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今冬首輪重污染天氣從何而來

2018年11月15日 08:48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今冬首輪重污染天氣從何而來

11月14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發布消息稱,經多位專家研判,重污染疊加不利氣象條件,是目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正在經歷的重污染過程的成因。

11月12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始陷入大氣重污染過程。監測數據顯示,污染區域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11月14日10時,北京、石家莊、保定等1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污染水平。

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及時組織專家會商,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王自發研究員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張小曳研究員對本次污染過程進行了分析。

賀克斌認為,此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賀克斌表示,盡管2017年以來,京津冀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均顯著下降,但由于該區域依然聚集了大量的電力、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等高耗能產業,煤炭等能源消耗量巨大,柴油貨車、非道路機械使用頻度高,所以京津冀仍是全國污染物排放強度最大的區域。

進入11月中旬后,天氣轉冷,晝夜溫差變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部分城市開始采暖,城市供暖鍋爐和農村地區散煤采暖爐具逐步啟用,各地燃煤污染物排放量開始增加。據估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進入采暖季后,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近50%,一次PM2.5排放量增加約30%,尤其作為PM2.5主要組分的有機碳排放量增加近1倍。因此,多種污染物高強度的疊加排放是推高本次污染過程中各地PM2.5濃度的重要原因。

王自發認為,大霧等極端不利氣象條件是此次重污染天氣的誘因。

他說,華北區域進入秋冬季后,雖然污染過程多發,但本次過程與以往相比仍呈現較大差異。

11月11日~12日是局地靜穩污染積累階段,受弱高壓系統控制,地面以靜風和弱偏南風為主,污染呈現以局地污染累積為主的形勢,為本次污染過程的起始。

11月12日夜間至15日凌晨是偏南風輸送及污染匯聚階段,受高壓系統后部影響,太行山及燕山山前區域以偏南風為主,區域污染呈現出向山前平原區域輸送和匯聚的形勢,同時兼受逆溫和高濕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預計將達到本次污染過程峰值,是本次污染過程的核心時段。

11月12日下午至13日,我國華北地區存在整層靜穩的高壓中心,在其東移過程中,山東和河南本地積累污染物在東南風作用下向西匯聚,于太行山山前平原形成輻合,因此污染帶較以往更寬,城市PM2.5濃度峰值更高。

11月15日白天至16日,西北向冷空氣開始系統性地自北向南影響京津冀中南部區域,預計15日上午北京市污染狀況逐步緩解,下午顯著改善。

王自發說,本次污染過程,華北區域高濕度是其顯著特征,特別是夜間隨溫度逐漸降低,大氣近地面相對濕度迅速升高,普遍達到90%左右,甚至出現濕度飽和狀態,多個城市有大霧過程出現。這一區域性高濕的特點非常有利于大氣中氣態污染物向顆粒態轉化,PM2.5組分中硝酸鹽等二次反應生成的成分迅速升高,諸多不利氣象條件綜合作用,是本次污染過程的重要成因。

在張小曳看來,污染和不利氣象條件的雙向反饋加劇了PM2.5污染。

張小曳解釋說,在我國現有污染物排放量大、加之北方進入采暖季的內因條件下,11月11日出現了影響我國華北地區的高壓脊型環流形勢,伴隨近地面形成了以區域氣團穩定、水汽向顆粒物上凝結率高為特征的停滯-靜穩的不利氣象條件,開始了一次PM2.5濃度升高的大氣污染過程。11月13日清晨,隨著PM2.5濃度持續累積,觸發了不利氣象條件與累積的PM2.5污染之間相互促進的“雙向反饋機制”,PM2.5污染因在更小的空間混合,所以濃度進一步上升。預計11月15日上午隨著冷空氣到達,北京的PM2.5污染將明顯下降,午后河北中南部空氣質量明顯轉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持續性重污染過程的氣象條件與2016年12月16日~21日大范圍重污染天氣過程類似。2016年的污染過程,最嚴重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55個城市(近80%)達到重度污染,34個城市(近50%)達到嚴重污染,而在此次污染過程中,截至目前,達到重度污染的城市僅13個,尚未出現嚴重污染城市。

本報北京11月14日電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敏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曾珂

關鍵詞:今冬首輪重污染天氣從何而來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原创中文在线激情 | 亚洲中文字幕第30页 | 日本一道欧美AⅤ视频 |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 亚洲色大成网站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Ⅴ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