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一戰結束百年:戰爭殤思未消 國際社會吁以史為鑒
中新網11月11日電(張艾京) 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周年紀念日。百年前的今天,德國政府代表與協約國代表在法國貢比涅簽署停戰協議,一戰由此畫上句號。
這場規模空前的戰爭,給人類帶來深重災難,也深刻影響了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歷史發展。一戰結束百年之際,回顧歷史,紀念“停戰”,不僅是為了悼念千千萬萬在戰爭中逝去的生命,更是為了讓當世和后世銘記:戰爭殘酷,和平無價。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史
19世紀末20年代初,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斗爭,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復雜。
一戰之前,歐洲主要國家結成了兩個潛在的敵對聯盟,德國和奧匈帝國為一方,法國、英國和俄國為另一方。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遭刺殺,引發一連串反應,并最終點燃了兩個聯盟間的全面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開戰后,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等)和協約國(法、英、俄等)雙方在歐洲戰場上交戰。但很快,戰火就超出了歐洲的范圍,將整個世界卷入戰爭漩渦。
一戰歷時4年多,最終以同盟國一方戰敗告終。戰爭期間,戰火遍及歐、亞、非3個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卷入戰亂,6500萬人參戰,傷亡人數超過3000萬人,造成經濟損失約1700億美元。
改變世界歷史軌跡
一戰給人類帶來深重的災難,也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戰爭過后,帝國主義各國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德國戰敗,割地賠款;奧匈帝國徹底瓦解;英法雖取得了勝利,但在戰爭中元氣大傷,受到削弱;美國在戰爭中牟取暴利,一躍成為經濟強國。
另一方面,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
不過,這個用來瓜分世界的新體系并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根本矛盾,隨著法西斯主義在德意日的興起而被打破。一戰結束僅20年,就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多國紀念停戰百年
1918年到2018年,一戰結束已經百年。一個世紀的歷史,給今年的“停戰日”賦予了更多紀念意義。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11月11日臨近,多個國家都舉行了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在比利時邁澤,當地的植物園用成千上萬個紅瓶蓋制作了“罌粟花”,并用它們擺出和平鴿的造型。在英國倫敦,著名的倫敦塔周邊點燃數千只火把,紀念陣亡將士。
在法國,法國總統馬克龍9日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訪問法國北部市鎮阿爾貝特,悼念一戰索姆河戰役陣亡官兵。10日,馬克龍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到訪巴黎以北的貢比涅森林,參觀百年前簽署停戰協議的火車車廂。
法國官方持續一周的紀念活動將在11日當天達到高潮。美、俄、德、英等約70個國家領導人將齊聚巴黎,參加一戰結束一百周年紀念活動以及和平論壇。
反思戰爭 和平無價
一戰已成歷史,但對一戰的討論卻沒有終結。一戰結束百年之際,法國駐日大使與德國駐日大使也共同發表文章,在反思戰爭歷史的同時,回顧法德兩國的戰后和解歷程。
文章稱,第一次世界大戰波及世界大部分地區,多個大陸燃起戰火。對失去親人的歐洲人而言,這場戰爭是可怕的悲劇。長期的戰爭吞噬了歐洲的人口和經濟實力。然而,一戰的結束并未造就永久的和平。20年后,一場剝奪更多生命、更為悲慘的戰爭再次爆發。
“法國和德國明白戰爭的苦難和代價,為了不重犯過去的錯誤,兩國致力于發展緊密、友好關系。”法德大使在文章中稱。
牢記歷史慘痛教訓,是為了人類享有和平美好的未來。當今世界,仍有無數人在承受戰火煎熬。國際社會應深刻汲取歷史教訓,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國際爭端,加強和完善全球治理,維護世界持久和平。
一戰結束百年,人們將代表哀悼一戰陣亡軍人的罌粟花戴在胸前,緬懷那些在戰爭中逝去的生命。而這朵穿越百年的“小紅花”也在不斷提醒人們:戰爭殘酷,和平無價!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一戰 一百周年 以史為鑒 第一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