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昔日荒草甸,今朝萬畝田——秋收季探訪建三江見聞
新華社哈爾濱9月30日電題:昔日荒草甸,今朝萬畝田——秋收季探訪建三江見聞
新華社記者楊喆、楊思琪
秋收季,一千余萬畝“稻?!狈浩鸾瘘S色的“稻浪”,送來陣陣稻香。57歲的秦泗利已在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七星農場工作近40年,他開著一臺大型收割機,在農場“萬畝大地號”里收割水稻。他腳下的這片擁有半個多世紀開墾歷史的土地,迎來了又一個豐收季……
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位于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三江沖積平原腹地,20世紀五十年代,開發建設者為將這里建設成“塞外米糧倉”,建三江因此得名。
在建三江工作生活的40年間,秦泗利見證了這里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發展歷程?!斑^去這里到處都是荒草甸子,一個‘連隊’(現稱管理區)60來戶人家只有三臺小機械,收割都得干到元旦之后?!?秦泗利說。
半個多世紀以來,昔日茫茫荒原變成了擁有千萬畝耕地的“塞外魚米之鄉”;人們曾居住的地窨子、馬架子,如今變成了樓房林立的新型農墾城鎮;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方式變為以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為標志的現代化大農業。建三江累計為國家生產糧食1927億斤,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國家隊”。
今年秦泗利種植水稻520畝,再加上擔任農場收割機駕駛員,年收入可達20多萬元。這樣的收益,在過去不可想象。北大荒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主任李曉輝說,20世紀七十年代建三江地區種植水稻,平均畝產量只有400斤左右,如今,這一數字變為了1200斤。“實現這樣的跨越,科技的貢獻功不可沒。”
在園區里記者看到,實驗室內的一排排試管、一臺臺科研儀器擺放整齊,平均年齡只有32歲的科研工作者們正在忙碌地進行各項實驗。
園區科研人員張少波介紹,自己與同事專注于通過“超早育苗”等技術,創造更大經濟效益?!俺缬缈梢該尦龈喾e溫,以前在我們這兒不能種的一些優質高產品種,現在都可以種了?!睆埳俨ㄕf。
在七星農場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信息化平臺記者看到,200個監測點回傳的萬畝良田實時情況顯示在大屏幕上。據介紹,智能化設備已覆蓋了農場的122萬畝耕地,形成了一套農業大數據應用系統。
七星農場場長彭榮君說,農場的農業物聯網已應用在農業生產、管理、品牌建設等多個方面。目前農場建設了食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用手機掃描大米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消費者就可以看到種植、檢測、加工信息。依靠這些,農場生產的稻米比市場價格每斤高出2毛錢左右。
稻田廣袤,糧食豐碩,北大荒的建設者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共同在這里灑下汗水。其中有一群人,每年跨越多個省區,帶著收割機來到建三江進行秋收作業,他們也被稱為“稻客”。
劉華、李海霞夫婦來自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練集鎮。他們和表弟夫婦一起,一家開一輛大貨車,車上拉著收割機,結伴一路北上2000多公里,來到七星農場收割水稻。
記者見到這兩對“稻客”夫妻時,他們奔波疲憊,卻激動滿懷。劉華正在田間調試收割機,妻子則在收拾車上的生活用具,為下地收割做好開工準備。
“我們要等霜來,霜一打水稻里的水分蒸發些,不容易沾地,就好收了?!眲⑷A說,每天能收割水稻四五十畝,每畝價錢在50元左右,一個收割季能干上二十來天。除去一路上開銷,他和妻子能有兩三萬元的收入。
編輯:秦云
關鍵詞:收季 建三江見聞 萬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