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千陽發現西漢組合式陶窯 出土陶器錢幣等多件文物
今年5—6月,寶雞市考古研究所對千陽縣東城幼兒園選址涉及省級保護單位前川遺址建設控制地帶進行了考古發掘,本次發掘對于進一步搞清前川遺址的外圍功能區的布局特征和文化內涵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寶雞市考古研究所發布了此次考古發掘成果。
記者了解到,此次考古發掘地點位于千河北岸二級臺地上,發掘面積200平方米,發現古代遺跡10處,其中陶窯6座、灰坑2個、灰溝1條、墓葬1座。陶窯均為半地穴式,由操作坑、窯門、窯室和煙囪等四部分組成。
出土物依據用途的不同可分為生活陶器、建筑材料、窯具和其他。生活陶器,均為泥質灰陶,器形主要有陶釜、陶盆、陶盞、儲錢罐等;建筑材料,主要有板瓦、筒瓦、瓦當及磚;窯具,為燒窯時所用器具,包括支墊、筒狀器、圓陶片;其它遺物,主要有錢幣、鐵刀等。
考古人員依據遺跡單位中出土的器物形制及紋飾結合地層關系判斷,可判定陶窯遺址的時代為西漢時期。
考古人員介紹說,陶窯遺址與前川遺址距離近,時代上有重疊,因此兩者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關系。前川遺址雖然尚未發掘,但依據調查資料和文獻資料一般認為其為隃麋縣故城所在地。因此,陶窯遺址極有可能是隃麋縣故城的制陶作坊區。另外,鑒于千陽在西漢時期特殊的地理位置,此陶窯的建造很有可能為“窯隨宮設”,與離宮別館存在一定關系;與絲綢之路、千陽古道等方面也存在一定聯系。
本次發掘對于進一步搞清前川遺址的外圍功能區的布局特征和文化內涵具有重要意義。發現的組合式陶窯是一種不多見的陶窯建造方式,具有省時省工產量大效率高的特點,是在不改變窯室形制的條件下進行的適當改造和創新,體現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才能。陶窯遺址的發現為研究當時陶窯形制特點、制陶技術發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為關中西部漢代陶窯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同時對漢代物質文化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楊嵐
關鍵詞:陶窯 遺址 西漢組合式陶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