的內容。
改革開放初期,北京的四合院多數已經變成了大雜院。因居住人口激增,原先一家一戶的院子被分割,變成雜院。模型里,隨意搭起的石棉瓦,從圍墻上伸出的煙囪與接油煙的小桶構成了很有生活氣息的畫面。
院外,一派初冬景色。賣蜂窩煤的師傅踏著板車串胡同,騎到這家門口便被剛遛鳥回來的大爺叫住。大爺和坐在門口的大媽估摸著蜂窩煤的數量,準備把煤存放在門口自己搭建的小煤棚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煤棚子是家家戶戶的標配。南鑼鼓巷地區有一幅老照片,沿著院墻的墻根兒,一溜兒煤棚子。而如今,棚子早就拆了,路面也平整了,電線都入地了,店鋪接踵,人頭攢動,是最具京韻的景點之一。
黝黑的蜂窩煤退出了絕大多數北京人的生活。2015年,城市核心區實現無煤化,老城區里再沒人燒煤取暖,僅剩的9家煤鋪在當年年內關張。“煤改電”后,北京的胡同干凈了,北京的天更藍了。
除了蜂窩煤,模型里還有一件典型的北京記憶——囤成小山的大白菜。“這是老北京冬天的當家菜,醋熘白菜、白菜粉絲、白菜燉凍豆腐……天天都是白菜。”市民王先生站在模型前回憶,“40年轉眼就過,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最大變化體現在餐桌上,與最初有錢了上頓下頓雞鴨魚肉不同,現在一日三餐講究健康飲食。”
無論是40年前,還是現在,一抹綠色是四合院里不可或缺的裝飾。“北京人喜歡玩,尤其喜歡親近自然。我小時候跟院子里養芍藥,隔壁大爺弄的葡萄架子一到秋天就結滿了果實,對門兒院兒里有棗樹,還有柿子樹,經常還沒熟透,就被淘氣的孩子給摘了。”市民劉先生小時候住在什剎海附近,一座模型勾起了他美好的記憶,“現在雖然搬進了樓房,但樓門口經過治理,也有了幾座小花園,雖然不大,但種了挺多植物,每次吃完飯我都要去遛個彎兒。”
柴米油鹽半輩子,百姓故事里記錄著偉大時代的進步;青瓦灰墻里,北京人用實際行動踐行改革開放。
在展廳里,有一個電子屏幕,主題是“我愛我的家鄉”。市民李先生祖籍山東,來北京打拼已經二十多年,他給山東和北京各點了贊。“改革開放以來,很多和我一樣的外鄉人融入了北京,這座城里的人很大氣也很包容,尤其是初來乍到時給了我很多溫暖。所以,我愿意用我的努力工作,去回饋這座城市。”他掏出手機,將北京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表、北京市生產總值表都拍下來,他說,“回去后,我要給孩子講改革開放,這幾組數據最有說服力。”
展品揭秘
微縮四合院是怎么“建”成的
這件微縮四合院模型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宋東葵、譚澤恩兩位老師帶領13名學生歷時3個月時間,綜合了改革開放初期的很多歷史資料及優秀影視作品中的典型場景創作完成的。
其中,冬儲大白菜每一片菜葉都是拿宣紙染色而成,以輕質粘土做白菜芯,把一片片白菜葉按真實生長形態貼上去,再經過些微塑造做舊,一棵微縮白菜才算制作完成。最后創作者選擇了一個走街串巷賣白菜的場景,把白菜堆在一起,加上秤,還原了當時入冬之際,老北京人囤大白菜的一幕。
四合院的瓦是一片一片按照尺寸精心裁剪、上色、做舊,像蓋房子一樣逐片覆蓋上去,每一片瓦都帶有自己的溫度。院子里,柿子樹上的枝杈是一根一根粘上去的,上面的柿子是通過輕質粘土揉搓而成,再染上橘色。
還有院門口的小竹車,很多“70后”“80后”小時候都體驗過。等孩子們長大了,竹車繼續物盡其用,可以推著竹車買菜、拉煤、運貨,干很多事情。
編輯:楊嵐
關鍵詞:四合院 北京 微縮 改革開放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