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讓信用的地基堅固起來
古人云:“一言為重百金輕”。商鞅主持變法,“恐民之不信”,遂立木定諾、依諾行賞,“以明不欺”,于是民眾的信任逐漸建立起來。這個故事充分說明,誠信不會自動生長出來,只有建立講信重諾的良性循環,誠信才會成為助力社會有序運行的潤滑劑。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誠信是社會交往的名片,個人憑一言為定的信用立足社會;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動能,企業憑一諾千金的信用獲得發展;誠信是國際合作的基石,國家憑一言九鼎的信用互利共贏。誠信不僅僅是靠內心道德律令推動的美德,更是法治框架下國家治理、社會運行、市場健康的剛需。讓信用的貨幣流通起來,讓信用的要素管用起來,讓信用的地基堅固起來,就需要把誠實守信納入制度安排,融入國家治理現代化全過程,融入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全領域。
一段時間以來,頻發的假冒偽劣、商業欺詐、偷稅漏稅、欠債不還、電信詐騙等失信問題,使誠信建設一度陷入“破窗效應”的沼澤。如何筑牢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堤壩,讓信用這張“身份證”管用起來?近年來,從限制乘坐火車、飛機,到限制出境、限制購買不動產、限制高消費,嚴厲懲罰、聯合懲戒失信行為的制度籠子不斷加固,提升了破壞誠信的自我成本,讓那些見利忘義、敗德失信者付出了代價。一系列激濁揚清的有力舉措猶如徙木立信,在社會上樹起“守信者一路暢通,失信者寸步難行”的風向標。
古語有言:“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守誠信是最大的財富,講誠信是最大的聰明。倡導誠信、激勵誠信,關鍵在于提升誠信的社會價值,拓展信用的效用邊界。比如,“信易貸”“信易租”“信易行”“信易游”“信易批”等守信激勵項目不斷涌現,信用良好即可享受融資信貸、創業租賃、交通出行、旅游服務、行政審批等便利和優惠,大大提升了人們信守承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信守承諾、講信修睦的新風長吹不止,增進的就會是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營造出的就會是知信、用信、守信的社會氛圍。
揆諸古今中外不難發現,文明越開化,市場化程度越高,對誠信的需求就越高。伴隨著中國經濟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期,信用體系建設同樣迎來關口,信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越來越緊密,信用越來越成為系統化、全民性的價值資產。從這個角度出發,更容易理解為什么社會誠信建設被納入全面依法治國,信用管理和信用體系建設進入新一輪機構改革視野。循著這些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共建共促一個“信用社會”,共襄共享一個“誠信中國”,美好未來在向我們走來。
“生長在山間的松樹,千年長青;鐫刻在鼎上的誓言,萬年不改;銘記在心中的誠信,永不凋零!”中華民族素來明禮崇信、抱誠守真,過去千百年來文明薪火不滅、社會賡續發展即受益于此。面向未來,我們將構建誠信文化、誠信經濟、誠信生活,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信用 誠信 起來 地基 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