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好好學習的古人 天天向上的山水
《仿古山水圖冊》 王鑒(左上)
《仿巨然山水圖》 董其昌(右)
《青綠山水冊頁》 王時敏(左下)
人類早已跨入21世紀,作為一名中國傳統山水畫家,要不要在學畫之初,從臨古師古開始呢?在“新水墨”觀念盛行的今天,成為了一個必須澄清的大問題。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學術論辯中,北京畫院美術館推出的新展“我向毫端尋往跡——明清山水畫的古意今情”,無疑擺明了態度——向古而學,乃可大成。態度明確了,接下來是擺事實,講道理,向大多數人說明這個“師古”理念是中國畫風塵仆仆、一路跋涉的必然結果。
展覽以“古意與今情”為主題,匯集了來自故宮博物院、蘇州博物館和廣州藝術博物院等機構收藏的34位書畫家逾50件明清諸派的摹古山水精品,旨在重新梳理明清山水畫摹古、師古、化古的演變脈絡,借此探究明清山水畫沿革與演化的內在原由。在四層展廳中,以清初“四王”之首王時敏為開篇,顯然是為了強調山水畫中“摹古”的價值與意義,突顯傳統繪畫中臨習古人的重要性。在諳熟傳統之后,畫家通過主觀性理解,結合各自的生命體驗及藝術感悟,再圖推陳出新。本展旨在為當代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啟迪,同時也為觀眾提供了一次集中欣賞中國古代書畫摹古精品的機會。
筆墨之演進
在眾多作品中,董其昌的摹古山水可視為體現整個展覽宗旨的關鍵樞紐。中國山水畫肇始于晉唐,經五代、北宋,蔚為壯觀。當蒙古人取代漢族人統治華夏后,山水畫也在南宋風雨飄搖的堅守中蝶變為元代畫家的筆墨實踐,經明代中期成為正統,至晚期,“筆墨”終于成為文人畫的核心追求。以董其昌為首領的“松江派”承擔起了這一歷史重任。展廳在醒目位置專門介紹了這一畫派的來歷,可見其重要性。
明代唐志契在《繪畫微言》中有過一番論述:“蘇州畫論理,松江畫論墨。理之所在,如高下大小適宜,向背安放不失,此法家準繩也。筆之所在,如風神秀逸,韻致清婉。此士大夫氣味也。” 他認為,以沈周、文徵明為代表的蘇州“吳門派”繪畫注重造境,而“松江派”側重用筆,講究筆中的風神韻致。“吳門畫派”將趙孟頫及“元四家”作為重點學習對象,從繪畫風格、技法到藝術理念,全面囊括在學習單中。“吳門派”之首沈周,集前賢之大成,形神俱佳。后繼者文徵明雖學畫于沈周,師承卻上溯至五代的董源和巨然,繼而參照南宋劉、李、馬、夏等人筆法與構圖,結合趙孟頫之畫學思想,立足于本地區特有景物,創作出大量以寫生為基礎的園林莊園圖冊,呈現出極強的文人生活趣味。
至“松江派”出現,明代山水畫畫風發生了一個微妙而重大的變化,開始脫離意境而轉向筆墨趣味。作為首領的董其昌,大力倡導筆墨,并非個人心血來潮,實則當時思潮的具體反映。文人畫在明代中期進入了一個演進的高潮期。筆墨為先導的思想,究其根本,來自于先秦文化中老莊之“大象無形”“得意忘形”等觀念。從宋、元文人畫對“不求形似”的提倡,伴隨著文人對書法藝術的推崇及長期實踐,至明代中期,書畫結合,成為自然而然的選擇。明萬歷年間,社會逐漸陷入動蕩,畫壇也開始醞釀巨大的變革。以造境為手段的中國山水畫意境傳統,逐漸向表現筆墨境界的方向轉化。
筆墨為何重要
