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民建重慶江北區委會獻策長江流域生態治理
江岸青青 “裸土還綠”
——民建重慶江北區委會獻策長江流域生態治理
凌晨4點,天邊還沒冒出魚肚皮,重慶市江北區魚嘴鎮建管辦的工作人員們出了門,開始了每天固定的7小時“巡查”之旅,維護魚嘴鎮今年開展的長江流域生態治理成果:從朝陽溪、堰坪水庫到長江流域魚嘴段的“裸土還綠”。這已經延續4個月的“艱苦日子”,是重慶江北區的幾位民建會員給他們“找的麻煩”。
混亂江岸
今年2月初的一天,王曉燕、鄭維山和徐偉等10余位民建會員到魚嘴鎮調研。
魚嘴鎮地處重慶主城區長江北岸一沱灣,因形如大魚嘴而得名。該鎮是兩江新區魚復產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和魚復產業園區的不斷推進,大量經歷了拆遷后的農民進城后轉為新市民。因此,作為拆遷和安置大鎮,該鎮的社會治理工作一直是民建江北區委會關注的重點。
為助力鎮里解決一些社會治理中的急難問題,民建江北區委會總會定期組織骨干會員來魚嘴開展調查研究,每次總有收獲。這次也不例外。
“轄區朝陽溪11.4公里延長線,長江流域延長線7.5公里,20畝大、8米深的堰坪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態亂象。”會員們調研中發現,該鎮高達上百萬平方米的長江沿岸和果園港周邊雜草叢生,大量垃圾和廢棄物堆砌在征而未用的閑置土地上。民建江北區委會立即將情況向區政協魚嘴鎮委員組作了匯報,“大量垃圾、廢棄物和簡易棚隨處可見,雜草叢生,雞鴨成群。涉及群眾3000余戶。這需要鎮里采取措施來解決。”
“裸土還綠”
近年來,中央要求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加快構筑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重慶市也掀起了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兩江四岸的工作熱潮。
“助推魚復園區和果園港區建設,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魚嘴鎮責無旁貸。”在民建重慶江北區委會的情況匯報和建議下,中共魚嘴鎮黨委書記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魚嘴鎮必須加強轄區長江沿岸和果園港周邊閑置土地生態環境的綜合整治和管理,為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盡一份力。”
為擦亮魚嘴鎮這顆“港城明珠”,在江北區政協的支持下,具有強烈上游意識、愿主動擔起上游責任的魚嘴鎮黨委、政府制訂了“裸土還綠”的生態治理綜合治理方案,力爭一次治理、終身治標。
“裸土還綠”,即推土還綠,就是在先清理長江沿岸和果園港周邊閑置土地上的垃圾、廢棄物、簡易棚和雜草,解決好橋梁下養殖的牲畜,然后種植上綠化植物。
有了好的方案,執行是關鍵。民建江北區委會的10余名會員沒有止步于紙面上的參政議政,經過2周時間調查摸底后,同該鎮組織鎮機關干部工作人員等100余人一道,實地考察、作群眾工作,通過發放“清表還綠”通知書、召開群眾大會、入戶宣傳說服等方式,爭取上萬名群眾的理解支持。
在一個多月的拉鋸戰中,95%的市民主動鏟除亂挖亂種的農作物,長江消落帶、朝陽溪、堰坪水庫暴露垃圾100余噸、拆除江邊釣魚窩棚15處、違章搭建種菜窩棚12個,完成清表3000余畝。
如今,幾個月過去了,撥散的格桑花已開出嬌艷的花朵,郁郁蔥蔥還未開花的木豆已經半人高了,翠綠的芭蕉葉片舒張,真正實現了百姓口中的“推窗見綠、四季見花”。
(張長榮)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民建 調研 長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