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城市講堂”走進新機場——記北京市政協“城市講堂”第一課
23日下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施工現場,身穿制服頭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忙碌又有條不紊地工作著。
圖來自北京市政協
明年即將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機場已經初見規模——航站樓高架橋已進入精裝修階段,室內公共區域的面板已開始安裝,被設計為親友話別層的五層的浮島也進入收尾階段。站在跑道上遠眺,新機場航站樓宛若一朵花朵盛開在地平線上。
“去年我來過這里,那時候還是光禿禿的,看不到什么成形的建筑,今天再來,感覺變化很大,心內很震撼,覺得北京的發展真的很快,日新月異。”北京市政協委員、科技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知識產權辦公室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朱良感嘆道。
和朱良一起來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還有其他120多位北京市政協委員,他們是來參加北京市政協組織的“城市講堂”活動。
繼科技講堂、社會講堂、文化講堂、委員講堂之后,北京市政協的“城市講堂”正式開講,委員們的課堂不再是會議室里,北京這座大都市的每一個值得關注的角落,都將成為委員們的課堂。
“城市講堂”一開講就受到了委員們的積極響應。“我們只給了其他每個專委會三個名額,要不然今天來新機場參觀聽講的委員估計要超過300人。新機場的建設牽動著每位在這個城市生活的人的心,來一睹它的真面目,感受北京的發展也是很多政協委員的心愿。”北京市政協城建環保委員會專職副主任郝留亮表示。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樞紐機場”。本期按照2025年旅客吞吐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主要建設“三縱一橫”4條跑道、滿足4500萬旅客吞吐量的70萬平方米航站樓,規劃用地27平方公里,機場工程總投資799.8億元,同步建設航空公司基地、貨運、空管、供油、維修、航空配餐等各類保障設施。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服務國家戰略,瞄準世界一流,努力融入百年民航發展的智慧,全面展現我國民航自主創新的最新成果、最高水平,實現多項世界一流。”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北京新機場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姚亞波也是北京市政協委員,既是工程參與者又是“城市講堂”主講人的身份讓他情緒飽滿,新機場的多個亮點在他的介紹中娓娓道來。
——在綜合交通方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融合陸側交通資源,著力打造“五縱兩橫”的綜合交通主干網絡。在航站樓下方,多條軌道交通線路南北集中縱貫穿越,特別是高鐵通過航站樓下方時,設計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50公里,這種穿越形式和速度設計均為全球機場首次;軌道交通在航站樓地下二層設站,旅客通過大容量電梯或扶梯直接進入航站樓,實現了空陸側交通“無縫銜接”和“零距離換乘”。這使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綜合交通樞紐。
——航站樓設計方面,航站樓建筑方案根據飛機停靠、工藝流程等功能需要,確定了主航站樓采用中央放射的五指廊結構型,后續在航站樓建筑方案優化過程中,結合陸側綜合服務樓構成的北指廊,與主樓共同形成了一個形態穩定勻稱的整體構型。這種構型的特點是指廊短,空側延展面大,在擁有更多近機位的同時,做到旅客安檢后從航站樓中心到最遠登機口約600米,步行時間不到8分鐘,效率優于世界其他同等規模機場。
——航站樓將體現我國傳統經典建筑元素,以及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站樓建設理念。候機區兼顧室內外特點,位于五指廊端部的外部空間分別以絲園、茶園、瓷園、田園和中國園為主題,呼應絲綢之路內涵,為旅客帶來中國園林式的候機體驗。同時,輔以豐富的商業休閑資源、高效的行李系統和綜合配套設施,將為旅客提供更便捷、愉悅的乘機感受。
北京市政協委員、城建環保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建筑大學校長張愛林是新機場航站樓抗震測試方面工作的負責人,他帶領他的團隊按10:1的比例搭建了航站樓抗震結構的模型。“有的支架有50米長,在室內根本做不了,我們是在北京建筑大學大興校區的操場里面做的,很不容易。”為保證航站樓結構的抗震安全,張愛林團隊設置了1152個橡膠隔震支座和彈性滑板支座,構建了組合減隔震體系,有效提高了航站樓結構的抗震性能,降低了底部軌道震動隊上部結構的影響,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隔震建筑。
“‘城市講堂’以城市重大工程現場為課堂,打破專委會界限,就是要讓城市發展各相關領域委員都參與其中,圍繞生態環保、交通等城市重點工作深入知情明政,在學習中履職,在履職中學習,在相互交流學習中啟發新思考,凝聚共識,更好的為城市管理出謀劃策。”北京市政協主席吉林表示。
“很高興新機場能成為市政協‘城市講堂’的第一課。讓更多地委員認識北京、了解北京、熱愛北京,為北京的發展貢獻力量是北京市政協一直努力的方向,作為一名委員,我很受感動,也很樂于參與市政協組織的各項活動,希望‘城市講堂’越辦越好。”張愛林說。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航站 城市講堂 北京 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