董其昌便是這一轉變的核心驅動力。他強調筆墨之法,須“能分能合”“虛實互用”。以書法入畫,輔以畫家個人修養、氣質、個性、學問、經驗等多種要素,最后全憑“筆墨”這個載體呈現出來。用筆運墨,錯綜變化,出奇無窮,成為董其昌畢生的書畫追求。詩情畫意雖為性情之表達,但脫不開濃厚的文學意味。展覽中來自蘇州博物館的陸治《唐人詩意山水冊》便是最好的例證。畫家以每開一聯唐代古詩的命題形式,分秋夏春冬,將古人詩意轉化為形象,用筆蒼健,色彩明潤。又如蘇州博物館藏文徵明《三絕圖卷》,以實景“石湖”為題材。畫中粗筆水墨主要取法于沈周,兼師“元四家”。細讀卷上題詩,結合畫面,我們可隨畫家之筆,暢游于楞伽山麓、石湖之畔。
董其昌正是要扭轉這種文學性的抒情意境表現方式。他刻意強調畫中筆墨的運用,將筆墨本身視為表達之成敗關鍵,遂成為“松江派”的追求。在董其昌看來,山水是山水,繪畫是繪畫,繪畫是心靈的創造,要“因心造境”。他反復重申,繪畫不是現實的替代品,而是主觀精神創造物。應當自覺區分繪畫與現實之區別,讓筆墨擔當起心靈傳達者的角色,方能達到“以蹊徑之怪奇論,則畫不如山水;以筆墨之精妙論,則山水決不如畫。”古人以筆墨建構天地,別有一種靈奇,率意揮灑,皆煉金成液,棄滓存精,曲盡蹈虛揖影之妙。董其昌將藝術與現實的關系進行了高度自覺的劃分。如果說書法是一種玄妙的抽象藝術表現,那么繪畫無疑是將其具體化的最佳載體。筆墨與書法的結合不再以造型為目的,而是純粹之精神在宣紙上留下的痕跡。
作為董其昌的再傳弟子、清代“四王”之王原祁,在《麓臺是畫稿》中反復闡明的畫理也是聚焦于筆墨之道。如他所說:“古人用筆,意在筆先,然妙處在藏鋒不露。元之四家,化渾厚為瀟灑,變剛勁為柔和,正藏鋒之意也。” 王原祁的爺爺王時敏是董其昌的嫡傳弟子,秉承董其昌之志,終身摹古。因此,如果不以“筆墨”為出發點,將無法理解清代以“四王”為代表的“復古”傾向之思想根源。展廳中“四王”摹古冊頁及立軸安排在顯要位置,反映了清初畫壇主流畫家群體的集合訴求。然而,細細品畫,不難發現,即便是摹古臨古,“四王”也是“取古人之丘壑,而運自己之筆墨”。今日再看“四王”之“仿古”山水,雖口稱仿董源仿黃公望,其實展現的是全是自家之面目。
摹古終是為了脫古
中國繪畫,自南朝齊梁間謝赫提出六法,將“氣韻生動”列為首位,到唐代張彥遠探討“書畫同體”,北宋蘇軾主張“不求形似”,再到元代趙孟頫“書畫同源”的命題與“元四家”的各自實踐,終于匯聚融合,在董其昌的“南北宗論”中得到了個性鮮明地闡發。筆墨與氣韻接軌,經歷了一千余年漫長的探索與實踐,最終水到渠成。明清的畫家通過臨仿體味先賢“古意”,用筆墨語言實現了情感至純粹精神的轉化。而觀看這些“摹古”作品的我們,穿越歷史,與古人對話,借以標定今日之山水畫坐標。
知道多一點
吳門畫派
明代中期,自成化、弘治而后,隨著院體、浙派的極盛而衰,以古稱吳門的蘇州為中心,形成了該畫派。因群內畫家多屬吳郡,故名“吳門畫派”。吳門畫家大多屬于詩、書、畫三絕的文人名士,致力于寧靜典雅、蘊藉風流的藝術風格,強調意境與意趣,開啟了“閑、靜、幽、雅、文”的文人畫新潮。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被稱為“吳門四家”。
松江畫派
為明末山水畫流派之一。分為三個支派:以趙左為首,稱“蘇松派”;以沈士充為首,稱“云間派”;以顧正誼為代表的稱“華亭派”。由于這些畫家大都生活在上海地區,當時被稱為松江府,故名“松江畫派”。領袖人物董其昌深諳古法,用筆洗練秀潤,代表了“松江派”典型風格,與“吳門畫派”精工細作形成對照。董其昌還梳理了中國山水畫的發展脈絡,推出“南北宗”論,在中國繪畫史上形成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編輯:楊嵐
關鍵詞:筆墨 山水 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