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朱孝平:由被動培訓走向自主發展

2018年07月31日 15:39 | 作者:朱孝平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到: 

作者:浙江省現代職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浙江省特級教師、金華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 朱孝平

各級財政投入巨額經費、相關機構提供多種項目選擇、教師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專業發展培訓已成為中職教師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迫切需要關注培訓的有效性問題。如何穩步提高教師培訓質量?除了培訓組織方需精心設計、嚴密實施培訓項目外,尤為關鍵的是受訓教師需要通過行動逐步喚醒自己的需求意識、主體意識、審辯意識、反思意識、踐行意識,以更好地助推自己的專業成長。

需求意識 我們到底需要什么

每個教師都有進一步發展自己的需求,面對相對復雜的教育對象與環境,中職教師自我發展需求會更加多樣。所謂需求意識是指教師對自己發展需要的關注,想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并能清晰地加以表達,在此基礎上關注怎樣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并有意識地去評估需求滿足的狀態。

需求意識是發展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教師可以嘗試通過“程序性的引導”喚起自己的需求意識。具體做法是:寫需求清單——在參加培訓之前把自己的需求逐一羅列出來,這是對自己專業發展狀況的一次自我診斷,越詳細越好;需求梳理——分析自己的需求,找出其中最需要發展的關鍵性需求;需求表達——通過各種形式主動表達自己的培訓需求,讓培訓部門以及教育行政部門知道;行動選擇——根據自己的發展需求認真尋找合適的培訓項目并做出選擇,這是需求意識喚起的關鍵。

滿足發展需求是中職教師培訓的根本目的,參訓教師能清晰表達自己的需求,培訓者充分關注、回應、滿足教師的需求,才能克服培訓針對性不強的積弊,最大限度地保證培訓的實效性,達成培訓與受訓目標的充分一致。

主體意識 我們怎么參與培訓

從培訓組織過程中可以發現,當前中職教師參加培訓的主體意識不強。主體意識是指受訓者的自我角色定位,是在整個培訓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認知與態度,表現在培訓前的充分了解與選擇、培訓中的積極參與和表達、培訓后的需求整理及權益悍衛。

教師主體意識的確立包括相互關聯的四個方面。一是主角參與,在培訓中教師以主角還是配角方式參與,培訓的效果大為不同,主角參與是一種高投入的參與行為,與學習產出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二是情感投入,即在培訓過程中有情感的注入,包括建立對培訓的期待、在培訓過程中構建良好人際互動關系、在培訓后形成新的學習共同體。三是全面參與,即培訓者作為主體,關注培訓活動的全部,包括參與培訓的班級管理工作、作為資源性主體參與培訓的生成性教學等。四是權益悍衛,中職教師培訓因為涉及的專業與類型過多,的確存在一些質量低的培訓,作為受訓者要有權益悍衛的意識,充分使用自己的評價權,促使培訓方改進教學與管理。

參加培訓的教師喚起自己的主體意識,“在參與中獲得”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專業發展需要,同時這種意識也能喚起培訓組織方的服務意識與質量意識,形成“圍繞培訓者發展需求滿足”的互動關系。

審辯意識 什么知識最有價值

審辯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態度,是受訓者在培訓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理性思維與主動態度,包括對培訓內容與方式的消化、選擇,對相關理論與經驗的辨別、批判,對觀點與理念的進一步闡釋與發展,從而完成“外來知識”到“個體知識”的建構與轉化。

喚起并培養自己的審辯意識是一個漸進的行動過程,從層次上看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理性審視,中職教師培訓涉及的內容龐雜,需要對理論與經驗進行理性審視,教師的頭腦中才不會輸入過多似是而非的東西。二是主動消化,職業教育教學的相關知識多是情景性的,不可能存在“處方式”的問題解決方案,因此需根據自己的專業與對象進行消化性處理,把外來的知識與經驗逐步轉化為與自己情景關聯的認知。三是延伸思辨,教師參加培訓最終要完善的是自己的理念與方法系統,需要一定的邏輯思辨,因此與主講教師以及同伴就觀點、理念、方法進行探討與辯論十分必要,能有效延伸并提升培訓效果。

審辯意識是主體意識的一種具體化。審辯是一種消化,能把他人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審辯是一種提煉,能化多為少、化雜為精;審辯也是一種創新,在審辯過程中能生發出自己新的觀點,形成更高位的理念。當然,審辯也是一個幫助培訓方修正的過程,使之更加精準地服務于培訓需求。

反思意識 哪些地方可以改進

反思是一線教師最熟悉的一個名詞,在時序上指向過去,在對象上指向自我。通過回顧性的思考,以及與自我行動體系的對照,發現行動或觀念體系存在的問題,確定其中的關鍵節點,并逐步找到行動改進與嘗試的方向。

反思意識是可以逐步培養并不斷強化的。中職教師在參加培訓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采用以下的反思技術來強化自己的反思能力。一是回顧性檢視,在培訓的每一次課或活動環節結束后,進行頭腦中的“回放”,這是一種高度有效的反思技巧,通過反復的“回顧與回放”,在頭腦中會自然結晶出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才是真正的學習收獲與產出。二是對照性思考,在回顧性檢視的基礎上,與自己的觀念體系以及行動體系進行對照,在對照過程中需要問自己“為什么”與“換一種方法行不行”。三是方向性尋找,在對照的基礎上進一步發現自己行動與觀念體系當中存在的問題,逐步明晰自己行動改進的方向,至此反思性活動才開始走向實質,即產生行動改進的念頭與想法。

反思性品質是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之一,是連接認識與行動的關鍵節點。具有反思意識,掌握反思技術,就能從培訓這一外部環境中不斷吸取自己需要的營養,并為踐行做好準備。

踐行意識 行動才會真正成長

職業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做中學”的行動體系。踐行意識是指教師“嘗試運用”的意識,在具體運用過程中加深對理論性知識的理解,從而達到理實一體、知行合一,并在認知、情感以及價值觀方面升華到和諧狀態。

知易行難,踐行是教師發展性培訓的最終落腳點,是培訓效果檢驗的最大關鍵。踐行意識與行動集中體現在培訓結束回到工作崗位以后,有三個方面的主要特征。一是嘗試著做,在培訓中經過審辯、反思獲得的理念與經驗,在具體的情景中會去復現與嘗試,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會在課堂當中運用,這樣的嘗試與運用會鮮活課程,激發教學活力。二是學會轉化,這是深度踐行的關鍵,職業教育培訓不可能直接面對學科,因此需要把他人的理念、方法轉化為自己的做法,并通過實踐的深化進一步提出自己的理念與方法。三是知行合一,在理念與踐行之間需要一個融合的過程,通過踐行體驗“更加合理的教育”,就能逐步擺脫知行分離的狀態,獲得價值觀的升華。

踐行意識是一種“深化認知”的意識,通過踐行把“知”進一步提升為內心認同的真知,這時的踐行就是主動的、心甘情愿的,最終會達到“知行合一”——這是培訓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五種意識是中職教師發展性培訓的五個關鍵節點,構成教師成長的完整鏈條,是由“知”到“行”的深入過程,也正是教師專業成長自然發生的過程。教師在參與培訓的過程中逐步喚醒這五種意識,就能在培訓中最大限度地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并逐步形成五種關鍵品質,導引教師由被動接受培訓走向自主專業發展。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培訓 意識 教師 需求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线免费观看 |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 一级视频国产免费 |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图揄拍自拍另类图片 | 亚洲综合网站久久久 |