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生意場里有“仁”意
此次世界哲學大會好幾個分論壇都涉及商業倫理、商業哲學和儒商精神。企業家談哲學、企業家談倫理道德成為大會一景,頗能引人深思。一看到“生意”,首先會讓人想到做買賣、搞經營。不過,在傳統文化中這個詞另有深意,指的是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本性,是“仁”。
唐張九齡詩云:“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詩中有兩個詞很重要,一是“生意”,一是“本心”;其實“生意”也就是草木的“本心”,表現為草木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是中國文化中“生意”的本義。“生意”也是“仁”。“玉米仁”“花生仁”“核桃仁”都有一個“仁”字。且慢,“仁”不是道德情感嗎,怎么能用到種子上?原來,這里的“仁”表達的是植物的生命和生長的本性。程顥說:“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玉米、花生、核桃之所以有生命,能生長,就是因為有個“仁”在。朱熹說:“如谷種、桃仁、杏仁之類,種著便生,不是死物,所以名之曰‘仁’,見得都是生意。”王陽明進一步指出:“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發端處。抽芽然后發干,發干然后生枝生葉,然后是生生不息。”《易傳》有“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的說法,這里的“生”“生生”也是“仁”。清代大學問家戴震提出:“仁者,生生之德也。”眾所周知,“仁”又是人的德性,是人心。孟子說“仁,人心也”,朱熹也說“仁者,本心之全德”。可見,“仁”是人和天地萬物共同的德性,人有幫助萬物生長的道德責任,所以程頤指出:“心譬如谷種,生之性便是仁。”儒家講“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天人合一”,為什么能夠“一體”,能夠“合”?正是因為二者本來就統一于“仁”。“仁”是聯結天與人、人與物的核心和樞紐。
“做生意”的生意既來源于也根源于天地萬物的“生意”。宋代話本小說《錯斬崔寧》以及清代通俗小說《儒林外史》都以“生意”表示經商,這兩種用法的本質聯系就在于二者都講究生命力、生長性,持續的增長性。從生生之德的“生意”可以引申出基于中國哲學精神的商業倫理原則。天地萬物生生不息,工商業是現時代天地大化的一個環節。既然“生意”是仁,那么,做生意、搞經營便是從人心之“仁”出發來完成天地生生之德,有其莊嚴性和神圣性。全社會都應給工商業以足夠的尊重,善待企業家;同時,工商人士也應自尊自重,對行業保持敬畏之心。
經營和管理是使企業獲得生意的活動。企業如何獲得生意?從內部看,企業是營利組織,應當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利益是權利,有權利就有責任,企業也應當是責任共同體。進一步,企業還須成為理想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最為重要的,是成為仁愛共同體。仁是生意的源泉。從外來看,企業發展要符合國家產業方向,符合自然進化的方向,符合人性發展的方向,符合社會發展的方向。歸根結底,符合向人間播撒仁愛的方向。仁愛的方向也是良知的方向、心的方向。朱熹詩云:“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王陽明也說:“與其為數頃無源之塘水,不若為數尺有源之泉水。”“源頭活水”是什么?是心,是良知。“人人自有定盤針”;遺憾的是,也有不少人“拋卻自家無盡藏”,所以王陽明提出“心即理”。這不是說有一條條的道理現成地擺放在心中,而是說心如源泉,無論遇見怎樣前所未有的局面,道理都能源源不斷地涌出而應對自如,而每次自如地應對都會成為人們可以遵循的原則。所以,“心即理”本質上是心之所發即是理;找到了心,也就找到了生生不息的源頭。
每個人都是一個小我,都應融入整個社會、整個世界之中,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天地萬物,從而把自己提升為一個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大我”(SELF)。這次世界哲學大會的主題是“學以成人”。《孟子》講“人皆可以為堯舜”,程頤作過一篇文章,表明“圣人可學而至”,王陽明講“滿街都是圣人”,毛澤東說“六億神州盡舜堯”。可以說,傳統文化的精神一直活著。做生意就是把仁愛撒向人間,擴展仁心,成就大我,成為圣賢。生意呈現愛意,要帶著對自然對社會對他人的愛意去做生意。仁心擴展了,愛意豐滿了,生意也就生生不息了。這些道理,也正是儒商的根本精神。
(作者系中央黨校督學、教授)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生意 方向 天地萬物 生生不息 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