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2040年前建成“月球城市”?航天專家:異想天開
2040年前建成“月球城市” 航天專家:異想天開
作為地球最近的鄰居,月球一直是人類載人航天活動的重要目標之一。不過,與過去由國家級航天機構提出探月計劃相比,近年來許多私營公司也紛紛涌入探月大潮,而且其計劃更為大膽超前。
據報道,一家名為ispace的日本公司最近宣稱,他們打算在2040年前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城市,并使其客流量達到每年萬人左右。
對于這項計劃,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作出了評價:“異想天開。”他說,“別說2040年,2100年也不可能實現?!?/p>
過不了技術關,夢想只是空想
載人登月不可能一蹴而就,ispace也確實制定了兩項前期任務。
例如,其計劃在2020年代中期發(fā)射一顆探月衛(wèi)星,以進入月球軌道為任務目標。他們期待這顆衛(wèi)星能拍攝一些月面照片,并驗證未來任務的導航系統。
該公司還設計了一臺月面巡視器,由兩臺漫游車組成。這兩臺“車”一大一小,通過線纜連接,以滿足供電和通信需求。他們希望巡視器能在月面軟著陸并生存一天以上,如果能完成更多探索,將被視為額外的收獲。上述兩項任務都需依靠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實施發(fā)射。
然而無論是繞月探測還是落月巡視,全世界已有不少國家和組織實施過。就ispace目前公布的內容來看,其計劃在復雜性、持續(xù)時間等方面,與此前已經實施過的一些探月任務相比實在是“小兒科”。對于載人登月,如果僅憑這樣的任務去打前站,無疑遠遠不夠。
ispace首席執(zhí)行官袴田健還透露,該公司正在研發(fā)從月球極地開采冰層并轉變成火箭燃料的技術。“在2030年前后,我們期待能夠研發(fā)推進器燃料并且將它提供給太空中的火箭?!彼蛎襟w表示,希望到時候已有數百人在月球或月球軌道中工作,建造一個工業(yè)基地。
楊宇光表示,比照美國最新提出的航天規(guī)劃就能看出,袴田健的愿望只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9月24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fā)布《國家太空探索活動報告》,其中在月球計劃中提出,從2019年“開始登月架構及任務分析,以支持美國航天員不晚于2029年登陸月球”。在相關計劃中,NASA將在月球軌道建立“深空門戶”空間站作為母艦,由宇航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打造一款巨型月球著陸器,在母艦與月球之間往返,每次搭載4名航天員在月面逗留2周。
楊宇光認為,美國此項計劃面臨的技術挑戰(zhàn)極大,但其憑借雄厚的技術基礎開展技術攻關,還有望在2030年左右實現目標。不過,如果說“洛馬”公司把4個人送上月球都大費周折,一家沒有多少技術積累和工程經驗的私營公司憑什么能送去幾百人?
月球建城,考慮過成本么?
除了技術門檻,開展載人登月活動還必須考慮另一個重要條件——錢。
畢竟,唯一實現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是美蘇爭霸背景下的產物?!爱敃r有一種說法:每發(fā)射一艘用于登月的土星五號重型火箭,相當于燒掉一艘航空母艦。”楊宇光說。為了政治目的不惜代價將人送上月球的時代早已終結,如今的探月活動,注重的是將科學探索和經濟利益相結合,以探測月球資源為主,為未來月球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打基礎。
自1972年阿波羅17號任務至今,全世界再也沒有開展載人登月活動。不是不想,實在是難過金錢關。1989年,美國總統老布什表示要重返月球、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并以此為出發(fā)點向火星進發(fā);2004年,小布什宣布“太空探索新構想”,再次提出重返月球并以此為跳板,為載人登陸火星以及其他深空探測活動做準備。但這些計劃均未能完成?!白钪匾脑蜻€是耗資太大?!焙教鞂<引嬛聘嬖V科技日報記者。
對于錢的問題,袴田健顯得很樂觀。他聲稱ispace已經籌集到9500萬美元,足以完成探月衛(wèi)星和月面巡視器項目。除了市場資金,日本政府于3月宣布,將在5年內向太空初創(chuàng)企業(yè)提供9.4億美元的資金扶持。這想必也給袴田健帶來了底氣。
但楊宇光認為這并不足以實現袴田健的夢想?!皠e說在月球兩極建基地開采,地球南極每年又有多少人能去科考?”他說,“相比之下,月球開發(fā)的運輸、維護成本高出何止萬倍?!?/p>
楊宇光說,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前往太空的運輸方式并沒有革命性的技術突破,仍然是借助運載火箭。目前以氫氧為燃料的火箭,性能已達到極致。即使像SpaceX研制的可重復使用火箭,乃至其提出的“大獵鷹”構想,實際成本也不像其設想的那樣美好,達不到大規(guī)模頻繁進出空間所需的低成本需求。
“如果說人類研發(fā)出強度比目前納米管高千萬倍的材料,以此造出‘太空電梯’,進入太空的成本有望縮減至目前的萬分之一。這時候才有可能在月球建設‘城市’。”楊宇光說。然而這一切還遙遙無期。
萬人登月?籌集資金的噱頭而已
退一萬步說,即便ispace能攻克技術、解決成本,他們還要面對一個現實問題:數百人在月球工作,每年萬人流量,你是要干嘛?
這不是開發(fā)月球的“正確打開方式”。
從月球在航天計劃中的定位來看,它絕非人類的“太空家園”,而更適合作為人類前往火星以及更遙遠深空的中轉站。龐之浩說,人類下一步登月活動勢必以駐月為目標,包括建造能源基地、科研基地等,讓航天員在月球上長期工作和生活。如果能提取、利用月球資源飛向火星,這樣才有意義。
此前的探測顯示,月球上存在水冰,科學界普遍認為其分布在月球兩極的永久陰影區(qū)。楊宇光說,如果能采集這些水資源,原位利用將其制備成火箭發(fā)動機所需的氫氧燃料,可以支持未來火星飛船從月球表面起飛,相比從地球出發(fā),載人探測火星的成本將大大降低。為此,許多航天專家強烈建議建設永久性月球基地,派航天員長期駐守。
但這樣的基地,實在是不用住幾百人。一是花費太大,二是無此需求。楊宇光說,月球水資源具體如何分布、哪些適合開采、如何開采,目前還沒有定論。因此早期的月球基地開展一些科考活動,像國際空間站那樣住4到6人已經足夠。如果發(fā)現大量可用水資源,需要擴大基地規(guī)模進行開采和燃料制備,那也不需要幾百人。
“2050年代人類能開始開采月球資源,那就很不錯了。”楊宇光說,ispace沒搞明白開采月球的概念,就想當然地提出這樣的“天方夜譚”,不過是用于籌集資金的噱頭而已。
本報記者 付毅飛
編輯:秦云
關鍵詞:2040年前 月球城市 載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