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李政:以創新為驅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吉林大學教授,吉林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 李政
問題是實踐的起點、創新的起點。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我們需要面對挑戰、化解風險、克服困難、補齊短板。實踐證明,誰能更好發現問題、把握問題、解決問題,誰就能贏得發展的先機和主動。
進入新時代以來,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新成效。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今年上半年吉林省經濟增長目前尚處在較低位次,下行壓力較大,振興發展的任務還很艱巨。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精神,“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自信,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客觀認識并結合省情,進一步做好“加減乘除”“無中生有”和“有中生新”這篇大文章。
我們從優勢、劣勢、機會和挑戰四個方面來分析一下我省面臨的形勢。
關于優勢。早在2015年,省委、省政府就曾高度概括地提出吉林省的“五大優勢”,即老工業基地、全國商品糧基地、沿邊近海、生態資源和科技人文。應該說,時至今日,這些優勢大部分依然存在,但相對于過去,和其他地區相比有些優勢已經逐漸弱化,如工業基礎和科技人文方面。從全國來看,吉林省真正明顯的優勢,一是生態資源與生態環境優勢;二是農業基礎優勢。吉林省有各類自然保護區33個,其中國家級9個。吉林中部的松遼平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富產糧豆,是著名的大糧倉。吉林糧食人均占有量和糧食商品率多年來始終居于中國首位。吉林玉米久富盛名,為中國重要的玉米生產基地,總產量占全國的14%以上,占世界總產量的2.7%。
關于劣勢。首先是地理區位劣勢。這一點十分關鍵、不容忽視和輕視。可以說地處北方、高寒地帶是吉林和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因為其他都是可以改變的,這個劣勢無法改變。綜觀世界各國,北方都是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后、需要政府扶持的地區,幾乎無一例外。由地理區位劣勢衍生出來的另一大劣勢就是成本劣勢,特別是由于遠離經濟和市場中心所導致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其他由于天氣寒冷所導致的運營、維護成本也是十分突出的。其次是由于農業黑土地優勢及長期的計劃經濟所衍生出來的思維意識、思想觀念較為保守。吉林省人均耕地3畝多,是全國人均耕地的2倍。吉林農民依靠肥沃的黑土地可以很容易的生存,過上“一畝地,兩頭牛,孩子老婆熱炕頭”的幸福生活。闖關東的創業文化,在一部分人中變成了黑土地文化、二人轉文化。此外,受長期的計劃經濟和黑土地文化影響,有的吉林人缺乏敢于冒險、敢為天下先的首創精神、冒險精神。
關于機會。首先,最大的機會就是國家全面振興東北的決心,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重視。其次,國際政治格局演變所帶來的發展機遇。由于半島形勢的急劇緩和,特別是靠近吉林的核試驗基地拆除,制約吉林經濟發展的安全隱患已經解除,隨之而來的是朝鮮開發開放的誘人前景。結合中朝合作大局,近期國家在東北一定會有重大舉措,新的機會窗口正在打開。再次,是國內區域發展格局演變所帶來的機會。復次,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省目前屬于“價值洼地”,具有越來越大的投資機會。吉林省經濟發展要素比較齊全,可以說什么都不缺,甚至企業家也不缺,因為從吉林已經走出去不少著名優秀企業家。換言之,吉林這塊土地能夠生長出創新創業人才,需要給他們提供發展和成長的空間。吉林真正缺的是創新創業文化、企業家精神和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及舉賢任能的用人機制。最后,吉林省還面臨著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深化改革開放,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機遇。如食品安全和健康養生越來越受消費者重視,這無疑會給吉林省這個農業大省及相關企業帶來巨大商機。
關于挑戰。在農業方面,其他農業大省或有農業優勢的省份都在抓緊推進農業現代化,我們的優勢和機會越來越小;在工業方面,我省傳統制造業的優勢正在逐漸喪失,南方制造業異軍突起,工業基地的地位或將成為歷史。傳統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夕陽產業,燃油汽車面臨淘汰。吉林省擁有30萬汽車產業工人和數千家汽車產業相關企業和完整的產業鏈條,需要盡快實現“新四化”,即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石化產業的“老三樣”需要振興,而醫藥健康、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和旅游業等“新四樣”尚需要培育成長。最后,吉林省最大的挑戰來自人口和人才。人口結構日益不合理。缺乏人才和市場,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發展都必然面臨瓶頸,面臨來自國內其他地區同類企業巨大的競爭壓力。
根據上述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吉林省創新發展對策:一是國家給予更大力度的扶持,使吉林不僅成為價值洼地,更成為政策洼地。吉林至少應享受與西部等同的稅收等優惠政策,國家應該對東北在人才引進方面給予支持;國家應該在試驗區、試點區、自貿區等布局上給予吉林等東北地區給予更多的傾斜;二是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落后的思維觀念,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改善營商環境,完善市場機制,促進優勝劣汰、公平競爭;三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完善選人用人機制。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讓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大顯身手,讓各類要素競相噴涌;四是大力發展優勢和特色產業,通過集聚、集群和品牌化發展進行產業轉型升級。首先是農業。吉林省應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做好頂層設計、全面規劃,既要發揮市場的作用,更要發揮好政府的作用。具體而言,建議緊緊抓住中國和新加坡合作的“中新食品區”項目,建設創新的、安全的食品基地,推動吉林農產品和糧食深加工產業發展。作為引爆點,大力發展吉林農產品和土特產品流通貿易,用流通帶動深加工,由深加工帶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外,利用吉林大學和以色列高校共建的中以創新創業合作中心及現有合作基礎,加強吉林省和以色列在農業上的合作,特別是加強與農業現代化有關的農機、育種、檢測、信息化等研發合作。其次是汽車產業。建議聯合一汽、吉大、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和高校,整合以色列等國際國內創新資源,在長春新區再造一個新的汽車城,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打造汽車特色產業聚集區,形成產業集群優勢;五是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業,補齊金融要素短板。截至去年,吉林省有42家上市公司,而浙江省有414家上市公司,差距之大可想而知。究其原因,吉林省金融活躍度不夠,金融供給不足是瓶頸。要想縮小差距,必須大力發展私募基金、風險投資、融資租賃等現代金融;六是建設新型特區,進行體制機制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創新創業資源集聚區、對外開放窗口、政策試驗區和優質政務服務集中區,形成小區域大洼地,從而帶動全省產業轉型升級。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發展 吉林省 創新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