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孫長智:正確的價值導向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基石

2018年09月18日 14:43 | 作者:孫長智 | 來源:吉林日報
分享到: 

作者:吉林財經大學副校長、研究員 孫長智

改革開放40年來,高等教育經歷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在創新發展中取得了輝煌成就,高等教育規模、質量、結構和效益等方面均獲得了長足進步,建立了較為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質量不斷提高,高校的科學研究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和智力支撐。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1978年的1.55%提升至2017年的42.7%,完成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歷史進程,目前,全球高等教育在學人數1000萬以上的有3個國家,我國3699萬,排名世界第一,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國。諸多成就的取得與40年來我們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理念息息相關,更與指導改革實踐的理想和目標的指導性觀念密不可分。可以說,正確的價值導向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基石。

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成就得益于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這也是對高等教育的要求,其本質是回答了“培養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這一思想對于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影響深遠,形成了高等教育要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要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思想,確定了高等教育事業的辦學方向。在40年高等教育改革的風雨歷程中,高等教育始終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探索并堅持了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持對師生開展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使得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我國實際,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來謀劃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既是指明在教育事業發展中,要堅持人民立場,也是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特征和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更是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成就得益于堅持教育的公平性原則。教育公平性原則是教育的最基本原則之一,是指國家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的規范或原則,“合理”指的是要符合社會整體的發展和穩定,符合社會成員的個體發展和需要,并從兩者的辯證關系出發來統一配置教育資源。教育公平是促進人的社會化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個人發展的主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40年來,高等教育改革沿著“公平正義”這個價值導向,在不斷地調整中向前推進,在教育機會、教育條件、教育規則、教育質量、教育保障等各個方面,始終把教育公平性原則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價值追求。在高等教育區域發展的布局上始終堅持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實施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等專項工程,擴大中西部學生公平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機會;在城鄉之間的平衡上始終堅持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傾斜,從2012年起政府啟動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收農村學生的計劃,以增加農村學生進入重點高校的人數,2017年國家專項計劃招生人數已達6萬余人;在主體民族和少數民族之間始終堅持向少數民族傾斜,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一直堅持對少數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在不同性別之間始終堅持男女平等;在特殊人群利益的處理上,通過不斷調整政策,對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逐步采取平等或照顧政策。堅持教育的公平性原則,確保了高等教育的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推進了教育公平的實現,為國家快速、均衡、健康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成就得益于堅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改革開放初期,黨中央就已經開始關注高等教育的質量問題,1985年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教育管理部門還要組織教育界、知識界和用人部門定期對高等學校的辦學水平進行評估”。以1990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教育評估暫行規定》為起點,教育主管部門不斷完善教育評估制度,組織開展教育評估,把教育評估作為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主要手段,1993年實施的《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建立各級各類教育的質量標準和評估指標體系,各地教育部門要把檢查評估學校教育質量作為一項經常性的任務”。2002年教育部將合格評估、優秀評估、隨機性水平評估三者合一,使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逐步走上了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2013年,教育部發布通知,制定了以高校自身為主體的審核評估方案,把審核評估作為新時期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使得高等教育的質量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科學。除了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關注,教育部自2002年起連續組織了四屆學科評估,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辦學資源、社會聲譽等方面對高校學科的辦學水平進行評價并對社會公布,引起了社會和高校對辦學質量的全面關注,提升了高等教育的質量意識。1995年和1998年國家先后啟動了“211”工程和“985”工程,20多年來,一直為追趕世界高等教育強國不斷努力。2017年,國家全面啟動了高校“雙一流”建設,這是提升高等教育質量,邁向世界高等教育強國的重要戰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關注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在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報告中連續提出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戰略,而內涵式發展的核心就是提升質量和效益。上述這一系列的高等教育質量提升工程不僅推動了高等教育強國的建設之路,也為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提供了精神動力和科技支撐,更為國民增強了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成就得益于堅持依法治教。法治既是現代高等教育歷史發展的經驗選擇,又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制度起點和邏輯皈依。依法治教不僅是我國高等教育法治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培養法治社會公民精神的必然選擇。40年來,隨著依法治國的不斷深入,依法治教得到了不斷加強,首先,逐步完善了高等教育法律體系,國家先后頒布了《學位條例》《教師法》《教育法》等若干教育法律,出臺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法規、政府規章,各高校基本建立了大學章程并形成了以大學章程為核心的制度體系,為依法治教提供了法律框架和制度基礎。其次,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思想不斷深入廣大教育行政干部和高校領導干部心中,轉化為他們的行動自覺,為依法治教的實施提供了干部支撐。第三,高等教育法律救助體系不斷健全,有效地保障了教師、學生的法律權益,為實現法律救濟提供了有效途徑。第四,高等學校依法治校工作全面深入推進,為依法治教奠定了重要基礎。通過高等教育法規的建立和依法治教工作的開展,確立了教育基本制度和教育治理的基本模式,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目標和范式,也為處理教育改革發展的矛盾與問題提供了基本規則和路徑選擇,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領、規范、支撐和保障作用。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高等教育 教育 發展 教育改革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ab综合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秋霞 | 久久三级中文欧大战字幕 | 中文亚洲欧美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高潮 | 最新AV中文字幕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