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社會服務 社會服務

民盟盟員許鐵:“急救就是性命相托”

2018年09月04日 10:40 | 作者:陳雪 韓霜 | 來源:團結報
分享到: 

1


“這個行業容不得錯誤,生命所系,性命相托,一旦選擇就要永不言棄……”許鐵向學生們敞開心扉講述他從事急救醫學的心得。面對祖國醫學事業滿懷抱負的學子,許鐵此時的腦海中也許把他們和36年前的自己做一個跨越時空的聯系,因此,他對自己事業的后來者說的話顯得那樣真切而飽含感情。

今年6月27日至7月1日,第九屆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年會在福州市召開,授予10位為我國急診醫學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學科帶頭人“中國急診引領者”獎,徐州民盟盟員許鐵教授被授予“‘急診引領者’特殊貢獻急診醫師”獎。談及中國醫師協會對自己的褒獎,許鐵說,急診急救是最能體現醫生“性命相托”的醫療前沿,“今年是我的本命年,也是我從醫36周年。都說‘大醫精誠’,我可能離‘大醫’的要求還有距離,但36年來,我做到了一顆誠心對待患者,沒有發生一次投訴和糾紛,這是我對自己感到最滿意的地方,也是患者和家屬對我最好的評價。”

“選擇急診就是選擇了吃苦耐勞”

提起急診,人們就會想到生命時速,想到扣人心弦,醫生和死神賽跑的畫面。

“我們急診醫生24小時待命,分分秒秒隨時準備‘戰斗’,這確是我們的常態。”許鐵說,“當其他科室的大夫可以在家休息的時候,我們可能要在凌晨最疲乏的時候一骨碌爬起來投入戰斗。‘急’是急救的要素之一,有時分秒之差就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你像十幾年前我搶救的一位袁姓心梗病人,急救車運來后,剛和我說了一句話,心臟就驟停。腦細胞在常溫下對缺氧的耐受極限通常只有4分鐘,要是處理不及時不正確,腦組織將發生不可逆的損傷,袁先生被搶救過來后,預后很好,沒有后遺癥。”

“你問我印象最深刻、最驚險的搶救病例,這太多了。”許鐵說,“今年85歲的王師傅,50年前因為患有空洞型肺結核,做了左肺全肺切除手術。19年前因為心肺功能不全,病情危重來就診。當時我還在心內科,在我的精心治療下,他恢復得比較快。從那時起,每次疾病復發都來找我。最兇險的一次發生在七八年前,那次他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急診ICU里住了10天,轉危為安。現在,老人已經6年多沒來住院了。”許鐵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之前,沒有治療結核的特效藥物,嚴重肺結核病人只有手術切除病側肺才能保命,年輕時肺的代償功能良好,隨著年齡的增長,肺功能代償逐漸下降,受涼感冒或者勞累后就會誘發心肺功能衰竭,甚至肺性腦病。

許鐵說,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做100%的努力,是急診醫生的共識,“生命所系,性命相托,急診容不得半點錯誤,從醫36年來,我始終對急診急救事業充滿激情,傾注了全部的智慧和心血。我覺得,衡量一個合格的醫生,有三個要件:一是讓單位認可。單位許多同事的親戚朋友,都愿意找你看病,說明大家認可你、相信你;二是同行認可。都說同行是冤家。但如果你真有能力、有水平,同行還是認同你、信任你;三是病人認可。這是醫生得到的最大褒獎,是我最珍惜的評價。讓病人信任尊敬,是一個醫務工作者的終極目標。”

從醫36年零投訴零糾紛

“踏實做學問、潛心做學者、傾心做醫生、愛心育后人”,這是同事對許鐵的評價。多年來,許鐵在臨床、教學和科研上成果豐碩,在生命支持技術、心肺腦復蘇、心腦血管疾病、急性中毒以及MODS等急危重病的治療搶救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多次組織指揮院內外疑難危重病人的搶救,多次主持群體性創傷和中毒等事故的救援。現在工作之余還給本科生上課,帶了十幾位研究生,兩名博士后。

許鐵說他是1982年徐州醫學院畢業后到徐醫附院心內科工作的,“1986年到1989年在蘇州大學上的研究生,2000年1月來到急診。”大家的印象中,“在理想和責任中前行”是“文革”后第一屆醫師共有的性格。

急救中心副主任燕憲亮告訴我們:“急救工作不分季節,每天都在戰斗,半夜三更需要許鐵親臨指導也是常事,為此,他就在醫院附近買了房子,經常是一個人住在那里,目的就是為了救治病人搶時間。”

“作為醫生,我以為除了過硬的技術,還要有人情味,要耐心、細心地與患者交流,設身處地為他們考慮。我從醫36年來,沒有一次差錯,沒和患者家屬紅過一次臉。”許鐵說,“糾紛是雙向的,有些醫生做得不到位、不耐心,工作不細致,病人和家屬就很反感。以一顆溫暖仁厚的醫者之心對待每一名患者,醫患和諧就不難。”

“危難之中顯身手”,許鐵抱定“愛心、耐心、細心”的職業操守,出專家門診與患者交流不少于十分鐘,傾聽患者訴說、讓他說完所有問題,并盡可能回答患者的疑問,他“急患者之所急”的“醫者父母心”也影響著急救中心的全體醫護人員,“在許鐵的引導下,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燕憲亮說。

平均每3分多鐘救治1人

許鐵說他見證了中國醫療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的急救醫學發展較慢,1976年后,真正意義的現代急救醫學才進入全新的發展期,1987年5月中華醫學會急診分會成立,急診醫學被正式承認為一門獨立的醫學學科。徐醫附院急診科1991年設立,2000年更名為急救中心,我2000年調任中心主任的時候,急診科還在平房里,十幾個年輕大夫,只有兩張搶救病床,6張觀察床。2009年通過的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評審,當時是南京市以外全省唯一的急診醫學省級臨床重點專科,2012年成為江蘇省急診急救專科護士培訓基地,2016年依托急救中心成立了江蘇省衛生應急研究所。現在我們的綜合救治能力在蘇北及淮海經濟區首屈一指,集院前、院內急救、重癥監護為一體的急救理念得到融合深化,達到搶救無縫對接。”

徐醫附院是衛生部首批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江蘇省四大綜合性緊急醫學救援基地之一,徐醫附院急救中心承擔著蘇北和淮海經濟區大量急危重癥的日常診療工作,年急診量超過18萬人次,平均每3分鐘就要救治一位病人。在“非典”、禽流感、汶川地震、賈汪重大交通事故、豐縣爆炸事件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留下了許鐵和急診醫學團隊奮戰的身影。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急診 急救 醫學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在线精品综合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v二区 | 最新久久偷拍视频 | 午夜福利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色五月婷婷导航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