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少數民族地區普及普通話還缺好老師
“好教師能教出好的孩子,如果都是像海霞委員這樣的教師,那我們的普通話普及就沒問題了。”10月12日,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楊靜華委員望著身為中央電視臺播音員的海霞委員,微笑著這樣說。
楊靜華委員 人民政協報記者 姜貴東攝
在少數民族地區教普通話的老師未必要達到播音員水平,但楊靜華的玩笑話,卻道出了民族地區普通話教學師資力量不足、水平堪憂的事實。會上,全哲洙常委列舉了幾個數據:“不少鄉村教師尤其語文老師的普通話水平還未達到國家要求。”
如果從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普通話的普及率看,解決師資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師資問題就顯得更加迫切。全哲洙說,普通話在全國的普及率為73%,但許多農村地區只有40%,東、中、西部發展也不平衡。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謝尚果常委說,廣西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4.72%,在少數民族地區當中算很高了,但由于人口基數大,還有將近400萬人口不會講普通話,不懂用普通話交流。
“如何進一步提高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國家通用語言的教育精準性?如何提高其教學保障水平?”發言時,楊靜華開門見山地向參加會議的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了這兩個問題。陳寶生回應稱,現在教育部準備頒布全日制民族中小學普通話課程標準,把標準先立起來,同時對教材進行了改進,并已開始全面使用。在提高保障水平上,將繼續支持雙語教師隊伍的建設,培訓現有的教師特別是幼師,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教師提供生活補助,在績效工資總量核定方面向貧困和邊遠地區學校傾斜,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