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ofo小黃車退押金周期再延長 網友喊話:趕緊還錢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用戶反映ofo退押金周期再延長,由原來1-10個工作日延長至1-15個工作日,ofo此舉引發了一些用戶的不滿。
有關共享單車押金退款難的新聞幾乎每隔幾個月就會上演一次。多事之秋的小黃車ofo,最近頻頻爆出在退押金上和用戶“斗智斗勇”,先遇“押金”變“年卡”再遭“退款難”。押金為什么成為了共享單車揮之不去的陰影?共享單車還能否順利度過這個冬天?
用戶:退還押金的時長遠大于官方聲稱的時長
經過記者的調查,目前小黃車的押金退還頁面的確已經顯示最長的退款時間為15個工作日。應用程序中內嵌的智能客服也在記者提問“押金或余額的退款多久到賬”時回復,押金退款后,于次日起15個工作日內,會按照支付渠道原路退還款項。
中國之聲在ofo小黃車微博官方賬號下發現,盡管小黃車顯示最長退款時間為15個工作日,但很多用戶還是并未收到押金退款,最長的甚至有一個月之久。朱女士就是其中的一員。
朱女士:“因為很久沒有騎小黃車了,因為現在單車比較多,品種也比較多,就想把它退出來,可是微信和支付寶都退不出來。不知道是后臺有什么問題還是怎么的,打客服電話也沒有什么回應。”
對于這次退押金周期再延長,更引起了網友們的不滿,不少網友紛紛喊話“趕緊還錢”。對于近來ofo小黃車單方面延長退押金周期的行為,法律界人士表示,已經違反了合同法。
截止發稿ofo小黃車對此事并沒有回應。
專家:用法制手段推動共享單車企業治理創新
退款難,似乎是共享單車行業近兩年繞不開的魔咒,幾乎所有大的小的共享單車企業都曾被押金退款難的陰云籠罩。ofo小黃車更是押金新聞中的主角。
其實,押金問題背后正隱藏著共享單車一年以來風云變化的大洗牌,從小鳴單車啟動破產清算至今,共享單車行業似乎就走起了下坡路。
關于共享單車應該走免押金的道路也已經是老生常談,針對押金屢次出現的問題,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向中國之聲表示,應該從社會治理的角度給不退還押金的企業烙下“不守信譽”的污點。
顧大松:“社會通過一種法制的治理的方式來推動。像有些城市它就有這種情況,用戶押金被侵占了,去打民事訴訟,押金要不回來了,就去申請法院對企業進行一個叫申請企業破產的東西。甚至還有就是說在少數情況,消費者權益組織發揮作用,它對這種押金監管,比如投訴比較多了,它集中了它就約談單車企業,然后媒體又報道形成社會的輿論,這是通過法制的方式來形成一個治理的創新。押金就成為企業的一個相當于信譽的污點,如果它侵占的話。”
專家:加強監管和調控 建立最優市場規模
深究押金背后的原因,其實不難看出,共享單車這個大池子,似乎只有背靠大樹才能好乘涼。就當哈羅單車搖身一變成為出行大平臺“哈啰出行”,摩拜被美團收歸麾下,似乎只有小黃車的未來顯得不那么明朗。2017年下半年開始,有關ofo小黃車資金鏈斷裂的消息就頻頻傳出,近期ofo小黃車法人代表不再由ofo創始人戴威擔任,而改為陳正江,更是引發了市場對于小黃車發展困境的猜測。
不過在顧大松看來,盡管共享單車每逢冬季會整體進入行業淡季,但共享單車行業作為綠色出行的代表仍舊有著獨特的發展意義,除了接入大的出行平臺謀求更大的發展以外,政府的介入與調控更必不可少。
顧大松:“目前看大家已經統一意識到,現在是無序的投放、超量的投放,其實這是不理性的一種做法,而且也給城市空間造成了很多擾亂,對公共秩序、公共資源浪費,公共秩序的侵犯已經比較重了。其實政府有必要動態地進行調控總量,甚至就是說在核心的地段要進行一個有圍的停放,有些地方也要設禁停區。從監管的邊界把它樹立起來,企業在這種監管的邊界下,然后來規范地運營,也許對企業來講也是一種拯救。也許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活水,它有可能是市場最優的規模,但是它是個動態的過程,樹立好的這種市場的邊界,企業它在這種監管的范圍內進行競爭,可能這是比較好的一個格局。”
退押金是共享單車平臺售后服務的重要環節,也是提升其社會公信力的關鍵所在。也許有人認為,不同于網約車,共享單車受天氣情況與季節變化等因素影響較大,而這些因素提高了車輛維修、保養及折舊成本,但這并不是企業推遲消費者押金退還的借口。互聯網企業最注重客戶的使用感受,對用戶提出的質疑要重視,讓用戶充分享有知情權,否則不僅會有法規的懲戒,更會換來消費者的用腳投票。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ofo小黃車 退押金周期 再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