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金瑤梅:牢牢把握改革與改向的界限
作者:上海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金瑤梅
40年來的改革開放始終圍繞兩個關鍵問題:社會主義能否運用市場?社會主義如何運用市場?前一個關涉社會主義如何通過自我革新去除偏見、煥發活力,后一個關涉社會主義如何不忘本源、堅守初心,牢牢把握好改革與改向之間的界限。
回顧歷史,我國的社會主義建立在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大峽谷”的基礎之上,從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落后的社會生產力與隨之而來物質產品的欠缺構成先天“短板”。彌補這一“短板”的關鍵在于不走傳統社會主義的“老路”、大膽摸索“新路”,實現市場與社會主義的有機結合。這一結合不是走所謂的“第三條道路”,而是在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框架內探索市場機制的有效運用,旨在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上的高效性,促進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由此,市場化改革再怎樣推進,都始終堅持著社會主義的方向。
第一,中國共產黨是掌舵人。
在我國,市場之所以能與社會主義順利結合,改革開放事業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從戰爭年代的“革命黨”到和平時期的“執政黨”,再到“長期執政的執政黨”,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場景如何轉換,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歷史發展最前沿,用敏銳的洞察力準確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
改革開放之初,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思想上為人們答疑解惑,摘除了對市場抱有偏見的“有色眼鏡”,引領全社會形成對改革開放的集體認同感,并在實踐層面帶領人們走上改革開放探索之路。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凝心聚力、統一共識,使全社會形成高度的自覺與充分的自信。在此基礎上,鼓足干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起沖刺。
第二,以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消解市場機制的固有弊端。
實踐證明,僅僅注重經濟活動的計劃性而排斥市場運作的力量,會使經濟發展缺乏靈活性和持續驅動力。從優化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看,市場機制無疑是最有成效的。但市場機制并非完美無缺,其固有的弊端是發展的無序性與盲目性。尤其是在資本的推動下,往往利字當頭,容易忽視社會的公平、正義等價值目標。近年來,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生的一系列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現象,充分印證了市場機制的固有弊端。如果一味主張“市場萬能論”,將導致市場失靈甚至失控。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對市場機制的運用需要置于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框架下。這不僅關系舉什么樣的旗幟、走什么樣的道路等一系列重大問題,而且關系社會的長治久安。我們要思考如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使市場機制能夠“揚長避短”、發揮最大功效。
舉例來說,與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我們有一個強而有力、一心為民謀福祉的政府。它統籌的資源多,容易集中力量辦實事、辦大事。下一步,關鍵在于把握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度”。為保持市場持續的張力與活力,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更好地發揮政府促進、規范市場發展的積極作用。
第三,在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探索實現形式的多樣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反思單一公有制的基礎上,實現了發展與經濟體制的雙重轉型。新時代,建立混合所有制成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大舉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全面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為邁入現代化強國行列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第四,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依據國情發展的需要對效率與公平這對關系進行不斷重構。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無論是資源配置以市場為基礎,還是市場化的程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都進入到發展與完善的新時期。如何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問題依然是構建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解決的重大時代課題。
黨的十八大后,針對現實中涌現出來的問題,如貧富差距的問題,我們進一步強調“效率與公平兼顧”。在講求效率的同時,正有意識地強化對社會公平的考量。這是堅持市場化改革社會主義方向的重要體現。只有不斷造福于民、讓所有人享受發展帶來的好處,才能真正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社會主義 市場 發展 改革 市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