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貴州省政協系統“百千萬行動”安順實踐看產業扶貧
“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是為“安順”,因著黃果樹瀑布,貴州省安順市名甲天下。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安順所屬的6個縣區均為貧困縣。
但安順人卻始終懷有一種精神,從1978年“包產到組超產獎勵”的“頂云經驗”,到近年來“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的“塘約經驗”,彰顯的便是敢闖敢試的開拓精神。
資料圖
今天,這種精神在安順政協人身上再次得到詮釋。
2018年是貴州脫貧攻堅關鍵年,貴州省政協發起“百千萬行動”,號召百名政協主席掛幫百個貧困鄉鎮、千家委員企業幫扶千個貧困村、萬名委員結對萬戶貧困家庭,引導全省各級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擔當作為、作出貢獻。
“‘百千萬行動’使我們抓脫貧攻堅工作有了載體,思想、方向,行動更加明確。”安順市政協主席楊華昌有著認識深刻,而工作實施方案的迅速出臺,一時間,集聚起扶貧的政協力量。
產業扶貧是根本,“目前,安順全市292家委員企業中,已落實133家幫扶133個貧困村。”這個數字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采訪過程中,記者也切實感受到了企業委員的“融入”——把企業的發展藍圖融入扶貧事業。
“把產業布局到貧困地區去。”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安順市政協副主席、興偉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偉不久前獲得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多年來的幫扶實踐讓他有了這一理念。他的企業在普定縣龍場鄉的秀水村創造的“秀水五股”精準扶貧模式,使這個村從2014年的空殼村變為如今集體年收入3700萬元的富裕村,全村523戶1321個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2016年,他聯合相關企業在普定縣打造大興東旅游綜合體項目,預計可解決3萬貧困人口就業。
“大手拉小手,小手拉貧困戶”是王偉總結出的模式和思路,即大企業或龍頭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銷售、產業發展等優勢,拉動地方惠家、涉農的小企業,小企業拉動貧困戶,三者形成利益聯結機制。
在紫云縣板當鎮硐口村,記者在山間一處觀景臺眺望萬畝藍莓種植基地,甚是壯闊,這也是委員企業的幫扶項目。貴州省政協委員、百靈制藥公司總經理牛民介紹,他們采取“公司+園區+貧困農戶”的模式,由公司統一流轉土地建園,前五年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承包給貧困農戶管理,從第六年開始,公司與貧困戶采取收益股份制分成的模式劃分收益。“這樣既實現了公司有效益,群眾又能致富。”
牛民指了指藍莓樹下的一棵小苗,“這是套種的中藥——白及,三年后白及見效益,這個基地的年畝產峰值可達10多萬元,可帶動該村71戶貧困戶脫貧致富。”百靈制藥每年消耗干品中藥材約3萬噸,換算成鮮品約16萬噸,按畝產規模計算需要種植近60萬畝藥材。他們在貴州安順等多個貧困地區大力實施中藥材種植基地的建設布局,取得了較好的扶貧帶動效果。
“我們在中藥材種植產業基礎上,深化布局中藥飲片產業、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農業+旅游融合新業態,提高產品溢價能力和品牌附加值,幫助貧困農戶增收。”牛民說,“我們最終是希望構建良性、穩定的產業結構,探索和優化新型脫貧致富模式。”
“我們種植黃柏在貴州是最大規模的,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也非常好。”安順市政協委員任庭周拿著一塊黃柏對記者說。九年前,任庭周承包了萬畝荒山,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打造中藥材種植基地——藥王谷。2011年,他組織108名農戶社員成立了鈺霖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原本屬于他個人的藥王谷變成了社員的集體資產。
任庭周自此把扶貧當作自己的事業,他就是要“做給農戶看,帶著農戶干、幫助農戶賺”。如今整個藥王谷的種植面積已達13000多畝,藥王谷資產也達到了1.2億元。為了響應“百千萬行動”號召,他加快了與周邊農村專業合作社合作的步伐,目前已有10多個鄉鎮600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中藥材10萬余畝,帶領1813戶貧困農戶4700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在鎮寧縣良田鎮新屯村興慧養殖合作社,記者第一次見到了高架雞籠,雞籠高高架起,下面是雞糞池,每一批雞養殖周期完成后清理一次。原來這是貴州柳江畜禽公司專門為扶貧項目研發的雞籠。在這個合作社養了14000只雞,因為設計合理,只需要3個人打理。安順市政協委員、貴州柳江公司總經理朱國安介紹,利用柳江公司的專業養殖技術和品牌渠道,可直接帶動新屯村22戶貧困戶脫貧,受益農戶達到57戶,每個入股村民保底收益分紅3000元以上。
既是扶貧也是探索企業發展之路,朱國安認為,現代農業必然要走“現代龍頭企業+小農戶”之路,他建議高起點做好鄉村產業振興規劃,考慮規模經濟、先進生產方式、小農戶借力出海,龍頭帶動正向增收等。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平壩區政協委員楊璽把“賣菜”這件事做得風生水起,他采取“配送中心+合作社+核心基地”的模式,實現科學化種植、規模化生產,帶動農戶及貧困戶致富脫貧;市政協委員李惠憑借著專利產品——生物質顆粒燃料,每年可以消化掉約10萬噸農作物秸稈,直接為農戶增收……
貴州全省政協系統脫貧攻堅“百千萬行動”凝聚起一股強大合力。每位受訪的企業委員都認為,自己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投身脫貧攻堅義不容辭,他們參與扶貧的方式也越來越趨于成熟,通過扶貧拓展規模、延長產業鏈、調整企業產業結構;受幫扶的貧困戶在產業扶貧過程中慢慢兌變成產業工人;當地政府集中并優化了資源配置。
產業扶貧不再是壓力,嶄新的多贏局面正在呈現。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扶貧 產業 農戶 安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