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世界性難題中國式辦法
為此,全國政協以雙周協商座談會為平臺,從“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改革成果,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入手,切開醫改這個大課題一看究竟。
中國式的辦法總來自于中國式的認知。話不說不清,理不辯不明,協商,就是靠眾人說,憑多方辯。
醫改為誰而改?
人民。“誰是人民?”與會者從這個思想中心入手,在你一言、我一語中,推進著對根本問題的認知,一點一點完善這個簡單問題的答案:
“人民不僅包括廣大的患者,也包括廣大的醫護工作者。”當最終有人說出答案時,與會者因為激辯而活躍的頭腦,更如醍醐灌頂一般。
以人民為中心的醫改,就是讓這些涉及的人群同意、滿意、擁護。
人民滿意,就是檢驗改革成果的關鍵核心指標。
醫改改什么?
終極問題要有終極答案———政府和社會的關系,這既是包括醫改在內的所有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參與各方最需要摸準的關鍵邊界。研究清楚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在現階段探索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為什么要改?
老的問題解決了,新的矛盾總會出現,這是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也是社會前進的永恒方式。
新時代里,當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存在矛盾時,改革便呼之欲出。
這種改革趨勢也間接回答了,中國政府的職責:“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與此同時,還要認清政府并不是萬能的,也不意味著應該沒有邊界地承擔所有責任。對邊界的意識清晰,才是做好事情的基本前提,這是四十年改革開放實踐當中形成的寶貴經驗,也是政府通往精細化、科學化治理的所在。
由此,延伸到對政協的認知:政協是干什么的?
在政協這個地方,匯集有眾多社會角色,各自代表不同群體,也就有了多元化的視角,聽他們談問題、發心聲、提建議,熱烈而不對立、真誠而不敷衍、尖銳而不極端地為解決實質問題提供無形思想,是政協這個協商議政平臺發揮價值的獨特所在。
沒錯,這也是中國式辦法。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式 辦法 世界性 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