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新干商代遺址:開啟南國記憶的鑰匙

2018年11月01日 16:34 | 作者:劉修兵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 

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伏鳥雙尾虎

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伏鳥雙尾虎

種上了保護性草坪的牛頭城遺址城墻

種上了保護性草坪的牛頭城遺址城墻

3000多年前的江南到底是“荒蠻腹地”還是“文明古國”?那里曾經發生過什么?有著怎樣的歷史記憶?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江西省新干縣的大洋洲商代大墓遺址和牛頭城遺址,采訪這兩處重要青銅遺址的保護與利用情況。

大洋洲商代大墓的發現,純屬一個意外。1989年9月20日,千余名村民正在新干縣大洋洲鎮程家村澇背沙丘取土,為維護贛江大堤而忙碌。忽然“當”的一聲,沙丘的中央被砸出了一個洞,大家圍上去扒開一看,一件古色斑駁的青銅圓腹鼎出現在眼前。很快,程家村沙丘發現“寶貝”的消息四散傳開,各級文化部門相繼趕到現場,并成立新干縣大洋洲考古發掘隊,進行搶救性發掘。之后,一件件寶貝便呈現在了世人面前。

但誰也沒有想到,此次發掘的成果和影響會如此巨大——出土了1300多件文物,包括青銅器475件,玉器754件,陶瓷器139件。其中青銅器數量之大、造型之奇、紋飾之美、鑄工之精,堪為江南商墓之冠,在全國也罕見。通高105厘米、重78.5公斤的大銅甗,為全國之最,有“甗王”之稱。其中出土的伏鳥雙尾虎格外引人注目。伏鳥雙尾虎,長53.5厘米、高25.5厘米、體寬13.0厘米、重6.2千克。立體圓鑄,腹空無底。身體和四肢分別裝飾著精美的鱗片紋、卷云紋和云雷紋,所有紋樣均為陰線刻。

“這次考古發現意義非凡。”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鄒衡看到大洋洲出土的文物后感嘆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王巍(微博)、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等專家考察過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文物后認為,新干大墓所反映的文化,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青銅文化,也表明在3000多年以前,贛江流域確曾有一支與中原商周文明并行發展的青銅文明。

大洋洲商代大墓的發現,徹底改寫了江南在商周時期還是“荒蠻腹地”的文明史,將江南的文明史提前了1700多年。

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發現,轟動海內外。然而大墓的主人究竟是誰,生活地到底在哪里,一直是歷史之謎。

隨著距離大洋洲商代大墓東南方向6公里的牛頭城遺址的發現和有序發掘調查的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專家傾向于認為大洋洲商墓的主人應該就生活在牛頭城。“所有發掘出來的文物都證實這里是商朝時期的一個都邑,這里有著完整的城市構建,并且有自己的軍隊政權和文字符號,其城墻夯筑的技術也比較先進,墻體也更加牢固。”新干縣博物館館長朱福春告訴記者。

經調查和發掘,牛頭城址為北窄南寬的梯形狀,總面積36.2萬平方米,由外城、內城及內濠三部分組成,外城墻總周長2782.2米,現存長2565米;內城總周長為1621米,現存長1424.1米,城墻采用夯筑技術。在天花會山發現了商時期長江以南最大的夯土臺基,面積達5000余平方米,還發現了制陶作坊及商代晚期的半倒焰窯,極具學術價值。

在遺址現場,記者看到,牛頭城遺址公園的建設工程正在進行中,城墻遺址全部種上了保護性草坪,好似一段綠色長城。“目前,我們爭取到牛頭城城墻保護(一期)中央補助資金899萬元,并已投入資金480萬元,完成了牛頭城城墻保護(一期)A、B段802米城墻的加固保護工作;以全人工的施工方式,實施了城墻植被清理、邊坡垮塌治理、殘損部位回填、植草護坡保護工作;建設了2米寬游步道700米。正在啟動C、D段城墻加固保護工程建設,已完成了規劃設計,正在協調征收土地事宜,并做好施工前期各項準備工作。”朱福春告訴記者。

記者采訪時,位于大洋洲商代大墓遺址旁的大洋洲商代青銅博物館目前正在進行改造提升。“目前新干縣將博物館作為其商代青銅文化產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17年開始投入1000多萬元對青銅博物館進行改造提升,聘請專家編寫‘陳列大綱’,通過招標選定了設計施工單位,并爭取上級陳列布展經費200萬元。”朱福春告訴記者,新設計的陳列布展面積1200余平方米,包括序廳和四個展廳共五個部分,展品及輔助展品150件(組),運用液晶顯示系統、雙通道投影系統、觸摸系統、模型雕塑系統等現代表現手法,讓歷史復活、讓時空穿越,滿足各種文化層次、不同年齡結構觀眾和游客的需求。


編輯:楊嵐

關鍵詞:商代 遺址 大洋洲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午夜两性色韩国在线视频 | 视频人妖一区二区 | 日韩亚洲一区二 | 亚洲天堂ab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