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傳承服飾中的東方美學

2018年11月08日 15:47 | 作者:陳藝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前不久,中國傳媒大學首部沉浸式創意時尚秀“52赫茲的鯨”華麗上演。其中,以中國宋瓷冰裂紋意象為靈感的“界”和以中國傳統瑞鶴紋樣為靈感的“鶴夢千秋”兩個主題服裝,為觀眾帶來了獨具東方美學意蘊的視覺體驗。作為指導老師,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張玲說:“讓學生們通過服裝設計實踐去感悟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從而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是我指導學生從事服裝創作的基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精神動力

在這場時尚秀中,張玲指導的兩個主題服裝作品流露出簡約、清新、平易、典雅的藝術氣息,營造出現代中國女性溫婉含蓄、知性優雅的時尚品位。很難想象,“鶴夢千秋”主題中模特所穿時尚感十足的白色喇叭褲的設計靈感,竟來自中國宋代女性的日常服裝。

“在設計作品時,張老師啟發我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沃土中采擷靈感,建議我以國內研發不足的針織女裝為切入點,將傳統紋樣與現代針織技術相結合,實現古典人文精神的視覺轉化。”“鶴夢千秋”的創作者顧安娜興奮地說:“在張老師幫助下,通過反復實驗與探索,最終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界”和“鶴夢千秋”兩個設計還得到了“2017年度北京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實培計劃’畢業設計(創業類)項目”資助,并通過與針織企業合作,實現了創業轉化,為中國針織產業的文化創新提供了新的探索。

怎樣才能創作出有內涵、有靈魂的作品?怎樣更好地捕捉靈感、確定款式、甄選材料、完善工藝?張玲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本土設計的精神動力。“一方面,我希望學生能在中西文化的雙向比較中,探尋現代語境下傳統文化的新的表達方式,將傳統文化的精神轉譯為現代服裝造型語言;另一方面,我更希望傳遞出正確的服飾審美觀念,為社會提供健康、積極、體現東方美學范式的服飾作品。”她說。

增強學生對本土文化的關注

在夏季小學期實踐環節,張玲曾帶學生到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調研,考察那些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傳統服飾。學生們通過對少數民族聚居村落建筑遺存、傳統服飾樣態以及民間手工技藝的實地調研,感受到飛檐峭壁的苗寨古建、蒼勁悠揚的苗家歌舞、丹寨苗族的蠟染技藝、古法造紙和充滿鄉土氣息的苗繡工藝。

“通過親自制作蠟染,我感受到了這項工藝的精妙,也體會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回憶起在丹寨蠟染的經歷,2014級戲美人物造型班的楊藝仍然很激動:“這是我們先人留下的瑰寶,這樣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一代代人去繼承發揚。”

采風歸來,經過吸收沉淀與創意轉化后,張玲和學生們一起舉辦了“黔行——貴州采風成果匯報展”。大家以服裝語言為載體,探索少數民族民間文化在當代的價值表達,在造型、圖案、材質等方面做出了許多新的嘗試。

“當代設計師應當從自身文化母體中找到‘有意味’的表達方式,這種文化母體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張玲說:“從感性認識入手,逐步增強學生們對本土文化的關注,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

張玲在教學中,往往不急于把設計理論灌輸給學生,而是常常帶他們去觀摩。2016級研究生侯雅晨說:“我寫論文時遇到一些難題,張老師就帶我參觀了北京‘無用’空間設計師馬可的‘土地’展,在慢慢解讀那些充滿震撼力的服裝設計語言過程中,我找到了思路。”

致力傳承服飾中的東方美學

張玲在教學之余,還致力于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16年,“無用”品牌設計師馬可發起全球范圍內“尋衣問道——找尋最有故事的手作衣裳”公益活動,張玲發現的“小紅衫”入圍10強。張玲說:“這個活動的核心思想是踐行‘以衣載道’,一件件飽含溫度的衣裳串聯起的,是綿延不斷的家國情懷、赤子深情。”

2017年,一場名為“不忘來時路”的中國百年鞋履展成為張玲的教學實踐場,她帶領3名研究生參與研討互動,通過鞋履探尋其背后承載的人文精神內涵,讓學生在思辨中感悟中華服飾文化的深厚底蘊。

2018年,李少紅導演的《大宋宮詞》進入籌拍階段,劇組邀請張玲作為服裝造型顧問,在衣服的形制、尺寸、工藝等方面都力求還原歷史。張玲說:“我非常愿意做這件事,因為這可以改善目前國內古裝劇戲說歷史、不講究細節的流弊。”

“以衣載道,立德樹人,傳承服飾中的東方美學,我會一直為之努力。”張玲表示。


編輯:楊嵐

關鍵詞:傳承服飾中的東方美學 服飾 學生 東方 美學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电影05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青青操久久 | 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1 | 一本一本久久α久久精品 | 一级A一片在线播放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