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夯實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民心基礎
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北京舉行。峰會通過了《關于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等成果文件。中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以此次峰會為契機,積極開展中非公共外交,夯實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民心基礎,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中非合作有豐富的資源積累和良好的民意基礎。習近平主席指出:“中非歷來是命運共同體。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奮斗歷程,讓中非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中非友好源遠流長,歷久彌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和非洲老一輩政治家共同開啟了中非關系新紀元,中國與非洲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上世紀70年代,數以萬計的中國工人同非洲兄弟并肩拼搏,建成了西方認為“不可能”的坦贊鐵路,為中非友誼打下了基礎,建立了信任。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出訪即走進非洲,一句“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瞬間拉近中非距離。目前,我國在非洲41個國家設有54所孔子學院和27所孔子課堂;雙方已建立130多對友好城市,每年赴非旅游的中國游客超過百萬人次。1963年以來,中國累計向非洲國家派遣援外醫療隊員2萬多名,診治非洲患者近2億人次。2016年,我國向非洲各國提供了10036個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
究所統計,非洲在華留學生人數從2003年不到2000人增至2015年的約5萬人,增長了26倍。
夯實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民心基礎,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在此前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要深化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推動形成攜手共進、共同發展新局面。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國與非洲加強團結合作,有助于雙方共享機遇,共迎挑戰,推動新型國際關系建設,推動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中非合作正處于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傳統友誼和相互信任不但不能弱化,而且需要擴大和強化。為了滿足新時代中非合作的需求,中非友誼的民心基礎,也需要升級增效。此次峰會進一步推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多項合作舉措,鼓勵中非人民更多參與其中,深化中非人民相知相親,為中非關系發展提供更充沛甘甜的“源頭活水”。另一方面,在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當下,中非傳統友誼也面臨一些新的挑戰,迫切需要我們進行有效應對。中非合作項目、“一帶一路”建設的落實和推進,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但也要看到局部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解決問題的根本,在民心。我們要用“真、實、親、誠”理念及正確義利觀,通過公共外交等方式進一步夯實中非友誼的民心基礎。
夯實中非友誼的民心基礎,需要特別關注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要特別關注非洲各國的態度與聲音。總體而言,非洲人民珍視中非傳統友誼,對中國抱有親近感,對中國的發展成就表示欽佩。但非洲各國并非“鐵板一塊”,非洲有54個國家,各國國情差異巨大,我們的對非工作應做到“一國一策”,對各種聲音進行有效應對。第二,要特別關注中國國內民眾的態度與聲音,積極引導,力爭使其做到客觀、理性。當前,中國國內對非洲抱有親近感、珍視中非友誼的聲音是主流,但對非洲和非洲人民的了解還很不夠,對中非合作的戰略意義認識不足,依然存在這樣那樣的誤解。第三,要特別關注國際上的態度與聲音,積極介入,力爭使其做到客觀、真實。當前,西方社會逐步認識并理解中國對非政策,但依然有不少媒體戴著有色眼鏡曲解中非合作,不少民眾對中非合作存在誤解。這就要求我們在切實推進中非合作、造福中非兩國人民的同時,要著力提升自己的話語權和軟實力,講好中非合作的故事。
要積極通過公共外交夯實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民心基礎。加強中非公共外交,需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梳理好、闡釋好對非外交的中國特色。這種特色具體表現在:中國對非外交受“民為邦本”“和為貴”“重義輕利”等中國傳統思想影響;中國對非外交與中國特色政治體制、中國特色發展道路緊密相連;中非是命運共同體,中非關系與其他國家和非洲的關系有本質區別,這正是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本質所在。第二,加強中非公共外交的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要加強對非公共外交的頂層設計,制定中非公共外交的長遠規劃;抓緊制定對非公共外交相關的規范、手冊,對中非公共外交進行規范的引導,對相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完善中非公共外交的應急機制,提升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第三,抓好中非公共外交的落實,“一國一策”開展對非公共外交。加強青年、地方、民間、減貧、智庫、媒體等人文領域的交流合作,有側重、有步驟地分門別類進行推進,早日實現中非公共外交蓬勃發展、人文交流日益上升、雙邊民心相通相親的生動局面,為打造中非命運共同體夯實民心基礎。
(作者系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外交與國際關系智庫察哈爾學會會長)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中非 外交 命運 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