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教授在坦桑尼亞教農民種地:當地水資源豐富
原標題:中國教授在坦桑尼亞教農民種地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于9月4日在北京落下帷幕。在未來的中非合作中,產業發展是重要一環,其中農業和糧食安全被置于關鍵位置。《環球時報》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在非洲的坦桑尼亞,有數十位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學者參與的合作項目已經在如火如荼開展。
“中國不僅是國際發展合作中新的財務和資金提供者,更是一種發展經驗和發展方案的提供者。在西方國家,都是以大規模商業化和機械化操作為主,沒有針對非洲小農的生產經驗和技術體系,而中國在這方面是有的。中國農業發展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都是小農經營為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唐麗霞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據唐麗霞介紹,中國農業大學在坦桑尼亞莫羅戈羅省的兩個村落開展農業項目,幫助當地農民在不大幅增加額外開支的情況下,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提高土地的單位糧食產量。該省是坦桑尼亞糧食尤其是玉米主產區。
中國農業大學南南農業合作學院院長李小云是整個項目的發起人和執行者,也是團隊負責人。他表示,非洲農業潛力巨大,可以養活世界,非洲的土地、氣候及水資源豐富,需要做的是改善生產方式,增加對基礎設施的投入。
中方團隊提供的培訓涵蓋整個生產環節,包括田間管理、整地、播種、間苗等。相關項目從2011年開始實施,起初并不順利,因為要改變當地人靠天吃飯、種下去就不管的思路,難度很大。“最初,當地農戶很不信任(我們),他們習慣了把種子撒在地上,有得收就收。最初推廣項目時說希望有多少多少示范戶參與,但沒人愿意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唐麗霞說。
后來團隊沒有辦法,只好跟村里的人商量讓村子集體拿出一塊地,邀請10多戶村民代表代為管理,按照中方提供的種植方式,收成歸這些農戶。因為不是在自己的耕地上耕種,即便失敗他們也沒有損失。結果,第一年獲得成果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新方法。
考慮到當地農民普遍沒有積蓄投資農業生產,項目并不推動農戶使用化肥和農藥,而是主攻改變他們的種植習慣。除了培訓農民,項目還推動當地官員、農業研究人員和農民一起交流。“以前,很多官員即便畢業于農業院校,也是脫離農民的,他們很少去田間地頭跟農民討論,開展工作。我們推動的項目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影響當地農業推廣人員和官員,從而建立起一種機制,讓他們可以在我們離開后用我們的方法或討論出來的方法在全省甚至全國開展工作”,唐麗霞說。
莫羅戈羅省副省長慕康果盛贊中方團隊的工作。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采取新種植方式后,玉米產量提高了兩到三倍。他說,這種方式的另一大優勢是普通農戶也負擔得起生產成本。
玉米增產給農戶們帶來了實際好處。中國團隊去年做調研時發現,當地一個自然村里有七八個農戶蓋了新房,3戶買了摩托車,這些在當地都是巨額投資。另一個村莊有15個農戶買了自行車,10個農戶買了房屋的鐵皮頂來更換以前的草皮頂,還有七八戶購置了太陽能發電設備。在唐麗霞看來,對當地人來說,農業的意義在發生變化,以前只是滿足家庭糧食需求,有時候甚至無法滿足,現在卻能額外創造收入。
據了解,今年中國農業大學的團隊將在坦桑尼亞另外8個村莊開展農業項目,項目名稱為“千戶萬畝”。中方人員會在每個村莊支持100個示范戶。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教授在坦桑尼亞教農民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